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空間嬌女

第213章 閑人閑話

空間嬌女 2551 2025-04-25 14:09

   第213章 閑人閑話

   雖然林家是好意,想要給孩子們一個鍛煉機會,又能補貼家用。但萬一有人嘴巴一歪,給林家扣個壓榨學童做工的名頭,就實在是不值得了。

   趙家是林家姻親,這些時日沒少受林家照顧,堪稱林家鐵杆擁護者,自然是但凡所命,無有不從。

   更何況冬日了,孩子們下午回家也沒什麼活計,去城裡見見世面,還能賺些零錢補貼家用,一舉兩得。

   小王莊和三裡河那邊也是盡皆贊成,于是,第二日吃過午飯,城裡就來了馬車,林華親自帶隊,一溜八輛,滿滿當當坐了一百個半大孩子就出村去了。

   林大山放心不下,外冷内熱的劉師傅又喊刀哥帶着林平林護幾個跟随。

   這下,城裡可熱鬧了。

   一百個孩子,便宜坊三十個,故事會五十個,街面上還留了二十。

   下午時候,城西的鄉親為了一家人的晚飯,拎了籃子去便宜坊,琢磨着挑揀一些便宜的菜蔬,或者舍幾枚銅錢買根肉骨頭,就發現大院裡多了一些穿戴幹淨的小學童,幫忙拎籃子或者跑腿也都勤快,免不得多問幾句,待得知道是林家學堂裡的學童過來勤工儉學,都是驚奇。有平日行事尖刻吝啬的,這會兒也下意識收了脾氣,說話客客氣氣。

   即便隻在開蒙,這些孩子也是讀書人。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句話,從古至今,已經清楚的纂刻在所有人的心裡了。

   故事會那裡更是如此,客人們本就是一些富貴閑人,聽說各個包廂前守候的小童,都是開蒙的學童。有那好為人師,或者頭上頂着功名的,就忍不住叫到跟前問詢幾句。

   自然也有人惱怒林家帶了學童來伺候客人,是辱沒了讀書人的名頭。

   但小童們早就被囑咐過,正好被問詢的又是趙三生,他開口就道,“我們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承蒙京華堂不棄,收入學堂,供給吃用,教授讀書明理。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先生有差遣,自然要遵從。更何況,利用閑暇之餘出來做事還能賺工錢補貼家用。先生說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今日來此,不但能幫助家裡,還能增長見識。

   最重要的是,故事會是聽書聽故事之地,出入之人即便不是飽學之士,但喜好故事之人,總是明世事知廉恥。我們在此做事,又怎麼可能被羞辱?”

   “好,這孩子當真是個明理的。”

   “京華堂的先生是誰,居然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學童。”

   “好一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道理,飽讀詩書一輩子都不見得有幾人看得清楚明白。”

   衆人忍不住都是點頭誇贊,原本心裡還存了那麼點兒的輕視,也都消失了。

   這番話,很快就傳到了林大山和林大河的耳朵裡。

   林大河忍不住拍了弟弟的肩膀,笑道,“你苦讀這麼多年,功名隻考了個秀才,偏偏教出的弟子很多都是好苗子。不得不說,你這運氣實在不錯。”

   林大山也是歡喜,應道,“都是好孩子,隻不過家裡貧苦,耽擱了幾年,若是自小就開蒙,如今肯定會更出色。”

   “放心,家裡如今生意不錯,待得過幾年,咱爹肯定會擴大京華堂,更多孩子過來讀書,機會也更多。”

   “說起來,三哥,辛苦你照料生意了。倒是我,除了教書,什麼也幫不上。”

   “一家兄弟,說什麼外道話。家裡還指望你考個舉人回來光耀門楣呢,我就是賺再多銀錢,沒有你考功名撐門戶也是提心吊膽。再說,以後京華堂聲名大起,咱家聲名更盛,對我這裡的生意也有好處啊。”

   兄弟倆說的歡喜,惹得一旁的方傑看着羨慕,忍不住酸溜溜插了兩句。

   “可憐我是獨子啊,連個幫扶的兄弟都沒有。”

   林大河聽得好笑,應道,“我們兄弟四個,哪個當你是外人了?”

   “這倒也是,”方傑被哄得笑眯了眼睛,原本受傷的手臂,這會兒已經伸展自如的甩開了折扇,末了喊了小厮去酒樓叫了一桌小席面兒,三人湊一起吃喝的熱鬧。

   原本,他們以為,這些學童,趙三生已經算是最出彩的,卻是不知道出人意料的還在後邊。

   第三隊學童按照先生的分配,就近從故事會或者便宜坊,搬了桌椅擺在街邊。有的負責吆喝招攬生意,有的則提筆蘸墨等着寫字。

   無論是商街還是城西的百姓們,都是沒見過年紀這麼小的代筆先生,很是好奇。

   有人上前問詢,聽說這些小學童,無論契書狀紙,書信算賬都可以勝任,就有些不相信。

   但因為收費比之别的攤子要便宜很多,就有人當真找到跟前,要求代寫書信給外地的親人。

   孩子們寫的又快又好,甚至沒有用拗口的文言,反倒模拟了老人的語氣習慣,寫好讀了一遍,歡喜的老人連連點頭,直道,“俺平日給兒子寫信,那先生寫完,俺都聽不懂。還是這小先生好,俺兒子肯定也能看得容易。”

   說罷,就痛快付了錢。末了回去,又給代筆攤子拉了好幾筆生意。

   有閑人看了熱鬧,回去鋪子就同掌櫃說起。掌櫃也是個閑着無事的,探頭看着商街路旁也有攤子,孩子穿了一樣的衣衫,背後繡了“京華”倆字,猜得都是林家學堂出來的,就起了逗趣的心思,拿了鋪子裡無關緊要的賬冊,上前問學童,“你這裡核對一本賬冊要多少銀錢?”

   碰巧守着這個攤子的學童是林旺,先前學堂還隻是林家一族子弟讀書的時候,他就拿過頭名。如今在京華堂,也是班級裡的佼佼者。

   這會兒眼見老闆手裡的賬冊很厚,也沒為難,不卑不亢的應道,“掌櫃的,這樣的賬冊,核對一本要五文錢。”

   “五文?倒是不貴…”這掌櫃眼見有旁人圍上來,玩笑之心更甚,就故意為難道,“但這賬冊我急用,你隻有半個時辰的功夫核對,這活計能接嗎?”

   旁邊有人熟悉這掌櫃,就笑道,“路掌櫃又尋人玩笑了,這麼厚的賬冊,别說半個時辰,好賬房也得一個時辰啊。簡直是為難人家孩子!”

   “就是,路掌櫃為難人了。”

   不想林旺卻是伸手接了賬冊,簡單翻了翻就道,“掌櫃的,不必半個時辰,一炷香功夫就能核對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