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空間嬌女

第177章 上梁宴

空間嬌女 2467 2025-04-25 14:09

   第177章 上梁宴

   “會不會有人認為,是我們家動的手?”

   林大海雖然憨厚本分,腦子卻也不笨,一句話就問到了重點。

   李大河趕緊擺手,笑道,“咱們家雖然如今生意大好,但在外人眼裡還是農門小戶,怎麼可能有本事,有膽子布局把王家主仆整治死了?放心,誰也沒提到咱們家。”

   “那就好。”

   衆人都是點頭,林老爺子也是擺手,“既然同咱們家沒有幹系,就都别提了。先前種種恩怨,也算了結了。以後好好過日子,為人要謙虛謹慎,不可驕橫霸道,王家之事一定要引以為戒!”

   “是。”

   衆人都是應了,這才端了微涼的飯碗,熱鬧吃喝起來。

   嬌嬌一邊吃一邊猜測着,到底是誰殺了王立主仆,不過怎麼想也沒有頭緒。最後索性扔去了腦後,誰殺的又有什麼關系,左右同他們林家不沾邊兒…

   不過,這次她倒是不知道,王立的死,同林家絕對沾邊,同她更是有直接關系。

   隻不過,暫時她還不知道罷了。

   吃了飯,衆人就各自忙碌去了,雖然想着老爺子的教導,衆人都沒把幸災樂禍挂在臉上,但眉眼間還是忍不住透着喜色。畢竟王立當初把林家坑害的太慘,如今去掉一個大仇人,怎麼說都是件喜事。

   三個院子已經修建好大半,隻等明日上梁了。

   林大河親自帶了林華回城去采買酒水和肉食,還有點心糖果之類也要多送些回來。

   林老爺子坐了馬車去請趙家老爺子,還有三裡河和小王村的裡正,明日來家裡喝酒,順便商量一下京華堂的事。

   如今京華堂開課也有半月了,一切都上了正軌,老爺子就打算把自家人撤一撤。當然不是放權,京華堂始終要在林家的看顧之下,這是誰也不能改變的。

   隻不過,有些小細節之處也要三個村子參與一二。一來加強林家村同三個村子的聯系,二來人家幾十個孩子在京華堂,平日肯定惦記,與其讓他們家裡千方百計探聽,還不如給他們一個光明正大的機會。

   京華堂守夜一直是刀哥的事,正好也是給他一個在林家村的落腳地。

   但竈間是趙氏帶着村裡婦人們在忙碌,婦人們不領工錢,都是因為孩子們在此讀書,方便照看。

   馬上就是春播了,婦人們家裡也是忙碌,這般竈間人手就流動大了起來。人手換的頻繁,以至于今日飯菜鹹了,明日淡了。孩子們雖然不挑,但總歸有些不好。

   于是老爺子打算提議要三個村子各派一個手藝好的婦人來照管孩子們的飯食,林家村也出一個人手,四個人正好夠忙碌。

   上學放學時候,三個村子的孩子們路上也有大人照應,簡直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至于工錢,林家不打算出這份兒,這是為了各自家裡的孩子好,總要孩子爹娘負擔。或者是每月給各自村裡的婦人送米面菜蔬,或者給銅錢都好,可以讓各村自己商量。

   林家倒是不差這麼點兒工錢,實在是不好養成所有人都依靠林家,把林家的大方當做應當應分的壞習慣。

   三個村子,本來就有同林家村交好的意思,又是林老爺子親自去請,自然第二日都歡歡喜喜到場了。

   林家足足擺了三十桌酒席,親朋好友和所有林氏族人,外加參與建設的所有工匠和幫工們都有一席之地。

   酒菜還是傳統的北地風格,六大碗。其實說是大碗,個頭兒也沒比陶盆小哪裡去。

   提前幾日林家就在村裡買了三十隻母雞,昨日殺掉切好,早起大竈裡的五口大鐵鍋,一口炖小雞蘑菇,一口煮了蒜泥白肉,一口醬了豬大骨和脊骨,一口炖酸菜豬肉凍豆腐,一口是菜幹炒臘肉,再添一個肉末拌菜心兒做涼菜,正好就是六道菜。一個素的沒有,全葷,滿滿的油水,吃的所有人都是兩眼放光。

   幾乎是主桌兒的老爺子們剛一動筷子,衆人就迫不及待的開吃了。

   這般豐盛的酒席,别說十裡八村,就是方圓百裡的婚喪嫁娶時候都沒見過,更何況還僅僅是個房屋上梁。

   林老爺子禮讓同桌的老兄弟們吃喝,直到衆人吃的大半飽,手裡的筷子放慢了速度,他才端了酒碗起身說話。

   “今日家裡房子上梁,感謝各位鄉鄰放下家裡活計,趕來慶賀。這段時日,沒少勞煩衆位幫忙,若是給工錢,就是糟蹋了鄉親們的這份情誼,隻得以這桌兒酒席謝鄉親們的盛情。我們林家銘記在心,以後但凡有需要,鄉親們隻管開口。大夥兒比鄰而居,守望相助!來,大夥兒幹了這碗酒,以後的日子越過越有!”

   “好,老爺說話爽快!”

   “借老爺子吉言!”

   “謝老爺子這頓好酒好肉!”

   農人多半沒讀過書,開口之乎者也,他們也聽不明白,倒是林老爺子說的這般實在又樸素,很得他們喜歡,紛紛舉起酒碗,直接喝個幹淨。

   林大海四兄弟也是起身,挨桌兒又敬了一輪酒。

   林老爺子瞧着主位上衆人都是酒足飯飽,這才商量起京華堂的事。

   果然,這合情合理的安排,立刻得了其餘三個村子裡正和族老的同意。

   “林老哥想的周到,孩子們每日讀書,來回行走十幾裡,也該有個大人跟着。不說人心險惡,路上容易出現拐子,就是山上野獸也常有下山覓食的,有個大人照應,家裡人就放心很多。”

   “是啊,我們村裡婆娘每到中午都在村口張望,如今安排她們到學堂裡做活兒,怕是都歡喜壞了。”

   林老爺子見衆人如此捧場,就又笑道,“各村出一個婦人到竈間幹活兒,工錢或者報酬由各村安排,但她們一日兩頓可以同孩子們一起吃。”

   果然,幾個老爺子聽了,喜色更甚。農家節儉,夏日三頓飯,冬日也就兩頓。學堂這裡供給兩頓,做活計的婦人就幾乎是把嘴從家裡帶出來了,不用再吃家裡一粒糧食,這也省下不少嚼用呢。

   一頓飯,吃得衆人都是興緻高昂。烈酒喝了四十壇子,菜碗裡剩了淺淺一層,裝饅頭的大筐也是空空如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