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徹底背叛(65萬打賞值加更)
王嫔糾結了許久,終于下定了決心,咬着牙道:“……陛下說得是!”
“這一切,都是都是太後娘娘逼迫臣妾做的!”
“太後娘娘雖疼愛大公主,可在她心中,任何人和事都比不上家族的權勢。尤其柳貴人被您賜死後,大公主在她心中,更是成了争權奪利的工具。”
“此次就是太後娘娘指使臣妾這麼做的!”
“一來可以讓大公主誤會宸貴妃娘娘。若您也因此而相信,柳氏之死是宸貴妃告訴大公主的,便會厭棄她,宸貴妃娘娘說不定會失寵。太後娘娘說,屆時臣妾就能借機上位了。”
“二來,就算此事暴露了,也可以借着春貴人與大公主交好的事,将罪名扣到她頭上。”
“若您與晉王殿下生了嫌隙,甚至鬥起來,定國公府便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或許是因為已經決定背叛了,王嫔越說越順溜:“總之……這一切都是太後娘娘指使的!臣妾人微言輕,不過是她手中的一枚棋子,求陛下寬恕啊!”
沈知念都差點被王嫔這番話逗笑了,趕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免得自己忍不住笑出聲。
誰說王嫔蠢的,這不事關性命,她可聰明了。為了保全自己,轉眼就将柳太後和定國公府賣得幹幹淨淨,栽贓起來臉不紅。心不跳的。
此刻沈知念才終于明白,為何依附定國公府的宮嫔那麼多,柳太後偏偏選擇了王嫔?
因為她足夠識時務啊!
隻怕柳太後和定國公府當初都想不到,正因為王嫔太識時務了,有朝一日會棄暗投明。
沈知念放下茶杯,忽然有些好奇。連她都差點被逗笑了,不知南宮玄羽聽着王嫔的這番“肺腑之言”,心中是什麼感受?
帝王這張棱角分明的臉上,表情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是看王嫔的眼神閃過了一絲滿意:“原來……定國公府果然野心勃勃,枉朕如此信任他們!”
“正便知你一直善待三皇子,定是個好的,不過被人逼迫、利用了而已。”
王嫔在地上磕了一個頭,含着淚道:“陛下能明白臣妾的不得已,不怪罪臣妾,便是臣妾最大的幸運……”
南宮玄羽輕歎一聲,似乎有些為難:“隻是……這些事都是你的片面之詞。大周以孝治天下,朕不可能因為你的三言兩語,就對太後如何。”
王嫔使出了這輩子所有的聰明勁,腦子都快轉冒煙了,在心中思考着,陛下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沈知念不動聲色地點撥道:“說起來,王嫔也是個可憐人……”
“如今隻有先委屈你,以待來日了。”
“你是三皇子的母妃,待他那麼好,陛下怎會不明白,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呢?”
王嫔終于恍然大悟!
陛下的意思是,如今還不是對付定國公府的時候,想讓她做卧底。若她能在這件事裡立功,将來就算定國公府覆滅了,陛下也不會清算她,還會讓她繼續撫養三皇子?
反正她已經背叛了定國公府,若她今日的誣陷被太後娘娘知道了,隻怕她會死得很難看……
既如此,她為何不背叛得徹底點?
至少站在陛下這一方,她可以保住性命,說不定将來還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
想到這裡,王嫔的眼神越發堅定,流着淚道:“多謝宸貴妃娘娘體恤!”
“陛下,實不相瞞,其實臣妾從無争權奪利之心,隻想在宮裡撫養着三皇子,好生過日子。偏偏許多事,臣妾都身不由己……”
“臣妾被太後娘娘逼迫着利用大公主時,心中也是一萬個不願意。可許多事,并不是臣妾不願意,就可以不去做的……”
“現在将内心的話,都向陛下說出來,臣妾舒服多了,終于不用再日日提心吊膽了。”
南宮玄羽十分給面子,接下了王嫔的話茬:“朕明白你的不得已,不會因此怪罪。”
“日後,太後若再逼迫你做什麼事,你暗中告訴朕便是了,朕自會護你與三皇子安好。”
聰明人交流,往往都不用把話說得太直白。
王嫔懸着的心,終于在這一刻徹底落下。
以後她就不再是依附定國公府的王嫔,而是陛下安插在他們之中的探子!
解決了此事,南宮玄羽靠在椅背上,緩緩道:“你明白該如何向大公主解釋此事了嗎?”
王嫔想了想,試探道:“就‘如實’跟大公主說,讓她知道所有事與宸貴妃娘娘無關,是太後娘娘想利用她?”
帝王掃了王嫔一眼:“大公主還,小心思又簡單,朕不願讓她攪進後宮的是是非非中。”
“無論太後如何,在大公主眼中,那都是疼愛她的皇祖母。大公主已經沒了母妃,何苦再傷她的心?”
王嫔咬着嘴唇道:“臣妾知道該怎麼做了……”
說到底,還不是讓她繼續背着黑鍋。
南宮玄羽這才看向李常德,詢問道:“大公主如何了?”
李常德彎着腰,恭敬道:“回陛下,奴才早已傳太醫為大公主看過。太醫說大公主隻是有些受驚,沒有大礙。”
“大公主剛才在偏殿睡了一覺,此刻精神已經好了許多。”
南宮玄羽點點頭:“帶她過來吧。”
“是!”
很快,大公主就來到了主殿,禮貌地行完禮。
她的神色看起來還是有些恹恹的。
經過父皇之前的解釋,她心中的懷疑确實消退了許多,覺得父皇那麼疼愛她,對母妃也不是沒有感情的,怎麼會因為寵愛宸娘娘,就不分青紅皂白殺了母妃呢?
可那個宮女姐姐卻願意以死明志,告訴她真相。
究竟誰說的才是真的?
大公主想不明白,隻覺得好累……
為什麼今天又死了一個人……
她真的不想再看到,有人因為這些事而死了……
曾經那個明豔活潑的女兒,終究在記憶中遠去了。
南宮玄羽眼中閃過了一絲複雜,看着大公主道:“韫兒,朕說過,要讓你事理,懂對錯。”
“今日就讓王嫔告訴你,柳氏之死,究竟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