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三百四十一章 賣魚需要拉幫結夥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6161 2025-04-19 15:37

  太陽升起來,空氣的溫度略微上升了一些,李龍忙完這一撥,直起腰來四下裡看了看,人依然不多。

  第一撥買魚的人對魚還是挺滿意的,畢竟都是專門挑出來的,個頭大,相對比較均勻,沒有比較小的,看着也漂亮。

  但人數還是偏少了一些,一袋魚賣了有大半個小時還剩下幾條。

  李龍知道其實自己有點貪心了,畢竟以往都是帶兩袋子鮮魚過來賣,那時候魚活蹦亂跳的看着也舒服。現在是凍魚,雖然看着也挺漂亮,但那肯定是不如鮮魚了。

  況且這一袋子賣了大半,也算是小有收獲。隻是按這樣的速度下去,這十袋子魚,一天也不一定賣完。

  有點愁,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是自己來早了?再過一段時間來嗎?

  他從馬車上又取下一袋魚倒在塑料布上,把凍結在一起的幾條魚分開,然後擺整齊,繼續吆喝起來。

  七十六号感覺到了馬車的晃動,擡起正在吃草的腦袋,扭頭看了李龍一眼,然後繼續回過頭去,低頭吃草。

  李龍休息了一下,等有長途汽車過來,旅客下車後,他立刻又大聲吆喝起來。

  這一聲吆喝又吸引來了不少人,他們圍着攤子看魚,指指點點挑着。反正現在魚已經凍魚了,李龍也不怕他們挑出啥問題來。要哪個就給稱哪個。魚價便宜,這些人也挺開心,一袋魚竟然沒夠,李龍急忙又取下一袋魚來倒在攤子上任客人挑撿。

  就這樣,這大半個小時過去,等人基本上散去的時候,已經賣了一袋半魚,速度明顯加快了不少。

  有些人收攤了,卷着鋪攤布、提着筐子來到李龍這裡,這些人賺了錢,也想買條魚回去炖着給家人吃。

  “這魚是怪好哩,就是刺多。”有一個人買了一條五道黑,邊往自己的筐裡裝邊說道。

  “那過兩天我帶些豬肉過來賣。”李龍開着玩笑,“我看這市場上賣肉的可不多。”

  “你要是能帶來肉,那買的肯定多哎。”那個攤主提着筐原本要走,卻又定下了腳步,“前兩天有人來賣豬肉,也是凍肉,那不到一個小時就賣完了。這大冬天的,手裡基本上都有倆錢,想買肉的可不少。你要能拉來頭豬,賣的快得很哩!”

  “就是,你家裡有豬嗎?有的話這兩天就宰了吧,現在冬天養着也不長膘,浪費吃哩。”另外一個人也在幫腔。

  “行啊,這兩天我就宰豬拉過來。”李龍笑着說,“家裡有好幾頭豬哩。”

  “那可好,我就等着了。”

  等人走完,兩個市場管理人員過來,找李龍收了一塊錢的管理費。

  李龍也沒和人家掰扯,自己這攤子大,占兩三個攤子的位置,多收點錢也是應該的。

  就現在,近三袋子魚賣完,到手快一百塊錢了。除去收魚的錢,不算自己的勞力和馬力,純賺有六七十,很好了。

  接下來李龍基本上是每等到有客車過來卸客的時候,就會吆喝幾聲,把人吸引過來,往往一波人過來,能買走大半袋子到一袋子魚。

  上午太陽升起來,又暖和了不少,市場裡人多了起來,能看出來本地不少不需要工作的老頭老太太,和一些家庭婦女在轉着買着想要的東西。

  這時候李龍不需要吆喝,攤子前的人就一直沒斷,等到快中午一點的時候,最後幾條魚,也被一個自稱是開小館子的人包圓了。

  李龍有些納悶,現在就讓開私人館子了嗎?

  那人笑着說,其實也不算開,自己家裡做飯,院子裡房子多,有固定的人過來吃,就行啊。

  李龍釋然。這館子和那奶茶館可不一樣。畢竟這邊民族政策有呢,對于打馕的賣奶茶的這些少數民族群衆的剛需還是很理解的。

  但這時候外面吃飯基本上都是國營館子,私營的館子還是少,或者說才起步吧。

  會慢慢放開的。

  把魚賣完,李龍長出一口氣,收了攤,這時候感覺到了餓和冷了。

  他把馬車牽到了奶茶館,維族小夥子克尤木笑着從裡面探出頭來:

  “老鄉,老早就看到你了,你這回是弄大了啊!牽馬車賣魚,今天沒少賺錢吧?”

  “還行還行。”李龍每次聽到克尤木的豫東口音,再配上他那張純純的維吾爾族面孔,真的感覺很喜慶,想笑。

  把馬拴好,提着盛着秤的一袋子東西進了奶茶館,李龍說道:

  “一碗奶茶,一個馕,來點蜂蜜,果醬有沒有?”

  “有呢有呢。今年新下來的,我山裡的朋友帶過來的,說今年山裡的野果子很不錯——”

  克尤木很麻利的給李龍拿來馕,端來奶茶,又用幾個小碟分别倒上蜂蜜、果醬、酥油啥的。

  “唉,還是你會吃。這酥油味道可好了,就是大多數漢族人吃不慣。我看你吃的挺香哩。”

  “那是,我山裡也有朋友的。”李龍笑着說,“酥油,馬奶子,這些東西我都是能習慣的。”

  “馬奶子你也能習慣?那真不一般!”克尤木驚訝的看着李龍,“那大多數人都不習慣啊。”

  “酸的,有一點點苦,有時候要加點糖,不過對胃好。”李龍撕下一塊馕,醮了點蜂蜜邊吃邊說道。

  “最近我看市場裡挺安靜的嘛。”李龍往外看了一眼,看馬車的時候順便也是在看市場,“沒啥搗亂的。”

  “咦!你才不知道哩。”克尤木看現在沒有其他客人,便搬了凳子坐在李龍邊上小聲說,“可沒那麼簡單,前幾天抓了一批。那些小混混可煩人了,趁管理人員不在就挨個攤子收錢搗亂,不少攤子都不敢來了。

  後面管理的過來抓走一些才好些。不過我聽說啊,抓走也關不了幾天,十來天就放了。”

  李龍心想着這樣的話,那後面還真得讓二哥姐夫他們一起過來,還得帶着家夥,不然的話,一兩個人過來那就是給人送錢的。

  到時是帶槍好,還是帶點冷兵器好?

  這裡用槍有點犯規了啊?

  算了,搞點棒子啥的應該就行。四個青壯,哪怕是碰上七八個混混,應該也是能抵抗一下子的。

  看來自己還是得少來。

  吃了飯後,李龍付了錢,和克尤木打了個招呼,出門把袋子放馬車上,解開繩子,牽着馬車準備出市場。然後他就停了下來。

  他看到馬車後面有一灘馬糞蛋子。應該是七十六号剛才拉的。

  他有些不好意思,轉頭把缰繩再系上,然後去到奶茶館裡面。

  克尤木看李龍回來了,以為他落了啥東西,便往坐的地方看,李龍急忙說:

  “用一下你的掃把,我的馬在你店外面拉糞蛋子了……”

  “哈哈哈哈,不用管不用管。我得閑了就去掃了。”克尤木擺手,“你趕緊走吧,回去還要倆小時哩,不用管不用管。我自己清理。”

  李龍沒看到掃把,隻好尴尬的道個歉轉身離開。看來下一次要牽馬車過來,是得帶個掃把啥的,清理馬糞。要是在外面大路上倒沒啥,但在市場裡,李龍還是覺得有點羞的。

  出了老街外北拐上幾百米就上了大路,烏伊公路時不時的會有一些車經過。這路基是雙車道,但來往的車壓出來的範圍隻有一車半寬,李龍偶爾就得把馬車牽到雪地裡等大卡車過去後,再往正路上走。

  快到瑪河大橋的時候,前面有一個彎腰背口袋的人慢慢往前挪,李龍馬車到跟前的時候,看側臉是個老人,李龍就停下馬車,對那人說道:

  “老鄉,去哪何啊?”

  “到涼州戶啊。”那個人停下來轉頭,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臉黝黑,頭上戴着不怎麼厚的棉帽子,帽頭和這個人臉上胡子上都是白毛毛,這是呵出來的氣被凍着了結成的。

  涼州戶是縣裡另外一個鄉名,在縣城以前,距離不遠。

  “那上車吧。”李龍指了指自己馬車後面,“捎你一段。能把你捎到涼州戶的路口。”

  “那可好。”那老人笑了,“謝謝你了小老鄉。”

  “謝啥,上車來吧。”

  李龍等老人上了車,繼續趕着馬車前進。那老人就問:

  “你是去老街賣東西?這車裡原來拉的是魚?”

  “對對,拉了些魚過去賣。”

  “那你可賣的不少,你是……紅旗那邊哩?”老人看着體弱,思維卻是很敏捷,問着,“前段時間說那邊一個水庫水放幹了,裡面魚成海了,你這是不是……”

  “對對,是那地方。”李龍倒是沒想到大海子裡出魚的事情這年代傳了這麼遠。

  “俺村有閨女嫁到那邊去的,”老人笑着解釋,“回娘家的時候拉一袋子魚過來,可把俺們看着新鮮壞了。”

  李龍記得涼州戶後面大力發展水果種植,桃園很多,再往後烏城的一些人都開車跑到這裡來買桃子。

  這裡土地相對比較少,特色種植搞得還是很不錯的。

  兩個人的旅程總比一個人要熱鬧一些,聊着聊着就到了縣裡。

  李龍到路口把老人家放下來,然後牽着馬車離開,等走回到大院子裡,卸車的時候他才發現,馬車上放着幾個紅薯。

  這應該是那個老人放的。李龍趕緊把這個拿回到屋子裡,也不知道凍壞沒有。以兩世的經驗,紅薯還是非常怕凍的。

  如果沒凍壞,李龍想着留一個到春天,可以育一些苗種紅薯,雖然李建國吃傷了不喜歡吃了,但其他人喜歡吃啊。

  比如自己。

  下午,李龍就回到了村裡——正事要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