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九百五十四章 每年都是新的開始:四月五号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330 2025-07-02 08:37

  随着孩子們都開學,平原地帶的雪化的差不多了,路上慢慢變幹,每天出行濺泥點子的煩惱也在慢慢消失。

  李龍抽空去了一趟收購站,他驚訝的的發現,院子裡排隊賣東西的人比先前多的多。

  就今天一看,院子裡排着賣東西的有十來個,二道販子和原始賣家都有。

  天熱了起來,院子裡窗台下面再次擺上了茶水,有人正拿着馬勺小心翼翼的舀着茶水往搪瓷碗裡倒,倒完後把馬勺放回原位,然後去邊上蹲着喝。

  茶水桶的邊上地下就有一個盆,盆裡盛水,有三四個搪瓷碗或漂着或沉入水中。喝完水的人把碗放盆裡,自動沖洗。

  李龍便問最後一個看似自己來賣東西的男人:

  “這兩天都這麼多人嗎?怎麼都這個時候來賣東西?不準備農資嗎?”

  “那不就是為了準備農資才這個時候來賣東西啊。”那個人笑笑,“不賣東西哪來錢準備農資?聽說口裡有些地方的信用社已經可以給農民貸款買農資了,咱們啥時候也能成啊?”

  李龍明白了。眼下正是準備農資的時候,但一些人家裡沒餘錢,想要多打糧食,地裡産量增加,好種子、化肥少不了,置辦這些東西就得要錢。

  沒錢怎麼辦?那不就得把家裡的存貨拿出來應急嗎?

  看這些人賣的東西,大部分是皮子,少部分是藥材、老舊物品,還有打瓜籽、花葵出售,李龍微微搖了搖頭。

  特産的種類已經固定了,自己是不是得去其他地方開辟新市場了?

  當然也隻是想想而已,就這些已經非常好了。

  燕京郵來的書畫已經收到,李龍打開看完後,就放進了主卧的東屋,箱子重新訂好,底下架空防潮,就放在了牆角。

  這些東西是他以後的保障,所以現階段就老老實實踏踏實實一步步往前走,邁大步子,容易扯着蛋。

  “喲,李老闆來了啊。”有二道販子看到了李龍,笑着打招呼,“咋,你這微服私訪來了?”

  李龍心說這《戲說乾隆》也還沒播呢,你就知道微服私訪了?估計聽評書聽的比較多吧。

  他笑着說道:“不是,過來看看。”

  進了屋子,看到顧博遠正在給一個賣家說皮子的質量和估價,李龍便在邊上站着。

  孫家強看到李龍急忙站了起來笑着打招呼,李龍點點頭。

  等顧博遠評完收了皮子給了錢之後,李龍才問道:

  “顧叔,怎麼樣?”

  “好着哩。”顧博遠明白李龍問的啥意思,“每天正常,大約能堅持個半個月。半個月,那個趙老闆應該也過來了吧?”

  “嗯。”李龍點點頭,既然這邊沒事,那就可以安心去做其他事情了。

  有了電話許多事情都比較好辦了。

  李龍直接通過查号台查到了縣宣傳那邊的電話,然後撥過去,說找馬曉燕馬幹事。

  沒一會兒,馬曉燕的聲音傳了過來:

  “你好,我是馬曉燕,請問你是……”

  這時候能裝電話的大多都是公家機關,私人裝電話的非常少,想來也因此馬曉燕才會這麼客氣吧。

  “我是李龍,馬幹事,有個事情和你說一下,現在有時間嗎?”

  “李龍同志啊,有的有的。你說吧,什麼事?”

  “我打算過幾天去山裡,給牧民那邊修條通往冬窩子的路。去年我幫他們買了幾台拖拉機,靠外山這邊幾個冬窩子琮能進去,生活方便了不少。

  但靠裡山的那些冬窩子沒有大路,騎馬馱東西非常麻煩,所以我打算幫他們修一條能進小四輪拖拉機的路,方便他們的生活。”

  “什麼?幫着他們修路?在山裡修路?這工程量可不小啊!”馬曉燕對山裡的情況還是了解一些的,她問道:“就你自己嗎?還是你們供銷社一起?”

  “我主導,我們供銷社的領導知道後,說支持我的行動,會給我們提供一些物資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另外牧民們也籌集了一些物資,托我轉賣後,我添了一些錢,買了一台推土機,等山裡雪化,達到施工條件後開始幹。”

  “好好好,我給領導彙報一下,到時你給我通知啊——對了,你是在哪裡打的電話?”

  “我在我家裡。”

  “喲,家裡裝電話了啊?這可方便多了。對了,把你家的電話給我說一下,到時我好聯系你。”

  李龍把家裡和收購站的電話都給報一下,意思是如果家裡打不通,那就打到收購站,總能聯系到自己。

  馬曉燕挂了電話後,立刻去向常務副部長彙報這個工作。

  “李龍同志啊,沒想到這些年他是越幹越大了,都打算給牧民們修路了——好事。你一定要盯緊這件事情,到時跟蹤報導,也算是我們對這項工作的支持和監督,當然,做得好了,路真修了,我們給他報先進個人,請功!這個李龍啊,總是給我們驚喜,好好好。”

  馬曉燕回到辦公桌前,就有同事問她什麼事情。

  “李龍要給牧民修路?”同事聽了後非常意外,“這是想賺個名聲吧?修路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哪那麼容易呢?不會就隻是叫你過去采訪一下,上一上報紙,後面就沒了吧?”

  “人家為了這個事情,已經買了台推土機了,投入這麼大,怎麼可能就是賺名聲?”馬曉燕雖然知道李龍通知自己這件事情,本身也有揚名的意思,但這幾年看來,李龍也是實實在在的給牧民辦事,揚名又怎麼了?人家至少做了事情了,所以她必然是會替李龍說話的。

  “一台推土機可不便宜,好幾萬呢。”另外一個同事說道,“看來應該是來真格的——這個李龍啊,當了代表,這事情越做越大了。”

  “還是有錢,有錢了事情就好辦了。”最先質疑李龍的那個人酸酸的說道,“要是我有錢,我也給老百姓辦實事……”

  “那今年給貧困地區兒童幫扶一對一的給你留一個名額?”另外一個同事笑着說,“投入也不多,一年最多也就是你半個月的工資……”

  “那不行!”這人脫口而出,“我家生活也不富裕……”

  其他人都笑了起來。

  他們都很清楚這個同事的為人。讓他說的時候,慷慨激昂,指點江山,這個扶貧是為了名聲,那個創業是為了套取國家扶持,反正大家都是别有用心,隻有他三觀最正。

  但真正等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時候,立刻就慫了。

  這樣的人很多,網絡時代,這樣的人更多。

  和馬曉燕把這件事情溝通好之後,李龍又去了趟供銷社,給李向前彙報了一下。

  其實他給馬曉燕打電話之前也想着,如果馬曉燕不去的話,他在想着是給姜至瑜說還是給北疆日報的記者說。

  最開始給哈裡木他們留守點修房子的時候,北疆日報就采訪了他,當時留了聯系方式,後來他成了自治區的先進個人,也采訪過他。

  李龍想着要不要搞那麼大,畢竟自己圖的更大,如果隻是縣裡的宣傳幹事,可能份量不夠。

  但想想和馬曉燕合作了好幾次,都比較愉快,還是别先找其他人了。

  況且修路這事持續時間長,隻要一見報,想來北庭日報、北疆日報那邊肯定是會來人的。

  李向前就問他推土機的駕駛員找到沒有,這可是個長期的活。

  “我打算就在清水河子那邊找,就近,來回方便。”李龍說道,“我和那邊的人熟,那邊的人幹活也不需要住在冬窩子,每天我順路就接送了。”

  他打算讓孟海給介紹一下,反正每天正常結工資就行了。

  “嗯,想的挺周到。”李向前說道,“我們這邊啥時候都行,到時我組織咱們社裡去十幾個人,跟着撿撿石頭,砍砍樹啥的,然後你給那個馬幹事說一下,我們提供資金的事情就行了。嗯,這點支持力度好像還不太夠……”

  李向前想想感覺供銷社做的還有點少,他問李龍:“你看還有啥好辦法,能讓咱們社裡做的工作更紮實、讓人看着感覺更實在?”

  “那就每隔一個星期組織一些人過去幹活啊。光投錢真就體現不出來,但每隔一段時間上人去幹活,這效應就不一樣了。”李龍想了想說,“也讓咱們社裡的人好好看看牧民的實際生活怎麼樣的。”

  “也行。”李向前想想,說道,“辦公室裡這些人的确缺乏鍛煉,閑人太多,這事明天開會我就說一下。想想當初我們征購糧食的時候,全縣各鄉村都跑遍了,現在這些人,一個個坐在辦公室裡,看報紙喝茶,一天天還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就是欠練!”

  李龍看了看李向前突出來的肚子,笑笑沒說話。

  “咋?覺得我現在也肚子大了?那不也是缺乏鍛煉嗎?我認,到時我親自帶着人上去幹活,一個星期幹天,我還就不相信練不下來!”

  李向前這麼一說,李龍還真就信了。畢竟前幾次進山幹活,李向前是實打實在幹,不是在擺拍。

  進山修路的事情一件件在落實,李龍一邊計劃也在一邊想着有沒有什麼漏洞。

  杜廠長給發了一些中耕機過來,六台,順帶着還給李龍彙來了一筆錢——按杜廠長的說法,是中耕機的專利費,兩千塊錢。

  李龍心說看來中耕機應該賣的不錯,至少賣出去幾百台了,不然也不會給自己兩千塊錢。

  這個杜廠長能處,後面再搞東西,就直接找他。

  中耕機到了,李龍就開着拖拉機回了一趟四小隊,路兩邊的地裡,拖拉機已經在開動,耕地,平地,做播種前的準備。

  這時候地溫還沒起來,播種有些早,至少得等到四月份。

  李龍計劃着修路也是到四月份,不然山裡雪雖然化完了,但坡路有些泥濘,拖拉機和人上去都麻煩。

  開車到了四小隊停在了大哥家的院門口。

  李建國正在前院收拾着拖拉機,聽到車響,端着兩隻油手走到院門口,看到李龍過來,喊了一聲:

  “小龍過來了?你那拖拉機上拉的啥?”

  “中耕機。”李龍說道,“等地裡播種過了,用這個給鋤草,方便得很。”

  李建國聽李龍說過這個,他便進了院子,用舊毛巾擦了手上的油,洗了洗,然後過來到後院。

  李龍已經卸下了車鬥子,一個人把近百公斤的中耕機給抱下來,用連接裝置往車後面挂。

  “看着比收割機裝起來方便一些。”李建國問道。

  隔壁的陸英明正在院子裡收拾着拖拉機,看到這邊有情況,便也伸着油手過來了,可能感覺油手不方便,出門的時候直接在自家院牆上把油抹了一下,抹掉後才過來圍着看。

  “小龍,這是啥,中耕機?咋整地的?”他好奇的問着。

  挂好中耕機,李龍說道,“就是鋤草的,你看啊,地裡莊稼長起來,不到半米高之前都能用,拖拉機開過去,進地後把中耕機降下去,就能把莊稼中間的草給鋤掉,鋤不掉也把土給翻起來壓在草上,草長的就慢了。”

  李龍挂好後,開着拖拉機往前走,邊走邊說道:“去前面地裡試一試。”

  中耕機有六個抓齒,到了院子前面的荒地上,李龍操縱着把抓齒放下來,再開動拖拉機,抓齒就在地上犁出深溝來,所過的地方草要麼被拔起來,要麼就被土給壓住了。

  “不錯不錯,不過這個抓齒會不會傷到苗啊?”

  “抓齒可以調節寬度間距,種的東西苗間距多寬,調好就行了。”

  “那還真方便。”

  “這抓齒還能調節深淺,就看需要耕多深了。”李龍下了拖拉機說道,“草鋤的沒人工幹淨,就是一個快。畢竟一家種幾十上百畝地,人工鋤草,一遍沒鋤完,後面草就又長起來了。這拖拉機開的快,一天耕個幾十畝沒問題,等莊稼長起來,也就不怕草了。”

  六台中耕機,李龍計劃的是自家大哥那裡留一台,陶大強、謝運東、梁大成、賈衛東各家一台,嫂子娘家那邊留一台。

  眼下能看出來,陸英明也想要,不過他沒明說,李龍就沒管那麼多。

  反正現在石城的拖拉機廠也能買到,他要真想要,去那裡買也行,等自己下一批再要的時候讓發過來也行,又或者借着大哥家裡的用也行。

  回到院子,幾個人一起把中耕機給卸下來擺放在牆跟那裡,李龍就問李建國裝電話的情況。

  “鄉裡郵電所的人過來了,說是正在往我們隊裡栽電話線杆子,等裝上可能要到四月底。咱家是全鄉第一個裝的私人電話,人家說沒想到這時候隊上還有人裝電話哩。”

  “嘿,那裝好後,老爹老娘能給老家的人打電話了。”李龍笑着說,“也不知道老家那邊,有沒有人裝電話。”

  這程控電話一裝,原來的老線路就撤了,各村、各大隊的電話也就沒了。老爺子想往老家打電話也難,好在現在在這邊也算是結識了一幫新朋友,李青俠也不急,閑着沒活幹的時候就下網逮個魚啥的,生活也挺好。

  李龍又去通知了一下謝運東他們,讓他們把中耕機拉走,等莊稼長出來的時候就能用了。

  這些人要給李龍錢,李龍沒要。一台中耕機成本一百塊錢不到,賣兩百塊錢。李龍不缺這個錢,這些人在村裡,家裡有啥事他們是真上真幫忙。

  知道李龍的脾氣,這幾個也就不争了,把中耕機拉回去好好研究,打算等莊稼長出來就用上。

  接下來李龍陸續又買了一些物資送上了山,鐵鍁、筐子、撬棍、繩子等等。

  等東西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李龍就去一一通知,打算是在四月五号上山。這一天是星期六,還是清明節但不放假,這時候星期六還是工作日,今天幹完活,不影響供銷社那些人周末正常休息。

  大家就當進山上班了。

  開拖拉機的人也找好了,李龍抽空去的清水河子讓孟海找人,結果孟海毛遂自薦,說他自己就能開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這讓李龍有些意外。

  李龍有點不相信,把孟海拉到哈裡木冬窩子那時在,孟海熟練的發動了拖拉機,開着在草場上轉了一圈,看着還真就不錯。李龍幹脆就讓他把拖拉機開到了塔利哈爾的冬窩子附近,因為真正修路就得從這裡開始。

  和孟海商量好的,開拖拉機是二十塊錢一天,這玩意兒說實話對耳朵的損傷挺大,震動的也厲害,按孟海的意思,十塊錢就行了,畢竟開拖拉機比搬石頭可省力多了。

  李龍覺得還是提高價格比較好,就當是支付的技術服務費了。

  他給玉山江他們也說好了,四月四号這一天,部落裡的青壯也要過來一起幹活,然後需要的時候叫他們。畢竟眼下山裡雪化完,草長起來,各家就要剪羊毛、洗羊,作轉場的準備了。

  李龍原本還要準備供銷社那邊過去的人的吃飯問題,李向前告訴他,供銷社那邊啥都不需要他管,他隻需要帶路,分配工作就行。

  “這麼大個供銷社,如果這點組織保障能力都沒有,那散架子算球了。”

  這是李向前的原話,李龍深以為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