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小海子不光是李龍的,也是咱們隊的!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554 2025-08-19 10:04

  一頓飯吃完,陳紅軍都沒下最終決定。

  李龍當然能夠理解,别說這個時候,就是往後推個二三十年,想讓一個在體制内工作了十幾二十年的人突然辭掉安穩的工作下海創業,那也是非常難的。

  這個還是要看個人的情況。有想穩定工作度過餘生的,也有想要拼一把在激流中實現個人價值的。

  想法不一樣,那選擇自然就不一樣。

  吃過飯之後,李龍和陳紅軍告别,他事情辦完,要回去了。

  陳紅軍推着自行車慢慢往單位走,路上權衡着利弊,想着自己究竟應該怎麼選擇。

  李龍的話很真誠,陳紅軍有這個自信,如果自己下海開收購站,是真的可以在短時間内賺到錢的。

  但是賺錢是現在,以後呢?以後沒了安穩的工作托底,各項福利肯定是沒有了,自己的圈子估計也不一定能留存住。

  雖然現在下海創業賺錢的趨勢在漸變熱,但說句實話,體制内的這些人一個個看着圈外在商業領域裡奔波的那些人,都是俯視的。

  哪怕他們賺的比自己多的多,但在體制内圈子裡,他們依然在鄙視鍊的下遊。

  如果自己還是個熱血少年,說不得立刻就辭職去闖了。

  但現在人到中年,想要做出決定,做這樣的選擇,是真的很難。

  到了單位還沒到上班時間,大部份人還沒到,陳紅軍停好車子鎖上後進了辦公室,習慣性的倒上茶攤開報紙,愣了一下。

  日複一日就是這樣的生活,願意嗎?

  看着面前的報紙,陳紅軍盯着一個點久久不動,内容不記得了,他腦海裡是在瑪縣收購站裡那些瑣碎卻又充實的生活。

  “老陳你來的早啊?知道不知道,最近咱們單位又有一個停薪留職下海創業去了,據說是進了什麼公司去當副經理,給别人打工了。你說好好的國家幹部不當偏要去替别人幹活……就算一個月比咱們多賺幾百塊錢,那錢拿着也不安生是吧?”

  有同事過來聊八卦,陳紅軍打着哈哈,突然省悟過來,從單位離開或者停薪留職出去創業賺錢的,這段時間好像好幾個了。

  在這些留着的同事眼裡,那些離職的同事一個個過的匆匆忙忙,哪比得上單位舒服。

  但在陳紅軍眼裡,那些人應該是樂在其中吧?

  等這個同事離開,又有人過來,這回是當初跟着他一起在瑪縣收購站的工作人員。

  “老陳,你說咱們天天呆在辦公室裡,沒啥活,錢也少,沒啥獎金,這一天天的感覺都能把人閑死。”

  “那你想幹啥?”陳紅軍心頭一動,問道,“總不能學那幾個搞停薪留職吧?”

  “我倒是想,但不敢啊。沒出去幹過,連幹啥都不知道。”同事也是一肚子惶恐,“以前在縣裡,雖然不能經常回家,但幹得好了,有獎金,拿給家裡的錢多,家裡那口子也沒啥意見。

  現在呢,倒是就在家門口,能按時回家了,但拿回去的錢少了,家裡開支一下子就緊張了,媳婦抱怨,家裡生活也沒以前那麼好了……唉,你說為啥非要把收購站撤了,原來那樣多好啊!”

  陳紅軍其實面臨的是差不多的情況。如果不是他給李龍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李龍給他付了充足的信息費,現在的生活同樣會是一地的雞毛。

  “那要說我要再出去搞個收購站,你說能不能賺上錢?”鬼使神差的,陳紅軍笑着問了一句。

  “真的開?那肯定賺錢啊!”同事以為陳紅軍開着玩笑,笑着說道,“你想啊,現在啥東西都漲價,咱們以前收的那些肯定也漲價了。

  但販子和原主手裡收的東西就不會那麼高的價,低收高賣,這一來一回,錢不就來了?以前咱們是給公家幹,那賺的錢是公家的,現在咱們要自己幹,那賺的錢不就是咱們自己的嗎?”

  說着他又搖了搖頭:

  “不過也難啊。以前是有公家兜底,收到的不管啥東西,公家都有錢給兜着。現在呢,咱們自己哪能拿出那麼多錢當流動資金?這玩意兒,一開始沒個萬把塊錢,根本玩不轉……”

  這事普通人家根本搞不成。有錢搞這個的,能搞早就搞了——有些人的眼光因為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同,賺錢的道兒,特别是賺大錢的道兒,他們早就開始趟了。

  特别是這個信息不暢的年代,但凡是有點能賺錢的道兒,相關人員早就已經捷足先登了。

  基本上是不會留給信息閉塞的普通老百姓的。

  打個比方,九十年代到新世紀頭十年出租車牌照的事情,相關單位分批放出來,這玩意兒剛放出來的時候便宜的很,但市場是一證難求啊。

  相關單位放這個玩意兒,根本不會大肆宣傳,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想知道也沒地知道去。

  然後一個證五萬塊錢拿上,轉手三十五萬賣出去,這錢來的多快!

  也就是再過三四十年,網絡信息傳播加速,但凡有點什麼消息直接就上網絡了,但也帶來了負面影響,造謠的也會在網絡上傳播了,信息真假難辨,這玩意兒就考眼力了。

  陳紅軍沒接話,他倒沒這個方面的困擾,李龍說了,如果自己開收購站,他會給自己借起步資金,這一點陳紅軍相信李龍的人品。

  但李龍說了,最好别帶原來的同事,因為原來的同事是同事,哪怕是上下級,因為“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導緻同事和自己不太可能會适應領導和員工的關系。

  很大可能錢還沒賺錢,和同事的關系就鬧掰了。

  陳紅軍是念舊情的,不然也不可能在準備離開瑪縣的時候給李龍介紹自己的人脈關系。

  所以想了想,他還是給同事說道:

  “要是我開收購站,讓你過來給我打工怎麼樣?一個月給你開一百塊錢工資。”

  “那可不行,老陳你這就不夠意思了,你要開收購站,那我怎麼也得是合夥人嘛!”同事笑着說道,“我雖然拿不出錢,但手底下有活啊。咋說加入你的收購站,你也得給我兩三成幹股對吧,咱們也是共患難過來的,是吧?”

  陳紅軍笑了,說道:

  “就是,要是你進收購站,那我肯定給你幹股。”

  這事也就沒了下文。

  果然,當慣了幹部,是沒有人習慣于久居人下的。陳勝吳廣留下來的傳統,加上解放後搞人人平等,還有在單位主人翁當慣了,是不會習慣當員工的。

  看來小李的建議是真的中肯啊,如果自己要幹的話,最好就是直接招那種城裡沒工作打零工的勤快小夥子,或者農村進城務工的老實青年。

  不知不覺中,陳紅軍已經把自己代入到了一個收購站老闆的角色上了。

  顯然,李龍說的那些,他是真的動心了。

  接下來這幾天,陳紅軍就開始在北庭市轉悠,想找一處比較合适當收購站的院子。

  要當收購站,就得院子大、倉庫多,還要在交流比較方便的地方。

  轉來轉去,他就還找到了當初李龍截胡别人賣貝母的地方。

  這是原來老收購站的院子,因為老闆出了事,收購站最後就關門了,院子目前還沒租出去——畢竟這年頭做生意講究個吉利,原來院子犯了這麼大的事兒,别處也不是沒有合适的場地,為什麼偏要選這裡呢?

  于是這院子就空下來了。

  本身就是公家單位的院子,租不出去也沒多少人上心,陳紅軍側面打聽了一下,這院子租一年八百塊錢,真不多。

  然後就是最近各種東西的物價,陳紅軍在打聽過後發現,果然如李龍所說,各種東西都漲價了。想要坐地收貨轉手倒賣,利可能沒原來想的那麼厚。

  但隻要把架子搭起來,他相信慢慢會把人流引過來了——因為這一次打聽,原來的收購站怎麼倒的,他也知道了。

  正是李龍所說的服務意識和價格盤剝。

  至于服務意識,陳紅軍知道這個好辦,而價格嘛,隻要不想賺的太多,那提一點收購價就容易辦到。

  當然說是這麼說,真正要做,肯定不那麼簡單。

  然後就是手續的事情——陳紅軍自己去咨詢收購站手續,工商那邊看着他都有些意外:

  “收購站?還能開起來嗎?有兩個都倒閉了……”

  手續好辦。陳紅軍雖然先前一直在瑪縣,但在這邊也是有領導有人脈的,聯動關系搞出來,手續辦起來也順利。

  然後就是停薪留職的手續,這個倒也沒啥,畢竟單位裡已經有人辦過了,聽說領導也沒怎麼刁難,畢竟不是辭職離開,說不定什麼時候回來還成領導了。

  最後一項,就是家人願意不願意。

  陳紅軍回去和妻子商量這件事情,沒想到妻子竟然同意。

  “這段時間你一直不太開心,我猜應該就是這件事情。其實你要出去幹——也挺好的,試一試嘛。反正你也說了,停薪留職,幹不好再回來嘛。

  再說了,有些人怕停薪留職後,原來的崗位沒了,你又怕啥?你也說了,現在你的活就是看報紙學文件,一點意義也沒有,還不如出去闖一闖呢!”

  家人支持,這最後一塊短闆就補上了,陳紅軍也挺慶幸的,這時候普遍的家裡人都希望安穩,會支持下海創業的真不多。

  他不太清楚,主要還是經常給妻子說李龍的事情。李龍一個小年輕,在丈人的幫助下把收購站給開起來了,而且開的風聲水起,賺的錢也不少,妻子能從中了解到的事情也不少。

  畢竟陳紅軍講起李龍開收購站的那些事情,同時會加入自己的看法,在妻子眼裡,李龍能開起來主要靠兩點,一個是有本錢能高價收得起東西,第二個就是從丈夫這裡得到的人脈,收來的東西能賣掉。

  這兩點,頭一點李龍願意幫助解決,那就不算問題,第二點,那人脈本身就是丈夫介紹給李龍的,那自家有人脈,不就正好可以用上嗎?

  現成的嘛!

  李龍離開後的第十天,陳紅軍終于下了決心,開收購站。

  不過他并沒有立刻停薪留職,而是開始先着手做準備工作。

  李龍從北庭回去後,先去了一趟四小隊。

  雪快要開始化了,李龍回去是想給隊長提個醒,小海子的防洪工作必須得做到。

  既然保了一次,那就得保第二次,至少得把這裡保住,不然先前做的事情就白費了。

  許成軍正在家裡聽收音機,快要化雪了,說實話他這個隊長還真沒多少事要做。

  别說他了,整個四小隊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畢竟還沒開春,開春化雪後也得等到地溫起來之後,才能下地幹活。

  當然,其實李建國倒是已經開始忙碌了,也就是開始給拖拉機保養加機油了。

  雖然時間還早,但現在慢慢做也好。

  “喲,小龍來了啊,稀客啊。”許成軍看到李龍進來,站了起來笑着說道,“明娃他媽,給小龍倒茶,來來來,坐。”

  許家還是炕,坐在炕沿上喝水,李龍看了看問道:

  “隊長,你家這新添了不少東西啊。”

  “嘿,那也是跟着你賺了些錢。”許成軍一點也沒掩飾,“要不然哪能買得起?”

  添了電視、收錄機,屋子裡打了新家具,買了沙發。原來房子不大,又有炕,現在更是滿滿當當的。

  好在布置的比較好,看着挺舒服。

  “哪是跟我,那是大家都勤快。不然的話,這活送到門口有些人都不願意幹不好好幹,那錢也是賺不上。”李龍實話實說。

  許成軍也不知道李龍是諷刺隊裡那幾個不識相的,還是真就順嘴一說,他不好評價,笑笑。

  正好妻子馬紅梅端着茶水過來,還給炕桌上端了一盤炒瓜子,讓兩個人邊磕邊聊。

  “小龍你這次過來找我有啥事?”許成軍沒擺隊長的架子,說實話,包産到戶之後,他的隊長權威下降了不少,特别是隊裡賺錢的人多了起來之後,他這個隊長說話就沒以前那麼有份量了。

  當然隻是略微下降,别人可能不覺得,他這個當事人感覺挺明顯。

  “防洪的事情。”李龍開門見山,“這一個冬天雪下這麼大,開春後洪水肯定不會小,說不定能把小海子北壩線沖垮掉。我就想着雪化之後,隊裡能不能組織人,把小海子兩邊的防洪渠給清一清。到時我讓我哥開拖拉機也把北壩線加高加厚一些。”

  許成軍沒接話,李龍立刻補充了一句:

  “我給隊裡給錢也行。”

  “哪用得着你給錢?”許成軍笑了,“就算名義上小海子是你承包了,那難道不還是咱們隊裡的地盤?就連三隊、上面的頭宮那邊都知道,這小海子是咱們四隊隊裡的水庫,和别的隊沒關系。

  要保小海子,那是咱們隊裡的事情,怎麼可能讓你掏錢?以前讓你掏錢出公用工,那時候隊裡是真沒錢。

  現在不一樣了,隊裡各家都富了,好多都是因為你富起來了,隊裡有幾家沒吃過小海子裡面的魚?咱們隊開了那麼多荒地,水管站往下撥的水就那麼多,剩下的水不還是小海子裡出來的?

  隊裡人享受到了小海子給的福利,那修小海子邊年的防洪渠,不讓小海子北壩被沖掉,那不是應該的嗎?”

  許成軍作為隊長,是有清醒認識的。

  隊裡有些人看不明白,這很正常。畢竟你不能指望所有人的思維都是正常的,當了這麼多年的隊長,他很明白。隊裡就是有些人自私,有些人大度,有些人善良,有些人懦弱。

  但是,作為隊長,有些事情他必須把好這個尺子,說句不好聽的話,李龍能留在四小隊,那是給四隊增光,是給四隊面子,同時也是給四隊人留着賺錢的活。

  李建國一家沒機會去城裡嗎?按李龍現在的能力,那不是分分鐘的事情?如果李建國一家走了,李龍對四小隊還有原來的那些感情嗎?

  不好說啊。

  隊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前十幾年是李建國把李龍當兒子養着,後來這幾年是李龍成熟成功了,回頭在回報他這個大哥,包括四小隊。

  畢竟這些年,四小隊接納了李龍,基本上沒把他當外人,大家基本上都是五湖四海過來的,戶口落了,那就是自己人了。

  李龍給四小隊的那些活,給别人能不能幹?肯定能幹啊!那憑什麼給你四小隊,不就是李龍把這裡當自己家鄉嗎?

  至于修小海子,說句廢話,從李龍給小海子砸冰窟窿逮魚那一年開始,小海子已經讓不少人家生活變富了。

  當然也有覺得和自己無關的,但許成軍不在意,有他這個隊長在,他知道小海子是自己隊裡的,知道李龍現在心還向着這個隊裡,他的執念不光是李家,還有小海子,那就行了。

  用修個小海子的事情,讓李龍記個人情,那他賺大了!

  沒想到許成軍能這麼想,李龍頓時就笑了。

  是嘛,不能把人都想得那麼自私,他笑笑說道:

  “那就好。我想着,這小海子咋說功勞不小,以後幾十年還得發揮作用呢,不能讓沖掉啊!”

  “這個你放心!不會的!”

  許成軍下了保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