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九百九十六章 純真的姐弟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426 2025-07-24 00:50

  修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龍的大院子牆邊上多了十幾塊石頭。

  大大小小的,看着挺普通的,幾天不收拾,上面落了一層灰。

  實際上這些都是修路過程中,李龍撿來來裝車裡拉回來的玉石,最大的那塊還在河裡呆着,沒能拉回來。

  好在他也不急,這玩意兒現在就是拉回來,也容易被人們給傳播開,放個幾年十幾年的,慢慢大家聽到類似的新聞多了,到時再拉回來就沒那麼顯眼了。

  當然肯定最後還是要弄回來的,得是在封山之前。

  曾經有一段時間碧玉大火,許多人都跑山裡去找玉石,有找到的,也有因為找玉石而失蹤受傷的,還有破壞了環境的,最後官方決定封山,禁止人員進入山的深處。

  所以李龍不急,但知道這有個時間點,得在時間點之前把事情搞定。

  這一排玉石放在家裡,一般人也就隻會覺得是普通石頭,沒人會覺得是玉石。

  畢竟沒有經過打磨抛光的瑪河碧玉,大部分在普通人眼裡,都是石頭。

  甚至于有些普通人連玉和普通石英石都分不清,曾經在玉石非常火爆的那幾年,村子裡出去撿石頭的多的很,許多人撿來看着挺白或者有點透的石英石,希望這是玉。

  可惜不是。等熱度退下去,這些石頭都進了垃圾堆。

  不光是這裡,北屯那個戈壁玉、金絲玉興起的時候也同樣如此。最火爆的時候,戈壁灘附近不少人院子裡弄幾十噸的戈壁石戈壁玉,奎屯公園裡從戈壁灘上拉來鑲嵌人行道的石頭,當天鑲下去,半夜就被人給摳走了。

  最後呢?這玩意兒有人願意買單,那值錢的很,如果沒人願意,就如當年的君子蘭一樣,就是普通物件。

  當然,其中精品的寶石光,以及福海那邊的海藍寶還是值得一撿的,隻不過随着這些年撿石大軍的加入,越來越難撿到好東西了。

  修路工作一結束,縣城這邊雖然還沒下雪,但冬天的準備工作也要開始了。

  山裡有煤礦,但去往煤礦的路并不好走,小四輪拖拉機勉強可以過去,大卡車不行。

  所以李龍并沒有舍近求遠去山裡拉煤,畢竟那玩意還要自己把煤給掏出來,何必呢?

  拉一卡車煤一百多塊錢,人家還幫着給你拉到院子裡卸下來,找兩個人幫忙往煤棚子裡一裝就行了。

  今年李龍拉煤的地方比較多,收購站要拉一大卡車十噸煤,這裡白天晚上燒的比較多。大院子有四個爐子需要燒,李龍讓拉了十二噸煤,畢竟後面的溫棚還要種菜的。

  楊大姐的小院子,和顧博遠原來小院都各拉了兩噸煤,這個就是應急的。

  大院子裡的缸裡也腌上了鹹菜,按梁月梅的腌法腌的,這一點是楊大姐去四小隊的時候學的。主要還是家裡吃飯這幾口子,包括顧博遠冬天都喜歡吃這種腌的鹹菜。

  按梁月梅說,腌法很簡單,特别好學,但說實話不知道是腌的還是炒菜的方式,反正李龍覺得很少能吃到比較“正宗”的味兒。

  正好沒事,李龍就帶着明明昊昊在溫棚那裡開菜地,準備種菜。

  要把爐子重新抹一遍泥,架一爐子煤看地龍有沒有冒煙的地方。門口的棉門簾子要拿去拆洗一下,地裡的肥料上一遍,翻一翻,然後選好要種的菜種子。

  這些事情都非常的瑣碎,明明昊昊兩個跟着李龍屁股後面幹一會兒就煩的,李龍幹脆就弄了一堆泥巴讓他們兩個玩。

  他骨子裡就是農村的娃兒,孩子玩泥巴什麼的,很正常的,髒了也沒啥,沾泥而已,扔洗衣機裡攪一攪就幹淨了。

  實在不行手搓着洗也行。他在家的時候都不會把家務全給楊大姐,自己一家人的衣服還是自己洗。

  楊大姐主要的活還是做飯,在李龍他們不在的時候照看着明明昊昊,李龍在了,她就能輕松不少。楊大姐也不會偷懶,會主動找活幹。

  溫棚裡的地塊讓李龍給固定死了,分成六塊,韭菜是不用變的,這玩意兒隻要種下去,三五年後才要分根,所以不需要動,隻要把上面現在跟雜草一樣的割掉,再好好澆水就行了。

  其他的幾塊,李龍打算分别種上辣子、西紅柿、芹菜、小白菜、刀豆。

  在溫棚裡種菜有個比較麻煩的地方是需要對花傳粉,不過冬天嘛,有的是時間,而且顧曉霞和楊大姐,還有韓芳比較喜歡幹這個活。主要是冬天沒什麼事情做,給花對對粉還挺有意思的。

  辣子是要種兩塊的,這玩意兒冬天應用非常的廣泛,北疆的人大冬天,特别是過年的時候對于新鮮辣子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的。在溫棚蔬菜還不是很普及的時候,不止一個商家從口裡批來一大車辣子,做好保溫手段拉到北疆,臘月二十幾的時候随便哪個菜市場門口一停,估計不要半天,辣子就賣光了。

  幹好了,隻這一項,就能把一年的錢賺回來。

  李龍正在溫棚帶着明明昊昊幹活的時候,外面兩個孩子正在躊蹰着。

  “姐,你說小叔會不會怪咱們?”李強不敢敲門。

  “不會,為什麼怪咱們?”李娟搖了搖頭,推着自行車上前敲門,“咱們又沒做錯啥。”

  他們兩個是瞞着家裡人偷偷跑出來的,不過倒也沒做啥錯事。

  韓芳聽到敲門聲過來開門,看到是李娟李強,開心壞了。

  現在是下午放學時間,她沒想到李娟李強兩個騎着自行車來縣裡了。

  “快進來快進來!”韓芳趕緊招呼着兩個人進了屋子,然後去叫李龍。

  李龍聽說這兩個孩子過來了,有些意外,招呼着明明昊昊去看他們的哥姐。

  明明昊昊一聽哥哥姐姐過來了,手裡的泥巴也不要了,站起來就往外跑,跑得還挺快。

  兩個孩子比同齡人平均身高至少高半頭,步子也挺穩的了,很快就看到了李娟和李強,直接就撲到了哥哥姐姐的懷裡。

  力量很大,把李強撞的都晃了一晃。

  “你們怎麼過來了?來來來,先坐下喝口水。”

  李娟和李強雖然和李龍比較親,但今天過來是有點“違例”的,所以還有點怯怯的感覺。

  “說吧,咋跑到縣裡來了?騎自行車來的?”

  這個年代,騎自行車從鄉裡到縣裡差不多五公裡,按說不遠,但對于那個年代來說,已經很遠了。有些村裡的人,一個月甚至半年都不一定去一次縣裡,主要還是路不好走,交通工具也不發達。

  後世汽車十幾分鐘的路程,現在要走一個小時以上,甚至更長。

  所以李娟和李強兩個學生騎車來縣裡,還是冒着一定風險的。

  挺勇敢。

  “我勤工儉學賺了一些錢。”李娟是早就想好說辭的,“我爸我媽說是讓我自己花,我就想着和強強一起到縣裡買些東西。我買了一支鉛筆,給強強買了一把打火星子的玩具槍,剩下的錢,給明明昊昊買了玩具。”

  明明昊昊一個人一個,玩具獅子,鐵制骨架,塑料外皮,比以前自己給李娟李強買的發條青蛙要強,而且也是發條制的,擰動後獅子會一搖一擺的走動。

  明明昊昊是有類似玩具的,但看到李娟李強給自己玩具,一個個高興壞了,特别是看到那獅子會動,笑着呵呵的,不時的摸一摸,顯然是非常喜歡。

  李娟又把韓芳拉到一邊,送給她一個硬皮筆記本——這時候學生送禮物,大都是鉛筆盒、鋼筆、硬皮筆記本之類的。

  韓芳很激動也有些愧疚,她都沒想過給李娟準備禮物。

  “我們勤工儉學是拾麥子、拾打瓜皮,給學校上交。”李娟把事情辦完後,又給李龍說具體的情況,“咱們隊裡種打瓜的還怪多哩。去年就拾打瓜皮,我想着今年可能差不多,他們收完打瓜後我就騎車子拿袋子去裝打瓜皮,再拉到院子裡晾幹。

  等學校要交的時候,我交的最多,超過任務數的,學校就給我們稱了算錢。”

  這就是勤工儉學錢的來曆。以李娟這樣的水平,以後上高中要去農戶家裡拾棉花的時候,同樣能賺到錢——高中學生每個人的拾棉花任務是三十公斤左右,上下浮動。李娟一天至少能撿六七十公斤吧,多的就按學校的價格給學生錢——當然這個價格比市價低。

  為避免有人看錯,這裡解釋一下,是拾棉花的任務,不是賣棉花,就是手工費。

  李龍看着李娟,老懷大慰,侄女侄子長大了,懂事了啊。

  “小叔,我們勤工檢學不給發錢,隻讓交夠任務的,多的學校就收了。等我上了初中,到時我賺了錢也給明明昊昊買東西!”李強信誓旦旦的說着。

  “嘿,我相信。”李龍笑了。

  某首歌裡唱的,付出總要有回報,要做就做最好,嗯嗯嗯。

  這也算李龍付出的另外一種回報吧。

  因為還要回家,李娟李強兩個沒在院子裡呆多久就要回去,李龍讓他們兩個把自行車放在拖拉機上,自己開着拖拉機把兩個人送回去。

  顧曉霞和顧博遠兩個正好下班,也支持李龍的決定,這時候天已經晚了,兩個孩子騎車回去是有些讓人擔心的。

  如果不是自行車放不下,李龍覺得吉普車更快一些。

  “放心,回去後我給你爸媽解釋,你們兩個沒做錯啥。”李龍知道李娟李強兩個擔心回去的事情,一邊開着拖拉機一邊給解釋着。

  兩個孩子這才放下心來。

  拖拉機開回李家,李建國夫妻兩個也在急着,看着李娟李強都在拖拉機上,這才放下心來。

  李龍主動給大哥大嫂解釋了兩個孩子回來晚的原因,好好把他們誇了一下。

  “嘿,行呢,能想到弟弟妹妹,真不錯。”李龍感慨着,“以後就這樣的關系,我就放心了。”

  “那也是你以前對他們兩個好,”梁月梅笑着說道,“她們才能第一次賺錢的時候就想起來給弟弟們買東西。”

  李龍回到縣裡天已經黑了。屋子裡,已經把明明昊昊哄睡着的顧曉霞也感慨着說:“娟和強強兩個真不錯!能想起來能明明昊昊買東西——這樣當哥當姐的,咱以後得對他們好些。”

  “明年娟就該到縣裡上高中了,到時住校的。”李龍想着說,“到時時不時的把人接過來到家裡吃點好的。”

  “也對,後面日子還長。”顧曉霞笑着,她就喜歡家裡這種氛圍,你對别人好,别人記着也會對你好。

  第二天顧曉霞去上班,李龍早上去了一趟收購站,看沒什麼事情,就回來帶孩子,然後讓楊大姐去收拾她前面的小院子。

  “那小院子一段時間沒住,明年明明昊昊該上托兒所,到時你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李龍說道,“抽空把院子裡面收拾一下,菜地裡面剩下的那些東西也該收拾一下了。”

  楊大姐倒是挺樂意的,畢竟在她的眼裡,那裡算是自己和韓芳真正的家。不過她還是有些猶豫,問李龍:

  “那收拾起來一陣子可能弄不完……”

  “沒事,啥時候弄完啥時候算,”李龍笑笑,“家裡有我哩,做個飯帶個娃娃還是沒問題的。你那邊收拾着,中午回來吃個飯,下午繼續幹。”

  “這個……”楊大姐有些遲疑,倒不是說不相信李龍的手藝,實際上這兩年李龍偶爾會做一兩道菜,但做出來的水平她還是很佩服的。

  隻是自己還拿着工資呢,這樣好不好呢?

  “就當給你放個假了。”李龍笑着說,“總不能天天上班吧,那國家幹部上班還有個星期天哩。”

  “那行,那我去前院幹活去了。”楊大姐想着前院子那些已經枯菜的死,還有屋子也有一段時間沒進門收拾了,快到冬天,架爐子需要的煤雖然拉回來了,但還得其他的東西一起才好。

  楊大姐騎着自行車去了前院,李龍則帶着明明昊昊一起在廚房裡忙碌着。

  “明明,你把這個胡蘿蔔洗一下。”

  “昊昊,你把這個皮芽子洗一下,嗯,不要剝,洗幹淨就行。”

  “來,咱們看這是什麼?羊肉!新鮮羊娃子的肉啊!咱們今天做——抓——飯!”

  做抓飯要胡蘿蔔裡的紅蘿蔔和黃蘿蔔一起,然後最好就是當年的小羊娃子肉,羊排帶裡脊的那種,嫩嫩的。

  兩個孩子正是好吃的年紀,聽說今天要吃抓飯,要吃羊肉,一個個興奮的很。

  這時候這邊還沒那種細長粒抓飯米,但當季的米已經下來了,就本地新鮮米非常好吃。

  李龍淘了米之後,看兩個孩子玩水玩的不亦樂乎,便隻好過去帶着他們一起洗。

  因為不少人吃,所以李龍做的多,四公斤小羊排,加上三大碗米,還有四根胡蘿蔔,一個皮芽子,應該夠了。

  胡蘿蔔切了,皮芽子切了,羊排剁成塊,洗幹淨後,李龍沒給焯水,先給兩個孩子弄了兩盆水在外面玩着,看時間差不多了,準備做飯。

  十月下旬,北疆早晚已經挺冷的了,孩子身上已經穿了絨衣,不過還是喜歡在外面玩。上午一點多的太陽挺暖和,家裡的奶山羊又新下的羊羔子,這位是高産,兩年三窩,基本上每一窩都是兩個以上的羊羔子,李龍這邊隻需要在發情期把羊帶到老馬号裡去,剩下就是喂料了。

  明明昊昊正是淘氣的時候,三隻小羊羔不到一個月,也正是好玩的時候,明知不敵,卻時不時的和明明昊昊要頂一下。

  所以大大小小在院子裡玩的也挺熱鬧,李龍幹脆不管,時不時的出來看一眼就行。

  燒熱鍋放油,油熱之後下羊排,先煎香了,然後再放胡蘿蔔皮芽子,等炒的差不多,最後再放米放水。

  北疆的羊肉抓飯,小鍋,也就是自己家裡做的,通常兩種做法,一種羊肉是煮的,用肉湯當水最後焖飯,一種就是像李龍這種煎出來的。各有各的味道。

  而外面大鍋抓飯,看着幾大塊羊肉在抓飯米上擺着,那種可以分肉的和素的,素的就不給你放肉塊,但素淡的很。

  有偷懶的,做的方法比較讓人瞧不起,因為是直接做的素抓飯,肉塊是煮出來的,做抓飯連肉湯都沒有,米就沒那股子肉香味兒。

  而一些出名的小鍋抓飯算相對正宗一些,肉和米一起焖出來的,味道就不錯。

  正宗的抓飯,油還要多,講究顆粒米都要油浸過的,那樣才香,當然也費油。

  很快,廚房裡就傳來了肉香和飯香,就連和小羊羔玩的正起勁的明明昊昊也忍不住時不時的扭過頭來,想看看飯好了沒有。

  “等會兒,還沒好呢。”李龍說道,“你們先玩。”

  吃抓飯油大,所以還需要燒一鍋茶水,吃完之後美美的喝上一碗磚茶,解渴又刮油。

  李龍邊邊剛弄好,那邊韓芳就進了門,她沒看到自己的母親,還有些疑惑。

  “你媽到前面收拾院子去了。”李龍解釋了一句,“今天我做飯。”

  抽空回答的時候,還要拌兩個涼菜。其實以前切個鹹韭菜,熱油一澆,香油淋一淋,就夠了。李龍當然不想這麼簡單搞一搞,他拌了個粉條,切個鹹韭菜,又搞了一個涼拌豆芽。

  冬天,豆芽也是普通人家吃的比較多的“新鮮菜”。

  等顧曉霞和顧博遠進院子的時候,抓飯已經出鍋,正當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