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榮國公強壓住還想再吐血的沖動,心想着既然已經沒法改變現在這局面,就順勢選哪個對自己最有利的。
遂道:“老臣舉薦孫尚書!還有,老臣懇請皇上,讓刑部尚書嚴恪去徹查方才蕭四夫人所狀告的之事,早日還老夫以清白!”
禮部尚書孫敬是他的門生,哪怕是做了左相,也不過是個提線木偶,不會占了他的位置。
而刑部尚書嚴恪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最是聽他的吩咐,定能将這些事情圓過去。
榮國公話音剛落,吏部尚書鄭毅立刻就不願意了。
這孫敬方才還跟他政見不合呢,若是真讓孫敬上位暫代左相一職,還不一定怎麼給自己穿小鞋呢。
遂極力阻止:“皇上,禮部尚書資曆尚淺,如何擔得起左相一職?”
這話倒也是實情。
六部尚書中孫敬是最年輕的,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也不過三年而已,若是提拔為左相,的确無法服衆。
是以佑甯帝倒是對鄭毅這話多有贊同。
他追問了一句:“那以鄭愛卿之見,這左相一職,誰來暫代合适?”
鄭毅自然是想舉薦自己的,誰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但是他也知道,他方才拉下了孫敬,那麼孫敬自然也會死死咬住不讓他往上爬。
與其鬥得兩敗俱傷,惹得皇上厭煩,倒不如趁機推選一位中立之人。
如此一來,對方承了自己的恩,日後若真是上位了,倒也能念自己的情。
心念電轉間,他脫口而出:“皇上,老臣以為,自然是戶部的姜尚書最有資曆,最為合适!”
這話一出,太極殿倒是安靜了一瞬。
衆人的視線都朝着姜川望了過去。
該說不說,姜尚書在戶部多年,政績顯著,國庫充盈,朝堂因此時常免除賦稅,民間對姜尚書的評價倒也頗高。
再者,姜尚書的父親還曾做過先帝的老師,論出身,是書香門第,世家清貴。
還有姜尚書尋常為人清傲,不曾與哪位大臣尤為交好,卻也沒有與誰相當交惡。
放眼整個朝堂,倒還沒有比他更合适的。
佑甯帝也是這麼想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滿意,姜川倒是不錯。
姜川和甯國公一同暫代左相右相,倒是能頂了榮國公的職責。
是以他點了點頭:“既如此,便由姜尚書暫代左相一職吧!”
姜川頓了頓,到底還是下跪謝恩:“臣謝主隆恩。”
佑甯帝又看向榮國公,溫聲道:“便如國公所言,由刑部尚書來徹查此事。朕也希望,看到國公清白還朝的那一日。”
佑甯帝認為至此,算是妥善解決所有難題。
既處置了姜氏所狀告的那幾樁事情,也沒有影響朝堂,更是給足了榮國公體面。
三全其美。
但榮國公的臉色還是很難看。
因為姜川是真的很有能力。
從前瑞王在世時,就一直想拉攏他,隻可惜姜川此人刀槍不入軟硬不吃,逼得瑞王拿他沒有一點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