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件事情,鎮神弓選擇短時間内不理會陳青源,藏在輪回道體的深處,畫個圈圈行詛咒之事。
暫無他事,陳青源奔向了元初古路的所在地。
他很想尋覓到頂級資源,推動自身的境界增長。
可是,能對陳青源起到作用的珍貴資源,可遇而不可求,強行去搜尋恐怕不會有所收獲,反而還徒增煩惱。
多日後,陳青源現身于元初古路的這片區域。
穿着一件深色衣裳,濃眉墨黑,鼻梁挺拔,身姿雄偉,氣質如仙。
今日的陳青源,并未遮掩真容。
他的出現,立刻引得在場所有人的注意,投來了敬畏至極的目光,呼聲如滾滾浪潮,短時間不會平息。
“尊上!
”
群雄驚呼,如見神祇。
在無數人的心中,陳青源距離大帝之位僅有一步之遙,無人能與之争鋒,闆上釘釘。
陳青源無視了他人投來的目光,鎖定住了元初古路,大步前行,步步生蓮。
落下的每一個足迹,都會生成一株蘊含着大道法則的金蓮,蓮葉舒展,綻放出點點異芒。
衆人見狀,無不震撼。
觀察着這些金色道蓮,仿若得見大道至理,對靈魂的沖擊力達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驚呆如木,身體僵硬。
“今日能夠看到尊上的真容,此行不虛。
”
很多初入神橋的修行者來到了這裡,膽子很大,運氣也不錯,沒遇到什麼大麻煩。
他們遙望着陳青源的偉岸身影,像是凡人在注視着一座聳入雲端的高山,擡頭仰視,敬畏之意已經超出了極限。
“尊上現身于此,有何目的?
”
衆人癡癡的看着,欲要将陳青源的巍峨背影永遠刻在靈魂之上,面上全是朝聖者的崇敬之色,已然到達了瘋癫的地步。
“此生若能追随尊上,那該是一件多麼榮幸的事情啊!
”
很多人幻想着,眼中的崇拜之色已經要溢出來了。
之所以陳青源決定來此,是因為自身修為很難有所提升,不如來到這裡,好好研究一下這條古路,順便與當今強者煮酒論道。
步步向前,直至古路的入口處。
入口位置,是一座由混沌法則交織而成的巨門,周圍立着古老的界碑。
偶爾,這片疆域會顯現一些古老異景,增添幾分神秘莫測的感覺。
越靠近入口處,所承受的壓力越大。
饒是陳青源,也不敢貿然踏進,僅是近距離觀察了幾眼。
禁忌法則的能量波動,大帝親臨都得重視相待,更何況世間凡人。
片刻,陳青源停留在了原地,不再向前。
他所在的位置,距離元初古路的入口處不是很遠,每隔一小會兒便會承受到來自元初古路的法則威壓。
置身于危險緊張的局面,或許能對修行有所幫助。
“我于此地擺酒,宴請諸天豪傑。
”
一念間,陳青源布置出了一座巨大的道場。
以自身為中心,圓形的波紋擴散向了四周,構建出了一個纏繞着特殊法則的論道之地,各個角落出現了雪白色的蒲團,雲霧袅繞,好似仙境。
話畢,每個蒲團座位的前方出現了一張玉桌。
桌上放着一壺美酒,一個精緻無瑕的酒杯。
道場的入口處沒有設置任何禁制,任何人皆可踏入。
不過,能夠走到哪個位置,全憑自身的本事。
群雄相望,心神震動。
尊上擺下道場,宴請諸天各界的求道者。
這等盛景,在場之人無不激動。
“我等修行尚淺,可否入席品酒?
”
有一位神橋第四步的中年修士,鬥膽上前數步,向着陳青源鞠躬一拜,大聲求問。
“可。
”
陳青源坐于道場正中央的高台之上,唇瓣張合,吐出一字,響徹虛空萬萬裡,震動人心。
聞此言,衆人激奮,争先恐後。
有人率先踏進了道場,本來打算沿着這條道路深入其中,近距離與陳青源對坐,奈何實力不濟,隻能走到外圍區域的某個蒲團處,緩緩落座。
落座之時,此人的眼前顯現出了一片奇異之景,意識被拉入到了獨特空間,周身的每一處交纏着與自己所走之路的玄奧道紋。
哪怕隻将一縷道紋參悟,也是一種莫大的造化,對自身的修行有着極大影響,甚至可以更改既定的命運,觸碰到更高處的風景。
“天哪!
”
進入道場的這些求道者,本尊意識前往了不同的法則空間,被眼前所見的畫面給震撼到了,直呼神迹。
越來越多的修行者踏進了道場,數量過百,且還在增加。
暫時還沒有人能走到陳青源的面前,僅是在外圍區域掙紮着。
而且,大多數人連桌上的酒水都來不及品嘗,意識便被困住,需要一段時間才可看破虛妄,回歸現實。
“小老兒修道兩萬六千載,大限将至。
因自身氣運不足,多次尋覓機緣而無果,心灰意冷,準備坐化。
”
一個神橋第七步的老頭坐在較為前面的位置,通過了意識空間的道力考核,蘇醒過來,收獲頗豐,強壓着心中的歡喜雀躍,起身行禮:“今日能得尊上指點,撥開前路迷霧,有望更進一步。
感激不盡,無以言表。
”
陳青源瞥了一眼這個老頭,神情淡然,颔首回應。
接着,老頭坐回了原位,開始品嘗着面前的這壺酒水,如獲至寶,慢慢品味。
與諸天各界的豪傑論道,既是為他人指點迷津,也是為自身鋪路。
通過他人展現出來的道法規則,從中獲取感悟。
雖然很多人對所走之路的領悟程度非常淺顯,但可能存在一些新奇之處,能給陳青源帶來别樣的靈感,從而融入己身。
“我的路,從一開始就錯了嗎?
”
過了十餘日,坐于道場外圍之地的某位神橋修士,猛然驚醒,頓起一身冷汗,不知碰到了什麼難題,面如死灰,心生絕望。
“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并不意味着錯誤。
隻要堅守本心,努力向前,定有收獲。
”
陳青源與群雄論道,相當于看到了每個人的道法本源。
碰到一些非比尋常的東西,暗暗一驚,出聲安撫,盡快穩住那人的道心,不可自我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