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宮之内,大擺宴席。
現任宮主名為趙一川,乃是上任宮主顔夕夢的親傳弟子,其天賦極高,從小備受矚目。
趙一川努力修行,沒給其師丢臉。自從他接任宮主之位以後,道一學宮穩步發展,與青宗來往密切,欣欣向榮。
“尊上,請上座。”
坐于主位的趙一川,放下一切事宜,親自招待,言語敬重。
“趙師兄客氣了。”
道一學宮與青宗一樣,都是陳青源的家。回了家,不希望衆人太過生疏。
除了餘塵然與上任宮主顔夕夢以外,其餘人對陳青源幾乎沒有什麼幫助,情感不深,自然不敢随意。
身為當世龍君的傅長歌,綽号老黑。他要是回一趟道一學宮,那場面又不一樣。
即便老黑成了龍君,實力通天,碾壓了學宮的所有人,回來了也得縮着腦袋賠笑,向每一位長輩行禮問好。
年幼時的老黑,那叫一個調皮,長老們對他又愛又恨,該疼則疼,該揍則揍,真就跟自家孩子一樣。
“他準備成婚了。”
陳青源提到了老黑,說出了這件事情。
衆人聽聞,既驚訝又高興。
“啥?這貨要成婚了!”
“居然不通知咱們,太過分了。”
“當年那條小泥鳅甚是頑皮,經常在我床上撒尿。”
“這混賬東西不會忘了咱們吧!”
聊到老黑,在場之人有了一個共同話題,心情不再那麼緊張,談及往事,歡聲笑語。
每每想起過去的那些事,衆長老就感覺時間過得真快。
一晃眼,他們兩鬓斑白,即将入土。
曾經十分鬧騰的小泥鳅,一躍成了龍族之君,當世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一邊感歎,一邊飲酒。
長老們笑罵了老黑幾句,又開始琢磨着該送些什麼禮物。畢竟是自己看着長大的娃娃,必須得重視。
許久,經過一番寒暄與恭維,宴席總算是結束了。
陳青源剛走出待客之殿,便在門外碰到了一個熟人。
這人穿着一襲深藍色廣袖長裙,衣袂繡着牡丹花紋,栩栩如生。腰間緊束着一根貼合長裙顔色的錦帶,其上挂着幾樣精美小巧之物。
面容白皙,五官标緻。
腰帶緊束着柳腰,将她的玲珑妙體完美呈現了出來。
其名宋凝煙。
她的身份極高,乃是趙一川的親傳弟子。
很久以前,宋凝煙與陳青源一同拜入道一學宮,二者結緣。
兩人相識多年,宋家老祖看上了陳青源,還想做媒,撮合兩人。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一轉眼過了這麼多年,令人唏噓。
“尊上!”
見到來人,宋凝煙馬上行禮一拜。
聽聞陳青源歸來的消息,宋凝煙的心裡泛起了幾縷異樣的波紋,糾結許久,還是想過來見上一面。
“好久不見。”
得見故人,陳青源不由得陷入了回憶,較為感慨,真誠一笑。
“今日能與尊上相見,甚是幸運。”
數月前,宋凝煙本打算去往别處走走,增進閱曆,尋覓機緣。遲遲沒下定決心,因而拖到了現在。
還好沒提前離開,否則這次肯定見不到陳青源了。
“咱們是朋友,不必這麼客套。”
依稀記得那個時候的宋凝煙,性格不說潑辣,那也差不多了。比較外向,不會這般拘謹。
宋凝煙朱唇一抿,微笑不語。
這些年,她一直聽着陳青源的傳奇事迹,既有高興,又有落寞。
陳青源站得太高,宋凝煙深知自己哪怕窮盡一生之力,别說緊随其步伐,就連仰望其背影都是一種奢望。
“我還有事,先走了。”
兩人互相看了幾眼,不知說些什麼。陳青源模樣儒雅,眸中映着星海,嘴角有一道淺笑,嗓音低沉。
“嗯。”
宋凝煙抿着朱唇,颔首回應。接着微微躬身,不失禮數。
很久以前,陳青源便當面回絕了宋凝煙的心意。兩人雖然是朋友,但相隔多年,卻不知該聊什麼話題,疏遠了不少。
對此,陳青源隻在心裡歎息一聲,不去多想。
道一學宮,白雁宮。
此地是副院長餘塵然的住所,有山有水,風景美麗。
每當無事之際,餘塵然就會在湖邊釣魚,以此修心,順便打發時間。
“師父,弟子給您敬茶。”
即便這兒沒有外人,陳青源依舊舉止尊敬,斟茶一杯,雙手端到了餘塵然的面前。
“你這......為師很不好意思啊!”
話雖如此,但餘塵然沒有半分緊張,坐在原位不動,笑呵呵的接過了這杯茶。
“您這些年過得還好嗎?沒碰到什麼麻煩吧?”
陳青源坐在餘塵然的對面,關心詢問。
“為師一切安好,不用擔心。”
兩人的中間擺放着一張石桌,餘塵然小口品着陳青源敬的這杯茶,覺得甚是美味,格外甘甜。
“您看起來蒼老了不少。”
陳青源明顯發現了這一點,内心一緊,或多或少有幾分堵塞,不太舒暢。
“别突然間這麼感傷,為師還有很多年壽命,暫時不會坐化。”
餘塵然穿着随意,頭發雪白且稀疏。
“這是幾株延壽寶藥,您收下。”
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陳青源當然不能兩手空空。
“行,你有心了。”
餘塵然毫不客氣,一揮手便将遞到面前的好東西收入囊中。
師徒二人聊了幾個時辰,有說有笑。
翌日,陳青源欲要擺台講道,向趙一川說明了此意,看是否同意。
對此,趙一川欣然答應。
這種好事,豈有拒絕之理。
于是,陳青源準備講道的事情傳到了學宮各處,引發一陣轟動,宮内上下盡皆沸騰,高聲議論,興奮至極。
凡學宮之人,都可聽道。
如此造化,可遇不可求。
别說弟子們興奮難掩,就連長老也異常激動。為了表示對這次聽道的重視,焚香沐浴,好好打扮了一番。
一座巨大的圓台,足可容納道一學宮的所有人。
今日,陳青源穿着一件紫色錦服,坐于圓台的正中央,掃視周圍一圈,開始講述出自己的修煉心得,以及對大道的感悟。
衆人齊聚于此,靜心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