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

第1274章 一番布局

   茅台的度數不低,但對于常喝高度青稞酒的三人來說,還真是小兒科,

   相較之下,大玉的那點酒量就不夠看了,

   酒足飯飽之後,又坐下喝了會茶,趙勤這才讓王家聲開始送人,先将馮世齊幾人送到天勤的招待所,

   目前村裡的遊客,隻要不是周末,平均也就在兩百人左右,村酒店是可以接待的,

   要說鎮上的變化,随着村旅遊業的興起,鎮上多了不少的民居和農家樂,

   每一家都打着,當天上岸海鮮的名頭,生意嘛,因為離村近,也還行。

   鎮上新來的領導比老孫更有幹勁,這段時間還提出了打造文旅小鎮的口号,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鎮街面比以前幹淨多了,

   聽說,現在還研究,要擴大鎮汽車站,多開幾班線路,以後去一些其他市或省城,就不用再從市裡轉車了。

   這些事,沒有和趙勤商量,他倒也樂得清閑。

   “嬸子,松茸和牛肉幹分一點,等下我給我爹、大哥還有阿和家各送一點嘗嘗。”

   “知道了,那個豬腿咋弄?”

   “用繩子,就吊在竈台邊就行,過兩天吃了。”

   ……

   清早,趙勤吃過早餐,就來到了天勤,沒見着大玉,問及二鵬才知道,大玉帶着阿旺他們到鎮上開頭那吃早餐去了。

   “鵬哥,讓人把我辦公室打掃一下,等下我要用。”

   “都是幹淨的,你不管來不來,劉總都讓人天天打掃,不過那桶水放得時間有點長,我等下過去換一桶。”

   他的辦公室從開始劃分,就沒有在意過,包括裡面的裝飾,全是大玉弄的,

   相對來說比大玉的大了近一倍,裡面還有一個暗間可以休息,不過趙勤有些想不明白,自己又不配女秘書,那個暗間有啥用呢。

   二鵬進來換水,問了句要不要幫他泡茶,

   “鵬哥,你忙你的就行,我自己來。”

   移到沙發的位置,他燒水泡茶,水還未開,大玉便帶着阿旺三人走了進來,客氣一番落坐後,

   格桑跟阿旺知道接下來要談正事,便自覺的掏出紙筆。

   趙勤看向馮世齊問道,“州長,請問貴州可耕種面積大概有多少?”

   “130萬畝左右。”

   “怎麼這麼少?”這話是大玉問的,他查了甘孜的地圖,面積是不小的,近十五萬平方公裡,是本市去海陸地面積的近30倍,

   本市多山,但可耕面積也有70多萬畝,這麼一算,甘孜的可耕種面積确實夠少。

   “我們那海拔太高,多處開發出耕地也不現實,還好有畜牧業頂着,但相較其他内陸城市,發展确實滞後了些。”

   馮世齊很實在,說得也很樸實,并沒有一味的吹噓家鄉的好。

   “目前主要種植什麼?”趙勤将泡好的茶,遞到每人的面前,這才問道。

   “青稞、玉米還有一部分馬鈴薯,趙總去過我們那,應該了解,我們那蓄水困難,所以主種植的農作物多以能抗旱的為主。”

   “今年的春耕開始了嗎?”

   阿旺搶先道,“受限于天氣的原因,我們的春耕更遲些,三月中下旬到四月初吧,現在地還在曬着呢。”

   趙勤暗松一口氣,這才是他最為關注的地方,如果春耕已經開始,他不可能讓百姓把種下的苗全拔了,那才是造孽。

   “阿勤,你想咋弄就直說,我們也想着能達成合作,不然州長也不會親自跑這一趟。”

   馮世齊向阿旺投去一個滿意的目光,這就是有熟人的好處,大家可以省去相互試探,直奔核心。

   趙勤灑脫一笑,“行,那我就直說了,州長,據我了解,貴州的氣候土壤條件,是可以種大蒜的吧?”

   馮世齊将目光看向一直不語的格桑,後者點頭,“可以種,大蒜喜冷耐寒性強,懼高溫,我們有不少地方有成功的種植案例,

   但若是大面積種植還是存在問題,那就是水,大蒜種植對濕度有很大的要求。”

   “如果我想與貴州簽定包收協議,那麼你們能有多大的産量?”

   格桑看了眼馮世齊,後者微微點頭,示意他說就行,“3萬畝,預計能産大蒜…2.5萬噸左右。”

   大玉知道趙勤的目的,但聽到幾萬噸的大蒜,還是不禁皺起了眉,乖乖,要這麼多的大蒜幹啥啊,

   萬一阿勤預估失誤,那損失的可不止是一點點,

   就在他想着勸勸趙勤時,卻聽對方搖頭堅定的道,“面積太小,我至少需要20萬畝土地,你們可以做到嗎?”

   馮世齊眉頭皺了起來,格桑一邊沉思一邊緩緩的搖頭,

   趙勤将兩人的表情盡收眼底,自然明白對方不會輕易的表态,岔開話題,

   “就拿青稞舉例,一畝能産500斤左右,現在的價格應該不高于1.5元,等于一畝的創收是750元,

   玉米的話,産量更高些,一畝按1100斤來算,當下價格也就六七毛錢,一畝的創收差不多也就800塊最多,

   但若是種大蒜的話,我給的收購價…”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馮世齊和格桑目光耿耿的看着他,呼吸都變得稍急促了些,

   趙勤又看了眼大玉,後者翻了個眼皮,看毛啊,自己也等着,快點說吧。

   “我可以給貴州的保底收購價是1.5元一斤,我們按畝産1500斤來算,那就是2250元的創收,收益是種玉米和青稞近兩倍。”

   格桑很精明,自然不好忽悠,“趙總,您隻算了創收,如果我們冒然的改變大面積種植作物的品種,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

   “這個我知道,但您是負責農業的,也應該清楚,大蒜的創收不僅是蒜頭,還有蒜苔,

   一畝地能産至少200斤以上的蒜苔,價格平均在兩塊多一斤,等于說一畝的創收又增加了至少500元,

   種植合理的情況下,單畝創收就算達到3500元,也不是不可能。”

   馮世齊大為意動,但他并不專業,目光再度投向格桑,後者想了想,“能給我們一點時間協商嗎?”

   “當然可以。” 趙勤起身,示意大玉和自己一起離開。

   剛出辦公室,大玉就迫不及待的勸道,“大哥,咱穩妥點成不,20萬畝的大蒜,天啊,按你算的産值,那可就是一兩億斤的大蒜啊,

   你知道是多大一堆嗎,能把天勤給淹了。”

   “滿倉啊,要淡定。”

   “淡定個錘子。”

   “你要這麼算,總共也才兩三個億的資金,你說,這點錢對我來說算什麼,算錢嗎?”

   大玉好險一口氣沒喘勻,直接暈倒,“二孩,你大爺。”

   “卧槽,你叫我什麼?”

   “哼,我問了趙叔,說你的小名就叫二孩,哈哈,二孩,啧啧。”

   “商量一下,從今天開始我不叫你滿倉了…”

   “沒門。”

   ……

   ps:現實中,08年大蒜供大于求,所以價格極低,但咱這是小說哈,圖一樂就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