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想從皇帝手中撈錢
“确定,他們都是按照這個路線去的,不會有錯。
”
昌子墨騎着馬走到了魏棕面前回應。
如果路線錯了,肯定會有人前來告知,可到現在都沒有,那就說明路線是對的。
他們的隊伍一共三百人,其餘的人都還在另一條路上,由皇上派下來的将軍親自帶隊前往佘山。
這次的動靜很大,朝廷上很多官員都知曉皇上派了大批人馬出去,隻是不曉得到底是幹什麼事情的。
皇上不說,他們也不好開口問。
“那就繼續趕路吧,一定要在佘山上的人撤離之前,全部給抓住,一個都不能放過。
”
魏棕盯着前方的路線惡狠狠地說着。
他們就是從四面八方趕去,要将佘山給層層包圍,讓那些人逃無可逃,隻能束手就擒。
通過佘山和永清鎮趙家以及永清鎮的縣太爺,他們已經知曉到底是什麼事情了。
除了趙家和縣太爺想要謀反以外,剩下的就是佘山上的那批人,那些是别國專門來此山挖采礦石,鑄造造反使用的兵器的。
此事皇上知曉以後,大發雷霆命魏棕抓到趙家家主以及永清鎮的縣太爺以後,全部送往皇城,皇上要親眼瞧瞧到底是何人如
此的心大。
這等株連九族的事情也敢做。
魏棕帶領一行人朝佘山趕去。
……
——京城
皇城宮内:
天谕書房
皇帝愁的按壓額頭,耳朵聽着下面各個大臣自我吹噓,誇獎着自己的功勞,話裡話外想要獎賞。
他輕“啧”一聲,一點小事,小功的也要在這兒煩他。
他不悅地出聲道:“還有其他的事情嘛?
”
都不知道他養這些人都是幹什麼的?
一個個,比誰都廢物,卻比誰都貪心。
沒有本事還想要更多,看來新一屆的考試要提前一些了,他都要快被這些老家夥煩死了。
等新狀元出現以後,他就要把這些沒用的老東西們全部給扯掉送回老家。
就知道拿着皇家的俸祿,天天混日子。
天谕書房候着的六位大臣相視一眼,這怎麼跟他們所想的不一樣呢?
陛下怎麼沒有給他們獎賞!
不知是誰先使了個眼色,拱手作揖對着皇帝道:“陛下,臣剛才所說,臣今日幫工部,禮部完成了他們上月的問題,不知陛下,能否将給工部和禮部的那份賞錢給臣呢?
”
說來說去還是要錢。
至于工部,禮部到底有沒有被他完成問題,這有待考
察,畢竟無人知曉。
皇帝頭疼,這群老東西是越來越不會察言觀色了。
或者說,他們明知,卻裝作不知。
“趙愛卿,如果你閑的話,不如多去工部和禮部走走,同僚之間相互幫幫忙這不是應該的嘛,談錢可就傷感情了,我想趙愛卿應該不是那樣見錢眼開的人吧?
”
皇帝擡起頭望向站在下面的趙大人回着。
趙大人一頓,這話說的讓他該如何接話?
說是吧,這錢就要不到了。
說不是吧,這錢更要不到了。
說來說去,這錢就是不想給。
他幹笑兩聲,隻能接話道:“陛下英明,臣怎麼能是那種人呢,臣一定會多與同僚相互幫忙的,多謝陛下提點。
”
虧了,真是虧大發了。
這錢沒有要到,還被忽悠去幫忙做事。
其他人也不敢在開口說要錢的事情了,因為陛下已經開口說不會給錢,難不成他們還要挑戰陛下的耐心?
他們可不蠢,隻是有些不甘心罷了。
這段時間因天氣過于炎熱,這冰的價格越來越貴,他們這些有頭有臉的人都是用冰習慣了的,如今冰價一漲,他們雖然有錢,可用去一大半花費在了冰上,他們内心肯定是千個
不願的。
所以就想着,能不能從陛下這兒撈一些回去。
說白了,就是把皇帝當成傻子,沒錢了就來要。
可能要到的卻不多,但有時候還是能要到的。
皇帝怎麼會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他一開始給,那是看在他們都是老臣的份上,現在見他們如此的得寸進尺,就想着給他們錢,那他不如将這錢給窮苦的百姓們了。
這錢沒有要到,那他們就來問問陛下,之前派那麼多人出去是幹什麼的。
這話還沒有開始問,皇帝便下了逐客令。
皇帝用膝蓋都能想到這些沒事幹的人要問什麼。
他直接揮手道:“朕累了要休息了,你們都退下吧。
”
幾位剛要開口的老臣硬生生的被憋住,隻能讪讪的離去。
這些人一走,站在皇帝身邊的公公便給他沏茶,“陛下莫要與他們一般見識,喝點茶潤潤嗓子。
”
“這些個不要臉的老東西,但凡本朝有新人,朕也不會繼續留着他們浪費國銀。
”皇帝氣的歎了口氣。
“陛下息怒,喝點茶降降火。
”
公公将沏好的茶端起來放在皇帝的面前。
“楊躍啊,從朕的私庫取一些銀錢出來,換成糧食分發給那些乞丐
和吃不上的百姓們,以塵兒的名義去做。
”
皇帝對着身邊的公公說道。
楊躍公公立即拱手作揖道:“是,陛下。
”
……
出了天谕書房的幾位老大臣,各個臉色難看,闆着臉離開附近以後,這才出聲不滿道:“陛下怎麼越來越摳了?
”
“我看不是摳,是舍不得給我們這些老家夥,怕是嫌棄我們不中用了。
”
其中一位莫名的真相了。
“陛下怎麼能這樣,在怎麼說,我們年輕的時候都為陛下,為國做過很多事情,不能因為我們老了不中用了,就連一點錢都舍不得給了吧?
”
幾位老大臣站在一起指責着皇帝,就覺得皇帝現在有些卸磨殺驢了。
“哼,陛下如果這樣,老臣日後還真的不知曉該如何為陛下,為國效忠了呢。
”
這話忽然從其中一位老大臣口中傳出。
這話一出,瞬間身邊的幾位都不開口了,全部将視線移向出言不遜的老大臣身上。
還真的是越來越糊塗,這樣的話也敢說。
尤其是在皇宮中說這樣的話,也不怕閃了舌頭。
那人說完以後,見其他幾位老大臣都看向自己,這才意識到自己說了錯話,連忙閉嘴不敢在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