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81:開局迎娶貌美村花

第六百五十一章 相信我,這一天不會太遠

   陳飛微笑着,目視遠方,“要緻富先修路,所以我把西嶺到溫泉的路先修起來,以後有山貨,村民們随時可以拉出去賣!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他們掌握了更多知識,才能創造更多财富,所以我建造了希望小學!

   陳飛侃侃而談,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錘,震驚得朱大明瞠目結舌。

   這麼高大上的話,是一個農民能說出來的?

   你說他誇誇其談吧,偏偏又合情合理,覺得就是這麼回事。

   挑不出任何毛病。

   “那養老院呢?

   朱大明下意識的問道。

   陳飛笑了笑,“農村苦啊,很多老人一輩子吃糠咽菜,沒過過幾天好日子,我現在勉強算富裕了,所以就想為家鄉做點事情,讓孩子有學上,讓老人有所養,讓青壯年有工作,這不是很正常嗎?

   “好,說的好!

   朱大明情不自禁的大聲說好,“要緻富先修路,孩子是祖國的希望,說的太好了!
小路,記下來,趕快記下來,回去讓宣傳部制作成通告,大力宣揚!
這就是模範!
模範啊!

   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地都在大力發展經濟,并且樹立了不少典型。

   但是說來說去都是老一套,沒有什麼心意。

   而且發家緻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正擺脫貧困的幾乎沒多少。

   像西嶺村這樣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了。

   别說全縣,全市乃至全省都沒有幾個。

   朱大明能不心動嗎?

   此刻陳飛說的,不說完全擺脫了俗套,但也是與衆不同,從一個發家緻富後的青年的角度出發,着眼未來,并且主動回饋社會,這是怎樣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此時此刻,朱大明已經在心裡盤算着,怎樣把陳飛樹立成全縣甚至是全市的勞動模範了。

   而這恰好是陳飛想要的結果,與旁邊假裝沉默的栗冬相視一笑,陳飛再次開口,“縣長,你可以宣傳,不過這才剛開始而已,我的目的可不止于此!

   朱大明瞪大眼睛,“怎麼?
你還想做什麼?

   陳飛微微一笑,指着村裡參差不齊的房屋,說道:“你看我們村,雖然說大部分鄉親們都跟着我掙了錢,但也僅僅是剛剛擺脫貧困而已,離真正的發家緻富還差的遠,所以我打算打造一個西嶺新村,讓村民們真正過上好日子。

   朱大明被他說的心癢癢,“你快說說,到底怎麼做?

   陳飛微笑着,語出驚人。

   “打造全國第一村,讓西嶺名揚天下!

   “咳咳……”

   朱大明一下被嗆住了,咳嗉了好幾聲,這才豎起大拇指,“你志向遠大,佩服佩服!

   陳飛側臉望着他,笑問:“你是不是覺得我好高骛遠?

   朱大明幹笑着說,“沒有,我怎麼會那麼想你呢!
我是真心佩服你。

   “你且看吧,這一天不會太遠的。

   陳飛沒有過多争論,事實勝于雄辯,說再多空話,也不如用事實說話。

   此時栗冬及時開口,“朱縣長,我覺得鄉政府可以及時展開追蹤報道,樹立一個類似于雷鋒的光輝形象,你說呢?

   “我也有這個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達到。

   朱大明遲疑着說。

   “你應該明白,要樹立一個超級形象,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少一點就達不到預期效果。

   栗冬點頭微笑,“我明白,不過我覺得,眼下剛剛改革開放,國家正在大力支持百姓發家緻富,而陳飛所作所為,完全符合國家的政策走向,這是天時;

   西嶺是陳飛的家鄉,他紮根西嶺,帶動溫泉乃至全縣人民共同富裕,這是地利;在他自己富裕以後,回報社會,必将得到老百姓的熱烈擁戴,這是人和。

   而且他所做的事非常具有正面意義,隻要宣傳到位,天時地利人和,陳飛成為全國的标杆性人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說不定到時候就會有類似于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的新口号出來,譬如……緻富學西嶺!

   一番話說的朱大明熱血沸騰,連聲說好,并且回頭朝随行人員說道:“記住沒有,就用這個标題,大力宣傳!
還有,要緻富先修路這些話也都要用醒目标題!

   朱大明回去以後,立刻敦促縣委宣傳部大力宣傳陳飛的光輝事迹。

   諸如緻富學西嶺,要緻富先修路,一位來自農村青年的野望的标題橫空出世。

   随後縣委專門召開研讨會,認為栗冬在溫泉領導有方,建議提升為副縣長,主抓經濟,隻待市委組織部批準,就可以正式上任。

   消息傳到牡丹城,市委市政府極為重視。

   在副市長方震的大力推崇下,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委團委等多部門成立聯合考察團,親自到溫泉做調研,随行的還有牡丹城主要媒體。

   這其中,就有市廣播電台。

   具體薔薇在裡面使了多大勁,隻有她自己知道。

   雖然她人不在廣播電台了,但是她老爸在啊!

   老季同志非常重視,專門派了精兵強将随行采訪。

   而方震方副市長如此賣力,自然少不了王梓鑰的功勞。

   考察團到了西嶺,全都被震驚了。

   這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農村?

   假的吧?

   這才改革開放不到半年,一個小小的小山村就發生這樣大的變化?

   說是翻天覆地都不為過!

   沒有任何懸念,栗冬的提拔順利通過。

   同時考察團上報市委,經研究後決定,對西嶺村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報道,并且進行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多方位全面報道。

   一時間,陳飛成為全市家喻戶曉的人物。

   西嶺村的變化太大了,幾乎每隔幾天就大變樣。

   記者們當然不可能住在西嶺,每隔一段時間再來,就會發現與上次不太一樣了。

   西嶺新村在快速建造中,第一步當然是規劃出一條條街道。

   大街小巷,或直或彎,各有各的特點。

   第一排街道與陳飛路平行,陳飛把這裡規劃成商業街,因此在門面房與陳飛路之間,有十幾米的人行道,方便将來做生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