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9章:利益抉擇
商行聿說罷,哈哈大笑兩聲走了。
衆位習慣于委親于妻、寄孝于仆的官員們:“……”
怎麼好像自己也被罵了?
以前他們不覺得,現在商行聿這麼一說,似乎的确哪哪都不太對勁。
不管了,一會回到府中必須先去父母院中坐坐。
衆人散去。
祁書羨望着商行聿的背影狠狠攥緊拳頭。
商行聿回到公主府,第一時間向盛知婉轉述了崇晟帝的态度,他如今就是公主在朝中的耳朵和眼睛。
盛知婉聽後,并不覺得意外:“以陛下多疑的性子想來也不會輕易相信,不過隻要前頭的洪澇水患成真,這第二件,便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盛知婉之所以将這兩件事放在一起,一是為了提前将南方将有洪澇的消息放出;二則是為了扳倒太子做準備。
這也是她之前答應過方鴻志的,會給他一個審判太子的機會。
原本除了七月流螢的示警奇觀,另外一人她是準備重新選個信得過的人進行造勢,以待後用。
但沒想到,商行聿居然認識八方神算子。
這位八方神算子的大名,前世她也聽到過一些,但似乎隻是昙花一現,後來便再無人提及。
沒想到,他竟是商行聿的半個武師傅。
如今他願意出面,有之前積累的名氣在,自然更為可信。
就是……
盛知婉到底有些擔心他老人家的安危,哪怕已經從商行聿口中得知對方武功不弱,但不弱歸不弱,畢竟年紀擺在那……
商行聿六歲見到八方,那時對方已有五十多,如此算下來,現在也差不多是快七十的杖國之年。
她還沒見過哪個快七十的人,能獨自在外闖蕩,更何況還要躲過官兵捉拿?
但對方行蹤神秘,性格古怪,商行聿想見對方也要看對方心情,盛知婉擔心也沒辦法。
“放心吧,老頭子看着還跟我第一次見時差不多,有時我都懷疑他是不是修了什麼邪術,這麼多年也沒變樣。”商行聿嘀咕一聲。
“胡說八道,哪有這樣說自己師傅的?”盛知婉瞪了他一眼。
商行聿立即乖乖不說話了。
祁書羨在山上一連找了數日,徹夜不眠,卻依舊沒能找到八方的下落,他整個人就像是憑空出現一般,又憑空消失了。
而這幾日,關于京城警言之事早已傳至各地。
“水厄南鄉,惡子天誅!”
“南雲翻墨浪,洪澇禍蒼生;無道違天意,驚雷懲惡行!”
八字、一詩!
越是壓制,越是瘋傳。
尤其是詩中所謂的惡子和無道之人,百姓們雖表面不說,心底卻是早有想法,除了上位者,還有誰能引起天意懲治?
崇晟帝這個帝王首當其沖。
“混賬!廢物!”崇晟帝氣得大怒:“他祁書羨怎麼當差的?一個野和尚都找不到,朕看他這明威将軍不如早早革職回家算了。”
崇晟帝失望之餘,隻得又加派金吾衛也去尋找。
與此同時,盛知婉也并未閑着。
她派去臨州的人先是以數種方式将警言之事散播出去。
前世臨州洪災毫無預警,如今有了提前出世的警言,希望能引起官府重視。都是晟國百姓,雖是天災,她也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内救上一救。
在她的人蓄意散播之下,臨州百姓很快也知道有關洪災的預言。
一開始,百姓們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身為晟國的魚米之鄉,他們臨州向來最為富足豐饒,風調雨順,少有天災,這所謂的警言,應是無稽之談才對!
直到某一夜,驚雷突然大作。
暴雨連下幾日未停,納河水位暴漲,臨州所有百姓忍不住想到從京城傳來的荒唐警言!
難道這警言中所說的南鄉,真的是他們這裡?
今年天氣的确反常,以往雖也有雨季,但不曾這麼密集過。
臨州百姓越想越坐不住,不少人自發跑去納河關注水位,直到納河水位距離堤壩還有不足一尺,百姓們終于坐不住了。
有人開始往高處運糧,也有人拖家帶口,冒着大雨投奔别處……
與此同時,臨州知州石茂庚卻是收到一封來自京城的密信。
陛下因流言大怒,如今流言傳至臨州,百姓們卻被流言所惑,相信了這些無稽之言。
若此事傳入陛下耳中,他這個臨州知府豈不是要跟着受挂落?
想到此,石茂庚當即下令讓人穩定民心。
但民心豈是幾句話能穩定的。
大雨不停,納河水位便像是橫指在百姓脖頸上的一柄利刃!石茂庚越是派人阻止,百姓們越是躁動。
最終石茂庚一咬牙,竟下令殺雞儆猴、震懾刁*民!
他下令将想要避難的百姓在衆目睽睽下抓入大牢,又嚴刑拷打,最終有人承受不住,承認自己是受了妖言蠱惑……
消息傳回公主府,盛知婉始料未及。
她不是神,不可能預料到所有人的反應。
而此時,距離洪澇爆發不足十日,好在盛知婉還提前運送了許多防洪土石和木材到臨州各處盛世堂。
既然已不可避免,盛知婉自然要将此事中的利潤最大化。
她記得前世臨州大堤垮塌之際,正是八月,恰逢臨州鄉試。一朝堤壩垮塌,四百多正參加鄉試的舉子盡數被洪水吞沒。
而這些舉子之死,直接導緻南地文化斷層,南地士族動蕩。
雖然盛知婉不覺得人命分貴賤,但在如今的晟國秩序之下,奴仆生來沒主子金貴;普通百姓比不上士族之子;官員又比不上天潢貴胄。
作為皇室之人,盛知婉天生享有着這種特權,如今也不得不在這種秩序中做出抉擇。
她已提前安排了人務必關注這四百多士族舉子。
保下這些舉子,士族之力才會被調動,臨州才能保下更多人。
而利用這四百多士族舉子的恩情獲得整個南地士族文人的支持,對盛知婉又是最大的利益。
除此之外,堤壩垮塌雖是天災導緻,上一世,卻是工部将這個罪責給擔了下來!尤其是曾督建臨州堤壩的工部尚書崔嵇文。
在四百多士子慘死後,被推出承擔南地士族怒火,最終崔家三族男丁被斬首,女子盡數貶為官奴。
盛知婉這些日,一直在想如何保下崔嵇文,同時讓對方為自己所用,現在,倒是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