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發現去江都府送貨的船隻
兩人說話的時候,宋硯的目光幾乎沒離開過下面的河面。
所以一有動靜,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情況。
見有船來,宋硯忙扭頭朝着大家提醒,“快把火滅了。
”
幾人剛點着火正準備弄點吃的,聽見宋硯說滅火,便七手八腳地将火給踩滅了。
“硯哥,怎麼了?
”
宋硯用手指比了個噓的動作,聲音低沉,“大家先躲起來,有船來了。
”
一聽有船,衆人忙慌俯身趴了下來,隻露出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身下的水面。
等了好一會,正當大家疑心是不是宋硯看錯了之時,下面的河面上忽然就多出了一艘船。
緊接着,陸陸續續又過了好幾艘。
大家屏住呼吸,雖然離得夠遠,但依舊不敢開口說話。
待船離開後,這才松了一口氣,忙追問道:“是不是亂兵又朝江都府打來了?
”
宋硯搖了搖頭,“不是亂兵,你們剛才可有仔細看到船上裝的什麼東西?
那些人穿得什麼衣服?
”
見他這麼提醒,大家紛紛開始回憶起來。
方才那些船上拉的都是糧食還有一些說不清楚的貨物。
那些人看起來和普通的平民也沒什麼區别,雖然船頭站着也有腰間帶刀的,但身上穿的也不是亂兵的衣服,倒像是壓貨的把頭。
“難不成那些人是從南方去江都府送貨的?
”
“江都府不是正打仗嗎?
那些人怎麼敢過去的?
這不是狼入虎口送肉嗎?
”
江都府被屠城的事,宋硯隻和江清月一個人說過。
大家躲在深山裡兩耳不聞天下事,不知道也是正常。
宋硯想了一瞬,便決定把真相告訴衆人。
畢竟遲早也是要帶大家進城打探情報、置換東西的,提前有個心理準備也好。
“江都府如今已經被亂兵占領,而且,他們還屠了城。
”
衆人一聽,臉色當即白了下來。
“當真?
江都府這麼快就被占了?
”
宋硯一臉凝重地點了點頭,“沒錯,我也是上次在老林子給那些亂兵帶路的時候聽他們說的,怕山裡的老人孩子害怕才沒說出來。
”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所措起來。
曾經的江都府是那麼的繁華,一直是衆人羨慕的所在。
平生去過一次就已是激動不已,更何況能住在城内,這可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如今卻告訴他們,曾經過着那樣生活的人都已經死在了亂兵的刀下?
“江都府是縱貫南北的要道,一旦打仗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可他們占就占了,為什麼還要屠城?
”
見大家都想不通,宋硯便提醒道:“正因為江都府是要害之地,所以亂兵搶占之後才會大肆掠殺來恐吓對手,把人當做戰利祭品。
”
“這群人進城後便燒殺掠奪無惡不作,城内财物皆被他們所占,這還不算,就連路過的流民也和未逃走的老百姓也成了他們工事的奴隸。
”
說到這,宋硯便止住了,似乎也有些不忍再分析下去。
早在出發逃荒前,他曾秘密給江都府城内傳信,托人在城中散播亂兵即将攻城的消息。
但自打那以後他們就忙着進山,并沒有機會得到什麼消息。
而之前那些亂兵好大喜功,嘴裡的話并不可信。
所以眼下一切隻能靠猜測了。
宋硯的話說完,大家紛紛低頭沉思消化了好一會。
這才從戰争的殘暴和血腥中緩過神來,“硯哥,既然眼下江都府被賊兵占了,那這些人送貨是?
”
宋硯也回過神來,“馬上即将入冬了,如果我猜得沒錯,眼下江都府城内糧食短缺,也缺少過冬用的衣物,畢竟這麼多士兵要吃飯穿衣生活,光靠城内掠來的早該耗光了,而亂兵如今四處混戰,糧草短缺也是有的。
”
“方才那些人既然不是亂兵的糧草部隊,那就勢必是從南方過來販賣糧食布匹的商人。
”
衆人想明白了過來,“是了,城裡的人死得死,逃得逃,既然占了城,接下來總要想辦法過生活吧!
”
“既然南方人能去做生意,就說明他們現在策略變了,那咱們能去賣東西嗎?
”
“那幫子禽獸,咱就算是有用不到的,也不稀罕給他們換!
”
宋硯緩緩點了點頭,又慢慢搖了搖頭,
“那些人固然可惡,可咱們若想平安過冬,也需置換些東西才行。
”
“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一下,以後咱們經常往這邊來觀察看下情況,若是南方的商人往來正常,咱們再過去摸摸底換些東西。
”
衆人紛紛點頭答應,“沒問題,這一路上過來大家看到了不少的好東西,以後咱們打獵挖參都省不掉要往這邊來。
”
提到這裡的好東西,大家如數家珍地把一路上的寶貝都給報了出來。
不提那些山貨,就說這溶洞外面的兩河結界處,可就藏着不少魚蝦,這些可是山裡一直缺的。
隻不過,這次出來隻是打探消息和挖參,并不曾帶什麼漁網,隻能等下次過來的時候再說。
勘察完情況,衆人便重新下了山。
在溶洞過了一夜後,第二天一早便原路返回去挖參。
野山參又叫林下參,多生長在深山密林之中。
可并不是什麼樣的山都能長人參。
據宋硯之前的觀察,野山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幾近嚴苛。
雖然喜水但又怕水,不可太幹也不可太潮,所以常常長在山溪附近但又保留了一定的距離。
同時喜陰涼忌強光,但生長又離不開陽光。
所以一般會在樹葉稀疏有零星陽光透照下來的地方。
野山參的生長環境
宋硯依照之前采參的經驗,一路帶着大家尋找同時具備這幾個條件的地方。
果然在回去的路上發現了幾支品相尚可的野山參。
不同上次特殊情況下的倉促拔參,這一次,大家已事先準備充分,聽取老人家的建議帶了紅線和紅布。
采參的時候也謹慎地用手慢慢扒,絲毫不敢去破壞人參的須根。
挖出來的人參也都小心翼翼地用柔軟的紅布包好。
九月份的深山,野山參的種子都已經成熟,但尚未脫落幹淨。
雖然他們不是專業的采參人,但是也明白不能将山參籽帶下山的道理。
所以采過之後便把人參的籽全部留在了這片适合人參生長的地方。
采過人參後,天色尚早,有人提議是否繼續留下來打些獵物帶回去。
宋硯擔心家裡人的惦記,想也沒想便拒絕了,“還是先回去吧,别讓大家夥等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