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434章 漁行的競争
底下的女人們,又開始唱歌,
淼淼喝了一口可樂,打了個嗝後,居然學着大人那樣歎了口氣,“小叔,我娘唱歌,跟罵我的聲音差不多。”
趙勤拍着面前的桌子哈哈大笑,“等會你當着你娘面說。”
“她會打我。”淼淼又喝了一口飲料,面上浮現一絲委屈,“我要帶着弟弟一起,阿娘不讓,我弟弟沒人要,被丢在家了。”
“你阿婆不是在家裡嘛。”
“我娘說,我阿婆一斤肉能做十個菜,摳得死,你說,她會不會不給我弟弟奶喝?”
“不會,你就放心吧。”
沒一會,大家唱累了,淼淼才願意下中艙。
遊艇的設施雖說很齊全,但要解決十幾個人的飯食,還是有些勉強,老道跟孩子們吃的是面條,其他人直接就吃帶的熟食,
陳東的兒女,年齡都跟阿遠差不多,但似乎是一直養在農村,所以這會有些放不開,
趙勤覺得這樣不行,便和大舅哥建議了一下,“東哥,咱不能為了事業,把孩子給忽視了。”
“嗯,兩個加一起,還不如淼淼活潑,這次回去,我就帶在身邊,反正現在散貨不收,也不零賣,我也輕松不少。”
晚上七點左右,船停靠在了港城的一處碼頭,
趙世明和趙世慶兩姐弟來接的船,趙勤第一個下船迎上去,“明姐,慶哥,又麻煩你們了。”
“不麻煩,阿柯已經到了,車子準備好,先送你們回酒店休息?”
趙勤再次道謝,又走到一邊的陳勳和錢必軍面前,“下午到的?”
“下午到的,先去了一趟部隊那,拿了些東西。”
他打招呼的過程,衆人也都下了船,趙世慶則在和碼頭對接,遊艇停放以及保養事宜,這是私人碼頭,遊艇停這要交費的。
淼淼下船後,很自然的走到了趙勤面前,看了眼趙世明,突然說道,“這個姐姐好漂亮啊。”
“哇,小妹妹,你好可愛,好會說話哦。”聽到姐姐這個稱呼,趙世明都笑得雙眼眯成了一條縫。
“這是我侄女淼淼,四歲半了。”
趙世明打開包翻騰了一下,最後從手腕上将一隻玉镯子褪下來,“現在戴有點大,不過小姑娘長得快,呐,姐姐給你的見面禮。”
淼淼看向趙勤,見小叔點頭,她這才笑着收下,“謝謝姐姐。”
一路無話,來到酒店,利用辦入住的間隙,趙勤将淼淼拉到一邊,“下船時,誰教你那麼說的?”
“師叔教的,她說會得到禮物,師叔真厲害,看,真有禮物。”小姑娘從自己背的小包裡,又将那個镯子拿出來,“小叔,這個有啥用?”
“這是翡翠的,等長大你就知道有啥用了,等下給你阿娘讓她幫你收着,不然摔碎就沒用了。”
淼淼輕哦一聲,“哥哥說,壓歲錢給阿娘以後就要不回來了。”
“這個不會。”
淼淼聰明不假,但畢竟隻有四歲,不可能那麼世故的,所以在聽到她和趙世明的對話,趙勤就知道肯定有人教,
知道是盧安後,也就不意外了。
安頓好之後,趙勤第一時間打了電話給鐵巨平,“鐵叔,我到港城了,住在XX酒店。”
“好,那明天抽空在會展中心見一面,那邊的人員邀請的怎麼樣?”
“一部分是趙家幫忙請的,就是做船舶運輸的趙家,還有一部分則是餘家幫着請的,應該會有不少。”
“嗯,東南亞這邊,明天也會有不少富商會過來,你先休息,明天見面聊。”
挂了電話,趙勤讓陳雪先休息,他直接找到了餘伐柯的房間,推門進去時,發現趙世慶和另一個餘氏在港城的負責人也在。
“我等一下過來?”
“就在等你,進來吧,正聊着港城這邊漁業公司的事。”
趙勤坐下,趙世慶親自幫他泡了一杯茶,“因為我們答應本地漁行,不染指本地漁業的生意,不占據本地捕撈份額,所以貨源全部靠進口,
我們主打的是魚類三個品種,金槍、鳕魚、三文魚,蟹類兩種,帝王蟹和松葉蟹,
上半年我們銷售額是7700萬,刨除經營成本,利潤大概在920萬左右。”
“半年?”趙勤眉頭微皺,這數據也太少了,“目前如我們這樣,純做進口漁類的商家有多少,也就是我們的競争對手?”
“隻做進口漁業的,除了我們還有三家,其中港城本地兩家,實力一般,澳門那家聽說有賭王的入股,一直做得挺大,
再就是一部分漁業商家,不僅做本港漁貨,也會附帶一部分進口品種。”
趙世慶準備很充分,說着,還掏出一張報表遞給趙勤,
他知道,上半年自己的運作不算好,雖說賺錢了,但數據離亮眼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他原本就是一個一心向武的豪門大少爺,并沒有太多的經營經驗,就現在的這點成績,還依賴于家裡的人脈才達成的。
“阿勤,柯子,我承認我不是經營這塊料,要不我們商量一下,換…”
趙勤擺手打斷了趙世慶的話,“慶哥,沒人就是做生意的料,我們都年輕,又不是等不起,也不是學不會。”
他不同意換人的根本原因,是一時之間找不到比趙世慶更合适的,
萬一換個黃皮黑心的,把自己的資源賣給競争對手,那這個公司也可以宣布關張了,在港城這塊地,做生意玩的手段,可比内地更直接,也更髒。
“阿柯,你呢?”
餘伐柯揉了揉眉心,“你跟慶哥拿主意吧,我這段時間事太多,這一塊實在沒有太多精力顧及。”
“好,那就按我說得來,我的方法很簡單,接下來半年可以不賺錢,甚至可以虧本,我的目的就一個,搶占份額。”
趙勤也不想玩過于高深的營銷,且他始終堅信,價格才是營銷中最直接的利器,
刨除這個,再去做那些花裡胡哨的營銷方案,隻可能兩點,一是決策者不願意讓利,其二老闆沒實力,
這兩點,對于三個股東來說,都不缺。
“那降多少?”
“金槍魚現在什麼行情?”
趙世慶雖不太會經營,但到底還是用心了,不加思索的回複,“看具體的品種和部位,比如說藍鳍适中的中腩,目前普遍賣價是一兩98元。”
趙勤默算了一下,港城還是采用舊時斤兩制,也就是一兩是37.5克,十六兩為一斤,
這麼一算,一斤的價格是1500多一斤,
而現在源頭地的收購價平均為25美刀一磅,換算等于200多點一斤,那邊加的利潤空間也不小,但到岸後的經銷商保留了最大頭的利潤,
這也是,這邊很多漁行都要做外品的原因,甚至連賭王都會摻股。
“金槍魚的價格給我打到36元一兩。”
趙世慶瞪大眼,“阿勤,這個價我們會虧本,而且我們真這麼賣,整個港城的漁檔,将視我們為公敵。”
“遲早都得撕破臉,晚撕不如早撕。”
“可是,我們這樣做,很容易被起訴惡意競争的。”
“我們先造勢,通過媒體揭露整條産業鍊,從源地到消費者之間的價格階梯,先發制人,明着告訴消費者,我們的定價還有利潤,
之所以能賣這麼低,是因為他們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