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沒生意怎麼辦
聽了她的問題,陳茹梅也好奇地看着方運。
方運失笑,“不緊張。”
這個答案在陳昭昭的預料之中,親戚帶給方運的傷害太大,他對親戚并不看重。
正如陳昭昭所想,方運确實不看重什麼親戚。
要不是母親的托付,他根本懶得來認親。
當然,他會來,也是在外祖家人不錯的情況下。
如果他們不好,哪怕有母親的托付,他也不會來。
“說起來,我要謝謝你先幫我打探了情況,還解決了麻煩。”方運誠摯道。
“應該的。”陳昭昭從後視鏡看了他跟陳茹梅一眼笑說。
“麻煩你了昭昭。”陳茹梅也說。
她知道陳昭昭會做那麼多,都是因為她。
“自家姐妹不用這麼客氣,對了,新院子準備得怎麼樣了?”
“準備得差不多了。”陳茹梅跟方運相視一笑。
三人說起婚禮的事,在輕松愉快之中來到了韓家外。
站到門外,說不緊張的方運,忽然有點緊張起來。
陳昭昭去敲門,裡面傳來韓母的回應。
接着是韓為勳說他來開門。
看到韓為勳,方運跟陳茹梅都愣了愣,驚疑地看向陳昭昭。
當初他們在醫院見過韓為勳,也知道韓為勳的事。
陳昭昭一笑,“韓大夫,是你們大表弟。”
她寫信回去的時候,隻把韓家的大緻情況介紹了,故意沒說韓為勳。
給他們一個驚喜。
大表弟!
方運跟陳茹梅看向韓為勳。
韓為勳笑得溫和地朝他們點頭,“表哥表嫂好,請進!”
方運有點幹的笑着朝他點頭。
陳茹梅則被他一聲表嫂叫得臉都紅了。
“走,進去吧。”陳昭昭也招呼。
方運跟陳茹梅見陳昭昭這自然平和的樣子,雖然心裡有很多問題,但也隻有壓下先進了院子。
寫信回去,陳昭昭沒提到韓為勳,這發生的事當然也沒詳細說,隻說有點問題,但都解決,外祖家人都不錯之類簡單的介紹。
韓母看到他們進了院門,立即迎了上來。
“這是我媽。”韓為勳為雙方做介紹,“這是表哥方運,表嫂陳茹梅。”
“舅媽好!”方運跟陳茹梅有些拘謹地打招呼。
“你們好,坐車辛苦了吧,快來,進屋坐。”韓母熱情溫柔地招呼他們。
方運把帶的東西遞給她,她接過客氣了幾句,看着方運跟陳茹梅很是欣慰。
進了屋,韓母就把準備好的熱茶倒上,欣慰地看着方運跟他聊天。
方運把母親留下的信跟照片拿了出來。
韓母看着信跟照片,動容得熱淚盈眶。
她跟方運聊起了從前。
韓母名叫周若荷,跟韓梅香從小就認識,兩人關系還相當好。
周若荷跟方運聊了很多,再帶着去看了下韓象山。
翻出了更多的照片給方運看。
第一次登門來認親,當然要在家裡吃飯。
陳昭昭他們便在韓家待了一下午,吃過晚飯才離開。
因此也見着了放學回來的韓為章。
讓陳昭昭有些意外的是,韓為章跟方運挺合得來,兩人聊了不少,相處愉快。
這是一次愉快的認親。
韓家人成功讓方運改變了他對親戚的成見。
回去的路上,方運跟陳茹梅就忍不住詳細問了韓為勳的情況。
陳昭昭把來京都發生的所有事都跟他們說了。
從路上一直說到家裡。
聽得方運跟陳茹梅感歎不已。
本來還有很多東西聊的,但鑒于他們今天剛到需要休息,便早早結束了話題。
方運跟陳茹梅都是第一次來京都,難得來一趟,他們會多待些時間,等鹵肉店開業了再回去。
第二天,陳昭昭、韓為勳帶着他們好好逛了一趟京都。
第三天,韓為勳開始整理藥材鋪。
陳昭昭也要回學校上課了,他們便自己安排。
時間在忙碌中平穩地過去。
很快到了鹵肉店開業這天。
在開業前兩天,方運跟陳茹梅去店裡幫忙。
他們有經驗,大大減輕了韋芳姐弟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店鋪被砸那天,韋軍在學校上課,下課去店裡忙才知道出了這樣的事。
好在陳昭昭及時趕到,他聽韋芳說起那天的事,對陳昭昭的敬佩之情頓時加深了許多。
陳昭昭還給了韋芳藥水塗傷,她給的藥水藥效特别好,讓韋芳覺得藥材鋪生意一定會特别好。
鹵肉店有陳昭昭的配方,有方運跟陳茹梅的經驗,開業這天生意紅紅火火。
錢老跟趙老頭帶着家人來捧場,原本隻是想賣個人情的,結果被鹵菜征服了。
來捧場的當然還有韓為勳他們。
他們同樣被鹵菜的味道驚豔到。
鹵菜香飄整條街,第一天的生意比他們預計的早結束了兩小時。
生意如此興隆,陳昭昭很高興,請了韋家姐弟跟韓家人去家裡吃晚飯。
陳昭昭親自下廚,陳茹梅跟韋芳幫忙。
韓為勳他們則由于景歸接待。
一場晚宴十分熱鬧,韓為勳兄弟第一次吃到陳昭昭做的菜,驚歎不已。
結束的時候,陳昭昭讓他們都帶了些菜回去。
是她自己做的肉丸子之類。
尤其韓為勳兄弟,周若荷那廚藝跟呂芬不相上下,而她今晚要照顧韓象山便沒來。
陳昭昭讓他們多帶了些菜回去。
可把韓為章感動壞了。
終于徹底放下了對陳昭昭的成見,不僅為自己之前的态度誠懇道歉,還對她表達了濃濃的欽佩之情。
鹵肉店開業後三天,藥材鋪也開業了。
不過藥材鋪的生意就不像鹵肉店那樣火爆了。
别說火爆,根本是生意都沒有。
畢竟這年頭的人,小病小傷自己在家扛,或找附近熟悉的大夫。
大病大傷去衛生院去醫院,去藥鋪看病買藥也都去有名氣的鋪子。
這種剛開的藥鋪,坐診的還是韓為勳這麼年輕的大夫,根本不會有人來。
開業這天,店鋪外放了鋪子經營項目介紹的牌子,韓為勳還親自吆喝做介紹。
這很新鮮,外面圍觀了不少人,大家指指點點議論着。
說大夫太年輕不可靠,這鋪子開着就跟之前一樣是虧錢的。
陳昭昭坐在店内,聽着大家的議論,想着要怎麼調整藥鋪的經營方向,化解藥鋪的尴尬境地。
時間太短,藥鋪來得太突然,她還沒想好怎麼才能讓藥鋪賺錢。
按傳統的方式肯定不行。
她得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