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帶着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第406章 勸移居

  村民嘴上巴拉巴拉地說着,手上的速度不見慢下來。

  “以前,我們特别混和懶,眼紅還是普通村民的李村長家發了财,說出來的話就不好聽……”

  “田組長,也就是李村長媳婦,她一生氣,就不賣苗給我們了……”

  “再後來,李村長被季縣長直接任命為村長……”

  “……哈哈,我們的懶病被李村長給治好了。其實啊,是被李村長給罰好了的。”

  “一點小事情,他就罰罰罰,罰怕了我們,我們隻能老老實實的。”

  “你看我們挺忙累的吧?可我們開心,村裡的小洋樓看到了沒?一戶兩棟,都是李村長統一給我們蓋的,将來,還會再蓋。”

  “那老院子說以後再拆,被田組長帶人這麼一整,我們還舍不得拆了呢。”

  “那裡面,有我們幾代人的經曆,有我們小時候的回憶。”

  漢子好奇,“聽你說話,好像挺有文化的?”

  “哈哈哈。”

  村民笑着揉去眼角的淚,“說到這個,又要說李村長的懲罰制度了。”

  “你聽過村裡開掃盲班的,沒聽過還有開律法班的吧?我們村就有。”

  “在李村長沒當村長前,經過他兩口子的手,送了五個村民進去,三個在吃免費牢飯,兩個已經槍斃。”

  “他一當村長後,立刻開辦律法班,說我們不能做法盲,不能把美好的時光浪費在牢裡……”

  “……大字不識一個的我們,抱着筆記本死記硬背。不背不行啊,不及格要挨罰。”

  “……李村長說,死記硬背後,時間久了,就能靈活應用了。”

  “你看我們現在說話,各種詞彙成語說的非常溜吧?都是被李村長懲罰的結果。”

  “這兩個月,他在準備迎接你們,但是因為後山有外人在查案,他放棄了用喇叭訓導我們。”

  “每晚,他親自到我們家中,不厭其煩地表揚軍人的铮铮傲骨。”

  “所以,你們的不同,在我們的眼中,是與我們是相同的。缺少了一些非主要的零件而已。”

  “那自行車沒了後座,還不是一樣能騎行嗎?那拖拉機沒了車廂,還能犁地呢。”

  “隻要找對了方向,無論什麼人,都能走出自己的一條金光大道出來。”

  “所以,你們不必多想,也不必在意那缺少的零件。你們就是個正常人,保衛了我們平安的英雄。”

  “我們歡迎你們的到來,更歡迎你們移居進來。”

  被村民這樣直白地點出他們身體上的殘缺,漢子沒感覺到一絲反感,反而覺得就該是這樣的相處。

  不過,他們又有疑惑了。

  “你們和娃兒們,都在勸我們移居,我聽着總有些不對勁呢?”

  “嘿嘿嘿。”

  村民幹笑,看了眼大棚外面,低聲說:“李村長做事絕,還沒宣布他成為村長前,他就在季縣長那裡給我們定了六十八戶。”

  “嘿嘿,我們知道原因,因為前任村長,也就是現任歐副村長總勸我們分戶,我們不分。”

  “庫山裡,幾百年了,才六十八戶,李村長就一刀切死我們,定了六十八戶。”

  “時間越久,每戶的人均之間的差距,就越大。”

  “人口多的大戶,期盼下次分戶,人口少的小戶,也期盼分戶。因為福利就是按照戶分的。”

  “要是你們移居過來,固定的六十八戶就不存在了,分戶有希望了。”

  漢子們失笑,再仔細回味着村民嘴裡的李村長。

  “那你們對李村長到底是什麼感觀和看法?”

  “哈哈哈。”

  村民大笑,“你們不會以為我們怕了他吧?其實他就是個紙老虎。罰罰罰的,到最後,還是給我們記在村裡的公賬上了。”

  “這是周會計偷偷告訴我們的,你可别說出去。”

  “當初,我們對他是又怕又恨,後來,我們對他是又愛又恨,現在,我們對他是又愛又敬。”

  “他真的是一心為村裡發展努力着。要是他自己單獨幹的話,早就掙下金山銀山了。”

  村民斜了眼塑料布外面,忙對漢子擺手,“噓噓,不聊了,以後你們就知道了。”

  說着,她擡起頭,“桂花組長。”

  桂花嫂子一手本子一手筆,“黃老三家的,我老遠就聽到你的大嗓門了,你是不是對新來的同志胡說八道什麼了?”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

  黃老三家的搖頭連連,“李村長和楊支書的思想政治課,聽着讓人頭疼犯困,我是絕對不敢的。”

  “不敢?”

  桂花嫂子大筆一揮,“你這話,就是在說李村長和楊支書的壞話。我給你記上了。”

  “你可記住了,你已經被記兩次了,再叫我抓到你一次,你就能上村委黑名單了。”

  “桂花組長~”

  “去去去,一邊去。叫祖宗都沒有用。我走了。”

  桂花嫂子轉身要走,又轉身對漢子說:“對了,這位新同志,她的話,你挑挑揀揀地聽。”

  “她這個人,存不住話,你别對她說太多。當心她給你宣揚出去。”

  對着桂花嫂子那昂首挺胸的背影,黃老三氣得差點掐斷了手上的藤。

  “新同志,你别聽桂花組長的,她拿着雞毛當令箭。整天抓人小辮子。”

  漢子有些不好意思,“怪我,你在給我解惑。”

  “沒事沒事。”

  黃老三家的擺手,“我不是告訴過你,即使罰了也會悄悄入公賬嗎?我們暗中都知道。”

  “但是我們仍然保持以前的恭敬。不僅是對李村長的尊重。也是那些組長組員兩頭忙累的尊重,她們都是義務工。”

  漢子們轉完了所有大棚,回到了宿舍。

  兩個宿舍的臨時宿舍長,把四十個人都召集在了一起,開了個讨論會。

  首先把每個人得到的信息歸攏一起。

  再對未來的工作設定一個目标。

  當然,帶家屬這個問題,需要一段時間後,再做決定。

  正在談論時,門外傳來娃兒們的聲音。

  “叔叔,我們給你們送水來了。”

  水?

  腿腳好的漢子速度快,忙走出院門,就看到娃兒們的滑闆車上小水桶。

  那小水桶,估計也就比一洗臉盆的水多一些。

  用滑闆車,不吃力。

  雖然這樣,漢子們也舍不得叫娃兒們受累。

  他們要跟着娃兒去打水。

  娃兒不願意,“橋頭的保衛隊叔叔會幫忙的。我們就是推車過來,不累的。”

  漢子們可不願意坐享其成,用他們的大滑闆車,用廚房裡的大水桶去打水。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