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為何會是黃巾?早已遍地都是了!
【元凰十二年,十一月。】
【負責前去招安的使臣,出現在巨鹿叛軍的面前。】
【在知曉他的來意之後,那領兵的統領臉色複雜。】
【被陳懷信安排領軍。】
【他自然是有能力的。】
【也知曉招安這件事、究竟是意味着什麼!】
【“若是天師願意。”】
【“他便可以入朝為官。”】
【“他便可以錦衣玉食。”】
【“他不會再是叛軍!也不會再被朝廷圍剿!更不用操心……我們!”】
【統領的第一想法,是将這使臣給殺死。】
【隻要不讓他見到陳懷信。】
【那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但是。】
【最後。】
【他還是選擇了,将使臣帶去面見天師!】
【“就算是我将他殺死,朝廷也依然會派人前來。”】
【“若是讓天師知曉,我曾經阻攔過使臣的求見。”】
【“那恐怕……”】
【“将會更加的糟糕!”】
【統領在心中這樣的想道。】
【他面帶憂慮的、将那滿是笑容的使臣、給帶到了陳懷信的面前。】
【看着那自己面前、穿着洗得褪色道袍的陳懷信、使臣滿臉驚訝。】
【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個掀起了地方動亂的叛軍之首,這個似乎掌握有仙法的亂臣賊子,居然會那麼的……年輕!】
【不過。】
【他的驚愕隻是持續了一小會兒。】
【他很快便滿臉高傲的、說着朝廷願意給他封官賜爵、讓他立刻遣散叛軍!】
【“當然。”】
【“為了給陛下一個交代。”】
【“為了給承國一個交代。”】
【“你最好還是交那麼幾個亂軍高層出來,讓朝廷面子上也能夠過得去。”】
【使臣的語氣很是居高臨下。】
【就仿佛這次的招安、是朝廷給陳懷信很大的面子了、希望他不要不識擡舉。】
【隻不過。】
【陳懷信臉色依然平靜。】
【他看着使臣,隻是詢問着,那些遣散的百姓,恐怕會活不下去,朝廷是想着該如何解決?】
【這讓那使臣,頓時感到不耐煩了:“百姓之生計,到時候自有朝中大臣解決,你要做的就是驅趕他們回家!”】
【“到時候?到什麼時候?到他們餓死了、不能再鬧事的時候嗎?”】
【“放肆!誰允許你對朝廷,這般大放厥詞的?你可還想要當官!”】
【使臣很是憤怒。】
【他可是代表朝廷,誠意滿滿的前來招安,沒想到陳懷信居然如此不識擡舉,居然敢妄議朝廷!居然敢譏諷大臣!朝中諸公的想法,又豈是他這叛軍首領,所能夠非議的!】
【“不過是一群百姓!又如何比得過封官進爵!我勸你要知曉輕重!”】
【使臣看向陳懷信。】
【陳懷信面容不變。】
【他隻是看着使臣,說道:“你先前說,需要我交幾個叛軍高層出來,帶去長安城處決,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才能讓我封官進爵,對吧?”】
【“他人的性命,與自身的榮華富貴,你應該知道如何選擇吧,”使臣似乎是擔心,陳懷信又不識好歹,趕緊這樣提醒一下。】
【然後。】
【他便看到了。】
【那三皇女姬長落,與四皇女姬長兮,滿臉失望的從後面走出來。】
【“公……公主殿下?!”】
【使臣先是一愣,然後滿臉欣喜。】
【若是這次的出使,不僅能夠招安陳懷信,還能将兩位公主殿下帶回去,那他的功勞将會更大!】
【隻是。】
【還沒等他說話。】
【姬長兮就已經開口說道:“我便是你口中的叛軍高層,你可要将我帶回去,在長安城中處決?”】
【“啊?公主殿下……您……您别開玩笑,您可是我承國公主,又怎麼可能會是叛軍高層呢!”使臣臉色一愣,緊接着這樣說道。】
【然而無論是姬長兮,還是姬長落,都用着那淡漠的眼神看着他。】
【這讓他的臉色,頓時從欣喜變得難以置信,心中受到巨大沖擊!】
【他完全沒有想到。】
【承國的這次動亂。】
【那叛軍高層之中。】
【居然有兩位皇室公主!】
【“她們這是……自己在造自己的反?!”】
【使臣不敢置信。】
【他還想說什麼。】
【但陳懷信已經讓人将他給帶走了!】
【“回去告訴那朝中諸公。”】
【“想要讓這次叛亂停下,其實非常的簡單。”】
【“隻要人人有飯吃,隻要人人有衣穿。”】
【“又有誰會願意,将腦袋别上褲腰帶?”】
【陳懷信扔下這句話。】
【他也沒管使臣聽沒聽進去,他隻知道朝廷對于這叛亂,大概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重視!】
【“不然。”】
【“接近一年的時間。”】
【“還未調查出巨鹿縣動亂的緣由?”】
【陳懷信搖了搖頭。】
【他感覺這叛亂規模,或許還需要再度擴大。】
【他先前其實是有所克制,生怕它真的席卷整個承國!】
【“但是。”】
【“現在的話。”】
【“或許真要讓這天下亂起來。”】
【“隻有讓那朝中衆臣感到痛,隻有讓那朝廷感到害怕。”】
【“他們……”】
【“才會真正的重視,那承國百姓的遭遇!”】
【陳懷信做出了決定。】
【姬長兮也沒有反對。】
【因為。】
【在聽到那使臣的招安,聽到朝中的諸公,對百姓依然漠不關心後。】
【她更是清楚的知曉,現在承國的這些災難,究竟是哪些人帶來的!】
【“朝中諸公……”】
【“他們的眼界實在是太高了。”】
【“高到根本看不到、那些都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了!”】
【姬長兮看向陳懷信,詢問着他打算如何,将這叛亂的規模再度擴大。】
【她們現在利用巨鹿叛軍的影響,利用那作為掀起叛亂的一句話,讓周圍的十多個城鎮,都卷入這場叛亂之中。】
【若是想要再擴大,那他們就得更多的攻城拔寨,而這樣一來,也會有更多的百姓加入,但她們現在的凝聚力,恐怕也會被削弱吧?】
【“如果凝聚力被削弱,甚至是消散的話。”】
【“那隻要戰敗一兩次,就可能軍心潰散。”】
【“朝中大軍一到,他們就會四散而逃!”】
【“如此根本發揮不了,人數多的優勢!”】
【姬長兮跟在陳懷信身邊,已經學到了很多東西。】
【畢竟不是所有隊伍,都由他們親自率領,那些統領所帶領的百姓,是很有可能被朝廷擊敗的!】
【她們要擴大規模,讓更多百姓加入他們,就必須要解決人多之後,那對凝聚力所帶來的影響!】
【“絕對不能讓百姓,因為一兩場失敗,就失去抵抗朝廷的勇氣,就沒有了對抗朝廷的信心!”】
【“不然那樣根本不叫造反,而是一群暴民在進行着暴行!”】
【姬長兮在思索着。】
【陳懷信自然也知道。】
【這其中的問題所在。】
【而他對此的解決辦法,則是非常非常的簡單!】
【“有一套同樣的服裝。”】
【“有一個奮鬥的口号。”】
【“最好再有一些民謠或者詩句,來激起百姓的鬥争意志!”】
【陳懷信這樣的說道。】
【而旁邊的姬長兮與姬長落,還有那出現的道觀主,則是帶着遲疑的看着他,似乎是在詢問着,如此簡單的方法,真的就能增強凝聚力,讓百姓不會因為失敗,就被朝廷大軍一沖就散?】
【“可以的!”】
【陳懷信語氣堅定。】
【那腦海中的知識告訴着他,這些方法雖然看着簡單,但實際卻非常有效!】
【“先不說這是否有效,就說那同樣的服裝。”】
【“我們連禦寒之物,都不能分給每個百姓。”】
【“有如何能夠讓百姓,做到服裝的統一呢?”】
【姬長兮看着陳懷信。】
【其他兩個還算好,但第一個服裝,若是真的做到統一……那他們也不必要畏懼朝廷了!他們的實力就遠超承國了!】
【“不需要服裝一模一樣,隻要有共同點就行了。”】
【“比如說在頭上戴一塊黃布。”】
【“如此便形成服裝的統一了!”】
【陳懷信解釋道。】
【而姬長落則是問着,為何會是黃巾,這種顔色的布料應該不容易得到吧?】
【“黃色的布料。”】
【“其實是最容易獲得的。”】
【“隻要身上的衣服穿得足夠久。”】
【“就會被人體油脂浸染成黃色。”】
【“……”】
【姬長落沉默。】
【她所以為需要珍貴染料,才能夠獲得的黃色布料,在承國的百姓之中,居然那麼容易,就能夠得到了!】
【“因為。”】
【“他們沒有更多的衣服更換。”】
【“所以隻能任由衣服被染黃!”】
【姬長落歎了口氣。】
【而這。】
【也讓她意識到了。】
【若是陳懷信的共同衣物之法執行下去,那整個承國将會真正陷入混亂之中!】
【“畢竟。”】
【“如今的承國百姓。”】
【“已經穿着黃衣了。”】
【“如今的承國……”】
【“早就遍地都是黃巾!”】
……
金銮殿之外。
看着推演中陳懷信提出的想法。
哪怕是世家官員都不得不佩服!
“沒有花費任何錢糧。”
“沒有增加後勤壓力。”
“就能如此輕易的、将那凝聚力給增強。”
“陳懷信……”
“他究竟是怎麼想到、這麼多奇怪方法的!”
世家官員在心中想道。
他們并不懷疑,陳懷信的這個方法,究竟是否有效!
因為從之前的推演來看,陳懷信提出的想法,就基本沒有錯過!
“為何這世間……會有這種人啊?!”
世家官員在嫉妒羨慕着!
而姬清珞則是歎了口氣。
這次推演的未來,所展現出來的,基本都是承國的各種情況!
“也是朕……無法解決的問題!”
姬清珞神色很是複雜。
就像是王千禾所想的。
這次推演是對她的審判!是對她這不合格的皇帝的批判!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些問題都與她有關,坐上了這個位置後,自然得處理好,承國所出現的問題。
不然她坐在這個位置上,純粹是為了享樂嗎?!
“陳懷信……”
“他能夠如此輕易掀起叛亂。”
“他能夠如此簡單凝聚百姓。”
“也是因為承國,給了他這個機會,給了他這個環境!”
姬清珞看着推演,沒有半點責怪陳懷信,讓承國變得動蕩起來。
就像是陳懷信所說那樣,若是人人都能吃飽,若是人人都有衣服過冬,那誰還會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去幹造反的事情呢?
“人人安居樂業,就算是有野心家,也掀不起任何波瀾!”
而在姬清珞神情失落的時候。
承國各地百姓則是松了口氣。
因為。
陳懷信沒有接受朝廷的招安!
陳懷信依然還會帶着他們、去對抗朝廷、帶着他們……去吃上米粥!
他們眼神中滿是激動,對陳懷信多了幾分感激。
而那些野心家們,在看到兩位皇女,表明身份要造反的時候。
他們除了感慨陳懷信,居然能夠讓皇女都對承國不滿之外,他們的臉上還多了幾分激動!
“皇女們直接表明态度,要造承國的反!”
“那我們要造反,也就能夠名正言順了!”
“都是承國逼迫,我們才會走上這條路!”
這些野心家笑得很是開心。
當然。
也有一些人。
覺得陳懷信拒絕朝廷招攬,簡直就是不知好歹!
“真以為帶着一群百姓,能夠對抗得了朝廷?”
“裝神弄鬼召雷,必然會被識破、被找到應對之法!”
“隻有受招安,直接身居高位,才是造反的正道啊!”
這些人在心中這樣想道。
不過。
雖然看不起陳懷信的選擇。
但是對于陳懷信凝聚百姓之法,他們還是認真的學習了起來。
“畢竟。”
“等推演結束之後。”
“吾等也要推翻這腐朽的大承!”
“他的方法必然能夠讓我們、更容易擴大造反的規模!”
“也必然能夠讓我們、被朝廷所招安、成為那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