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716章 倭國事務

  連東雲曾經是個為了出人頭地可以冒生命危險的書生,但是真的在倭國混了兩三年,他對于冒險來獲得前途這件事就有了新的想法。

  倭國的戰争厮殺是如此殘酷激烈,他看到了太多人衣食無着,如同一條野犬一樣倒斃于路旁,也看到了一大堆被牽着賣掉的人。

  連東雲曾經以為那些被牽着賣掉的人,肯定要比牽着他們,對他們肆意打罵的士兵凄慘十倍百倍。

  但是久了以後,他聽到了那些被賣給延壽教的倭國人,竟然托人回來找他們的親屬,想把他們的親屬也帶到當時還是興漢的大明去時,他忽然發現自己錯了。

  那些被賣到大明的倭人,竟然過的比那些士兵要幸福。因為如果把那些士兵當成一個整體,他們當然仍然跋扈嚣張。可如果把那些士兵看成一個個單人,他們之中說不定已經有大半折損于戰火之中了。

  被賣掉的竟然脫離了戰火,而賣掉他們的人卻反而斃于戰火。世事的無常,命運的颠倒,讓他感慨良多。

  這讓他忍不住開始審視自己的這前半生。

  發現他真的是靠運氣才一次次躲過了危機,否則他當年在見到翻天鹞的姚大帥時,說不定第一時間就被砍了頭。

  他到倭國之後仍然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最終被逼着離開了興漢,來到這種地方打拼,真是落魄。

  可現在回頭看來,他要是當年攀上了冕州知州令泰清的高枝,最終真的成了一個興漢的小官呢?

  無非是在改朝換代的大潮裡和所有人一起沒見到明軍就變換旗幟降了吧。哪裡有現在什麼都沒怎麼做,就變為大明駐倭國使者的身份。

  此間的差别,難以清晰計算。但這就是命運的迷人之處嗎?跌跌撞撞的搖搖晃晃地,最終還是一頭紮進了官場,第一腳踏上去的時候,就是這麼高的位置。

  一步邁進了殿堂,如夢似幻一般。

  帶着這樣的心情,他見到了周宇。當然,是趴在地上高呼萬歲了。

  \"連東雲,嗯,我還記得你。這兩年過的怎麼樣?\"

  連東雲連忙說:\"勞皇上挂念,微臣在東瀛過的還算不錯。\"

  \"回家去看過了沒有?\"

  \"禀皇上,先來的京城,等之後再回去。\"

  \"嗯,倭國那邊事務複雜,我既然點你當了駐倭國的使者,你就得把事情做好。知道倭國的事情應該怎麼做嗎?\"

  \"知道,知道,微臣一定竭盡全力讓倭國亂的更久,一定多找倭國移民送到大明耕種。\"

  周宇糾正他:\"以前我們是什麼人都收,因為那時候是延壽教,在那邊沒有名氣。現在盡量隻收還有生育能力的年輕倭女,價格不許給高,免得他們擡價。\"

  連東雲辦了多少次的事情,哪裡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此時卻認認真真仔細聆聽,絲毫不敢怠慢半分。

  \"微臣謹遵皇命,一定辦好。\"

  \"說說你準備怎麼做。\"

  \"倭國年輕男子已經在戰亂中承受了大量死亡,現在不少地方甚至是倭國女子下地勞作,因為年輕男子都被抓去當兵了。此時倭國女多男少,男人被當成了牲口用,女人就得當男人用,帶她們來大明過日子,是她們的福分。所以能生育的年輕女子不給高價,但是交易的時候多搭個頭盔多送一把刀,還是能輕松辦到的。\"

  正因為有了外部輸送的盔甲和武器,倭國的大名們都被迫卷起來,因為别人有你沒有那就是等死。你能招攬1萬個足輕,對方1千個穿盔甲的武士根本不怕,直接把那些農民兵殺穿。

  怎麼辦?不就是人嘛,打下來俘虜之後肯定有人能賣,賣了俘虜就有了盔甲鋼刀,有了盔甲鋼刀就能打下更多的地盤抓到更多的俘虜。

  從自保變成主動出擊,滾雪球一樣地瘋狂交戰。根本不用理由,不用宣戰,帶上兵就沖過來殺,沒人會去罵對手卑鄙無恥,因為沒有意義。

  這就是倭國現在的戰國。沒人敢對延壽教的船隊出手,都得恭恭敬敬地,否則無法獲得軍事裝備,下場隻有變成旁人眼中的肉。

  曾經發生過和延壽教做生意爽約的小大名,無不最後都被滅掉了。因為延壽教會優先和對方領地旁邊的對手貿易,而且還是“賒賬”。

  裝備先賣給你,你去把旁邊的領地打下來,俘虜一批人就能還賬了。

  擋得住嗎?擋不了一點。都等不到你後悔的時候,敵軍就殺來了。就算千辛萬苦擋住了,這一家打不赢你,另一家看你剛打完比較虛弱又來了。

  在這種沖突規模隻有幾百人、上千人的倭國,延壽教是真的能用提供裝備的方式來培養出“一方霸主”的。

  人口流失?一群眼界隻有幾個村大的縣長,能去操心整個倭國的人口麼?他們目前在乎的都是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能占多幾片地,總會有人給他們耕種的,他們隻需要盤剝農民就行。農民不夠?那種事從來沒發生過,農民就像野草一樣,大火燒完了,還會長出來的。

  周宇點點頭:“你要好好配合延壽教做事,不要貪圖他們的礦山什麼的,讓他們占着,挖了我們買了就是。他們手裡有了錢,自然會買我們的商品。培養幾個勢力,最好誰也奈何不了誰。東雲誠如果越打越強優勢過大,你就得扶持一個對抗他的聯盟,他們被打急了自然就會願意賣人買裝備。朕會下旨封鎖除官船和延壽教之外的貿易船,其他船隻太多的話,會有變數。”

  連東雲遵旨。

  他知道倭國的年輕倭女是被運到安江道統一安置,那邊有倭國人的社區,拜延壽教的氛圍很濃厚,許多倭女信教後都嫁給了延壽教的教徒。

  人在站到更高的位置上之後,就會看的更高,想的更遠。以前的連東雲作為一個書生,肯定不會去思考陛下這個“手段”背後的含義。

  但是現在當他站到了駐倭國使者的位置上,就能想明白之後背上冒出寒意來――陛下這是想将他們亡國滅種嗎?

  東瀛國内不停征戰,若是像陛下要求的那樣,一打打個幾十年下來,那麼處于混亂中的社會必然不斷倒退,人口數量直線下滑。

  而且能生育的年輕女子如果被大明大量買走,一年看似隻買走個3萬人,但這些女子本來是能夠一年生出3萬人的。如果按她們留在倭國和離開倭國所産生的對人口的影響做對比,一年就是6萬人的差别。

  那第二年還是如此,還是6萬人的差别嗎?不,第一年運來的倭女還是會生育的,就算少一點三分之一,也能再生出1萬人。

  按10年來計算,大明每年運走3萬倭女,看似隻運走了30萬倭女,但倭國原本可以因為她們每年的生育,讓這30萬人生出75萬嬰兒實現自然增長的。就算把夭折等各種意外都算上,将10年這30萬倭女陸續生育的數量下降到60萬,嬰兒加上母親,倭國将在10年内實際一共減少了90萬人口,而不是僅僅30萬倭女。

  這還沒算随着時間的推移,出生人口中的半數是女性,她們也會長大,也會在大明結婚生子,為出生率做貢獻。

  而倭國就要永遠地失去這一部分增長基礎,能夠生育的年輕女性總體數量不停下降。直到戰國開啟後十八年,混亂年代裡出生率的暴跌将會突然出現,迎來一個生育女性數量的斷層。

  直到那個時候,就算已經沒有了人、地矛盾,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很高又有什麼用。到那個時候,明軍就要來了呀!

  連東雲可以想象得到陛下剛剛立國就出手吞并高麗的魄力,還這麼“關注”倭國,未來絕不會放過倭國的。

  當倭國後代在大明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組成一個東瀛族裔,從小信奉延壽教對教主也是皇帝忠心耿耿。将他們組建成軍隊,用他們的名義去倭國“追讨先祖的土地”,明軍跟在他們後面“幫忙”,最差最差也能在倭國建立一個傀儡政權。

  這還隻是連東雲能想到的方法能想到的未來。難以想象多年之後周宇陛下能想出來的辦法該是多麼老辣,又豈會這麼簡單?

  因此連東雲背生寒意,為倭國人默哀了一秒,然後就高高興興地回老家去了。

  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啊。

  他現在是大明駐倭國的使者,倭國現在最具實力的大名東雲誠和他稱兄道弟平起平坐,随便走到哪裡,看到的都是笑臉,都是畢恭畢敬的人。

  以前他的身份隻是延壽教的人。延壽教做生意厲害,能提供軍火固然重要,可是搖身一變成為新的天朝上國,連東雲搖身一變成為天朝上國的使者,那就完完全全不一樣了。

  連東雲除了回老家之外,還要去安江道走一趟,他準備帶一些聽話的倭國人回去,讓他們好好在那邊宣傳一下延壽教,然後就可以拉更多教徒到大明來了。

  畢竟連東雲雖然感悟了不少,性格之中仍然充滿了投機性的選擇。

  他覺得既然看明白了陛下想做什麼,那他肯定要全心全意在這方面給陛下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才對。

  一年才運回來3萬倭女,少了少了,完全可以在他連東雲的手段之下,再多一點,再多一點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