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胸懷九洲、心念稼禾
黃部長不是心血來潮看了幾個頭花就想讓這個縣城裡的小紡織廠來搞外貿的,在林爸給閨女搜羅吃的用的的時候,他就把蘭縣紡織廠查了個底掉。
用的是黑省紡織廠淘汰的織布機、做的是滯銷的被罩、全廠工人總數隻有139人,這樣的小廠子能決心改換車間重新開始,一定是有一個知人善用的領導和一個敢想敢做的參謀。
黃部長覺得,這個廠子很有潛力。而且它本身就快完了,哪怕最後改革失敗,也不會造成過大的損失或者影響到原有的供貨需要。
所以,當他發現林念禾就是那個參謀的時候,他在震驚的同時還想把她留在外貿部。
這樣的人才,可不能去文工團!
黃部長看著林念禾,皺著眉頭琢磨了好一會兒,終於想起來看一眼林爸:「秉輝,就讓你家幺兒先留在這裡嘛,國家的外貿需要她!」
林爸腦仁特別疼,一句話都不想跟他說。
林念禾看看林爸,起身拽住他的手:「爸爸,我們出去說,好不好?」
林爸重重的嘆了口氣,拉著林念禾出了門。
山腳下,父女倆沿著凍住的小河走著。
林念禾挽著林爸的胳膊,緩緩開口:「爸爸,您和哥哥能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媽媽為了婦女工作夙興夜寐,我從小就看著你們奔波,如今我長大了,我想成為和爸爸媽媽一樣的人,也想為國家貢獻一點兒綿薄之力。」
林爸停下腳步,看著林念禾。
他突然發覺自己女兒長大了。她不再是那個整天隻知道瞎玩胡鬧的小娃娃,也不在意衣食這些身外之物,她有自己的想法了,也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林念禾揚著笑臉,看著他繼續說:「您之前說過,哥哥和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取『胸懷九洲、心念稼禾』的意思,我想,爺爺是想時刻提醒我們作為林家人決不能忘記自己該盡的責任吧。」
「我從小就被爸爸媽媽和哥哥護著長大,你們給我最好的生活,現在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林家的責任也有我一份。」
林爸看著林念禾的眼睛,緊繃的表情漸漸鬆動。
半晌,他伸手捏了下林念禾的臉:「做外貿可不容易,在基層做事更難,你如果選擇了這條路,過兩個月就跟我叫苦抱怨我可是不會管你的。」
林念禾笑了,蹦躂著抱住林爸的脖子:「爸爸可以不管我,但是得聽我訴苦呀,最好還能哄一哄我。」
林爸哈哈一笑,眼眶有些泛紅:「禾禾,你長大了……行了,既然有你想做的事情,那就去做,要是你黃伯伯為難你就跟爸說,五分鐘之內爸就去把他頭髮剃光了給你解氣!」
「哈哈哈哈……好!」
大隊部裡,黃部長突然覺得腦殼冒涼氣,有種頭髮隨時有可能離他遠去的感覺。
河邊,父女倆開始往回走。
「做外貿得會外語,等爸爸回京城去給你找一些外語教材和磁帶,再把你的收音機一起寄過來,你跟著多學學……對了,等會兒得讓你黃伯伯給你開個證明,可別出什麼麻煩。」
「呃,收音機我那有一個,家裡的就別寄過來了……別的事應該不會有麻煩,蘭縣管這事兒的人叫孫軍,是昀承哥以前的兵。」
「那也留一張以防萬一,反正你黃伯伯閑著也是閑著。」
「好呀。」
林爸又問:「那你以後考大學想學什麼?就學外貿?」
林念禾搖頭,認真說:「不,我想學機械,或者計算機。」
林爸:「……?」
女兒如此離譜,他這個當爹的也是頭一次知道。
學計算機就算了,但學機械是想幹嘛?去生產線上搓螺絲?
林爸覺得,他有必要讓老黃加把勁兒,一定得讓他女兒對外貿部情根深種不舍離開……
孩子有理想有追求是好事,可這個理想不能太離譜呀!
得了林爸首肯,再做工作就容易得多了,在聽過林念禾的建議後,黃部長當即表示會在明年四月的春季廣交會上給他們紡織廠留一個席位。
「好嚒,那從今天起蘭縣紡織廠就要為外貿做準備了,幺兒,你現在就搞好圖樣和樣品,四個月後的廣交會上,最少要拿出三十個樣品來!」
三十?
這是瞧不起誰?她現在手裡畫出來沒做的圖紙都不下三十。
不過林念禾還是滿臉為難,皺著眉頭說:「黃伯伯,我看過的書不多,您看能不能給我弄一些外國書來,我看看他們都戴什麼樣的頭花。」
黃部長畢竟是外貿部的,對這些事寬鬆許多,他點點頭:「行,回去我從我們那兒給你拿,不過運輸嘛——秉輝,走你們部的路子行不行?」
「行,為了出口創匯嘛!」林爸說,「你讓我親自押送我都沒二話。」
黃部長挑了挑眉,那眼神似乎在問:你確定你隻是為了出口創匯?
林念禾拍著胸脯保證:「黃伯伯您放心,這事兒交給我,我就算不睡覺也一定完成任務!」
「要的,」黃部長笑眯眯的點頭,又對汪瀟說,「要是有啥子困難,就給我掛電話。」
「好的領導!」汪瀟捂著怦怦亂跳的小心臟,心裡暗自嘆服——
還得是大領導,看這事兒辦得多利索!可比翟華元爽快多了!
汪瀟正琢磨著要不要把原料的事提一嘴,但轉念一想,林念禾都沒說,他這個當領導的還是別多嘴了。
他當然不是怕小林嫌他多嘴!小林才不會嫌棄他呢!
他隻是相信小林一切都有安排!這是信任!
事情談得順利,黃部長滿眼笑意,他看了眼時間,快到午飯點兒了,他正想就此結束,林念禾卻從挎包裡拿出一沓稿紙,問:「黃伯伯,京城的供銷社供貨協議要怎麼簽?每個月要多少貨?」
黃部長一愣。
他來主要就是為了外貿的事,這京城的供銷社……按理說,不歸他管。
林念禾握著鋼筆,筆尖兒在協議中特地空出來沒寫的表示數量的地方晃啊晃。
她說:「省城那邊是訂了每個月三萬隻頭花的,咱們這兒的要多少?哦對了,黃伯伯,我們紡織廠的生產力有限,目前每個月最多隻能生產二十萬隻頭花,東三省和滬市那邊也都眼巴巴的等著分呢。」
「嘿嘿……我當然是有私心的,肯定要先顧著家鄉對不,我們領導也說,差了哪兒都不能缺了首都的呀,所以黃伯伯,您先定,剩下的再讓他們分。」
計廠長:「……!」
他怎麼不知道東三省和滬市也等著呢?
還有,每個月二十萬隻頭花,你是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