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9 章
去。
對于這條路,柳雅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麻姑姑在前面帶路,喜墜兒和另外的兩個宮女在後面跟随。
凡是在宮裡做雜事或是路過的宮女、太監們,一見到麻姑姑和柳雅也都要停下來讓路,還有行禮問好的。這一行四人陣仗不大,可氣勢倒是不小。
一直來到了懿甯宮的正宮,喜墜兒那兩個提着妝匣的宮女才停住了腳步。
再往裡走,見寝宮之外站着兩名宮女,但寝宮裡面卻一個伺候的宮女、太監都沒有。
麻姑姑走過來,那兩個宮女也施了個蹲禮,然後退了出去,還順手把門關了。
“來吧,别讓太後等的太久了。”麻姑姑帶着柳雅進去,掀起了面前的珠簾。
柳雅的心忽然“砰砰”地跳了兩下,總覺得似乎有什麼東西将要改變了。
皇太後的寝宮與之前沒有什麼區别,隻是少了那一股子淡淡的藥味。
皇太後并沒有躺着,也沒有在軟榻坐着,而是站在窗邊,披着一件貂皮短氅,看着窗外的樹桠的一層薄雪。
麻姑姑向柳雅示意,讓她走過去。
柳雅向前幾步,站在皇太後的身後,輕聲道:“民女柳雅,給皇太後請安。”
“怎麼不叫祖母奶奶了?”皇太後聞聲回頭,眉眼間還是那般的慈祥,嘴角微微揚。
柳雅看到這張臉,心裡仍舊是無的親切,忍不住剛剛劃開的距離又消失了,叫了一聲:“祖母奶奶好。”
“嗯。挺好的。”皇太後說完,指了指桌的糕點,道:“麻姑說她去的早了,你都還沒吃飯呢。你先吃點這個,我們也說說話,一會兒有膳食送來了。”
“好,正好餓了。”柳雅沒有推辭,因為之前在宮裡,她和皇太後相處的還算是不錯。
皇太後笑了笑,道:“真好,你還是那麼随性,讓我心裡喜歡。”
柳雅大大方方的坐下,拿起一塊千層糕咬了一口。
她雖然不怎麼愛吃甜食,但現在她總有點莫名的心慌意亂,吃點甜的能夠讓她心情穩定下來。
皇太後則是對麻姑姑道:“去把我昨天讓你準備的東西都拿出來吧。”
“是。麻姑姑答應一聲,轉身出去了。
沒過一會兒,麻姑姑抱着一個樟木箱子進來,放在了一旁的桌。然後又打開,把裡面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擺在出來。
柳雅一邊吃着,一邊轉頭看着。然後眼眸忽地一緊,因為她看到那其有兩份明黃色的聖旨。
不知道為什麼,柳雅再看到那兩份聖旨的時候,心髒再次狠狠地跳了兩下,嘴裡的東西都忘了咀嚼。
柳雅趕緊喝了兩杯水,把嘴裡的糕點順下去。又用帕子擦了擦手,起身走過去看麻姑姑擺出來的東西。
皇太後點點頭,道:“看看吧,這些都是當年這些事情的始末,我知道你是古家的孩子之後,将這些整理出來了。”
柳雅這才伸出手,拿起一份聖旨展開,去看裡面的内容。
一看之下,柳雅的瞳孔再次緊縮了起來。因為這份聖旨,竟然是賜死方家滿門的密令。
說是密令,是因為在聖旨的最後,有一方朱砂紅印,印下的是一個“密”字。
可見,方家被滿門處死,确實出自于密旨。
☆、1437.第1437章 方家和拓跋氏
1437.第1437章 方家和拓跋氏
柳雅終于看到了當年賜死方家的聖旨,而且還是一道秘旨。 ()
但是看過之後,柳雅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兒了。可是她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還是沒有找出明顯的端疑。
皇太後走過來,輕輕的歎了口氣,用一隻手搭在了柳雅的肩頭,道:“是不是覺得哪裡不對?”
柳雅擡頭看看皇太後,認真的點了點頭。
皇太後搖了搖頭,輕聲道:“因為它是一份真的聖旨,這是當年皇決定賜死方家而親筆所寫的一份秘旨。”
“這是真的?方家是真的被皇賜死了?”柳雅簡直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她的手都開始抖了,又再三的把這份聖旨前前後後的看,仍舊是不敢置信。
皇太後又拿起桌的另一份聖旨,送到柳雅的面前,道:“你再看看這個,或許能夠明白了。然後有什麼疑問,你再問我。”
柳雅放下了手裡的這份秘旨,又将皇太後遞給她的這份聖旨展開。
一看之下,她的心又是一陣緊縮。因為這份聖旨是立皇長子滄千澈為太子的聖旨。
為什麼皇太後要把這兩份聖旨放在一起,都拿給自己看?
等等,這兩份聖旨給柳雅的感覺不一樣!!這是最大的問題。
那麼,如果皇太後所說的是真的,第一份聖旨是真的。而這份給柳雅感覺不一樣的聖旨,是假的!!
柳雅震驚的擡頭看看皇太後,小聲的問道:“祖母奶奶,你是不是在開玩笑?這兩份聖旨……都是真的吧。”
“你是個聰明的姑娘,你的直覺也高于其他人。你對自己的判斷産生懷疑,隻是因為你不想承認真相。”
皇太後說着,從柳雅的手裡把那份聖旨也拿過來,兩份聖旨擺在一起,繼續道:“可是真的和假的放在一起,還是有區别的。”
柳雅的腦袋“嗡”地一聲響,她不敢相信,真相竟然是:有人假傳聖旨,因而滄千澈不是太子?
不,她不在乎滄千澈的身份,可是這其的隐情卻牽連重大。
柳雅之前見過的聖旨,是先鋒官馮骥合給她看到過的那兩份。也正是那兩份聖旨,害死了古家的三将軍,也是柳雅的親生父親。
柳雅眯了眯眸,仔細的回想着當初她看過的聖旨,又低頭看看面前擺着的兩份聖旨。最後,她長長地吸了口氣,一顆淚珠滾落下來。
“雅兒,你如此聰明,是否已經能夠窺之真相?”皇太後說着,又指着剛才麻姑姑拿出來的東西,道:“你看看吧,這裡面有方家當年所做的事情。還有一份宮廷史官的記錄,當年做記錄之事,絕無作假。但之後有人想要篡改,真的卻已經被我提前收下來了。”
柳雅看了看那些小冊子,其有兩份是奏折。
其一份,裡面内容是建議立皇長子滄千澈為太子的。寫的是皇長子滄千澈如何的聰穎睿智,又怎樣的年幼而神勇。
奏折下面還有皇的批注,沒有駁回,但是說皇長子年紀尚幼,還應該再等他長大一些再立為太子。
另外,還有一份奏折已經有些殘破了,好像是又重新修了一遍,所以面的字不怎麼清楚。
柳雅拿起來仔細辨認,才看出面寫的是保舉拓跋家的拓跋臯為少将軍,并且領兵東征。
這份奏折的年代較之前立皇太子的折子更早一些,也不知道那殘破是因為年代,還是人為。
還有一本冊子,從紙張的顔色能夠看出來,是從其他的冊子挪出來,然後合訂在一起的。
柳雅把裡面的内容翻了一下,是記錄拓跋一族的。
柳雅知道的拓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