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我家太子妃又兇又野

第136章 求死

我家太子妃又兇又野 2574 2025-07-16 10:05

   歡兒向獄卒言明要招供,得知此事的皇帝,将奏折放置一邊,匆忙的趕到了典刑獄。

   皇帝高高上座,關佩山居左,薛甯成居右,魏家父子不在堂内。

   “你說說你,早些招認,也免受這些皮肉之苦。”薛甯成道。

   “說吧,你是如何将前線戰況傳遞到管臘的。”關佩山冷言道。

   “在我說之前,需陛下召一人前來。”歡兒從容道。

   “什麼人?”皇帝問。

   “濱王側妃,楚婉淑。”

   “你通敵,跟濱王側妃有何關系?”關佩山皺眉問道。

   “等陛下召她來,大人自然就清楚了,她應該還沒走遠,就在典刑獄附近呢。”

   皇帝雖有疑心,還是派人召來了楚婉淑。

   楚婉淑一頭霧水的二進典刑獄,剛剛才與歡兒說好的,讓她攀咬太子妃,事成之後,會由濱王出面替她求情,保全她是性命。怎麼轉臉,就牽扯上自己了。

   “人已到齊了,你可以供述了。”皇帝道。

   “奴婢身份低微,雖為管臘人,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探得胥北前線情報。武王與太子妃本就心向管臘,所以才留奴婢在身邊照料,向管臘示好。不然,憑什麼武王戰管臘,能戰無不勝,都是管臘人送給武王的功績。”

   楚婉淑聽之,心花怒放。

   “你的意思是,武王一直通敵,太子妃也心知肚明,嫁給太子,不過是圖謀地位,以為管臘謀取更多利益,比如,現今的胥北五城?”薛甯成嚴肅道。

   “不是我的意思,這是濱王側妃的意思。”歡兒鎮定而言。

   楚婉淑接着,目瞪口呆。

   “是濱王側妃讓我這麼說的。她知道我愛慕太子,就以此為誘,許我攀咬太子妃事成之後,助我一步登天,嫁與太子。”

   “什麼?”關佩山難以置信。

   楚婉淑咬牙切齒道:“你胡說,我沒有。陛下,切不可聽一個管臘人胡言亂語。”

   歡兒毫不理睬楚婉淑的辯駁。

   “起先,我是同意的。可轉念一想,濱王側妃不過是誘騙奴婢罷了。難道天底下,還有不知道,楚婉淑愛慕太子的嗎?”

   皇帝在上,文臣武将在下,三個人滿臉震驚。他們是來審細作的,不是來聽風流韻事的。

   關佩山臉上尤其挂不住,濱王是他的女婿,女婿的側室,愛慕着太子,這要是傳揚出去,他關家面上也無光啊。

   歡兒繼續道:“我是管臘人,就算擠走了太子妃,也不能常伴太子身側。後來我就想通了,濱王側妃,一心一意的要把太子妃攆走,不過是想自己成人漁利。已經嫁為人婦了,還有嫁入東宮的癡心妄想,啧啧啧,她怕是沉醉在自己白日夢中了。”

   “你、你血口噴人,污蔑,陛下,這奴婢污蔑兒媳,陛下,這奴婢其罪當斬啊。”楚婉淑緊張道。

   “丞相大人,您回去,要好好叮囑濱王妃,濱王新娶的側室,其心不正啊。”

   “丞相大人,你不要聽她信口雌黃,陛下,陛下,兒媳冤枉啊。”

   堂下一片吵嚷之聲,惹得皇帝不悅,怒拍桌案,喝止了吵鬧。

   “朕不想聽這些桃色绯聞,朕要聽的是,胥北戰事。”皇帝威嚴喝道。

   “好,既然陛下想聽,奴婢就講給陛下聽,但奴婢,隻講給陛下一個人。”歡兒認真道。

   “你若是再敢戲弄朕,當心小命不保。”皇帝威脅道。

   歡兒嚴正叩首道:“奴婢知道。”

   楚婉淑退了下去,她知道歡兒與太子妃情深義重,隻不過,在保命面前,情義該是不堪一擊。她萬萬沒想到,歡兒連命都舍了,也要保戰瑤無憂。

   自己一計不成,還惹了一身騷。

   關佩山走在楚婉淑身後,在他看來,歡兒所言,也未必全是信口胡謅。不然,好端端的,她怎會在典刑獄出現。濱王側妃如此行為不檢,他着實替女兒憂心。

   這就是歡兒此言的目的,連濱王都不管楚婉淑的話,丞相不能再對此事置之不理了,位高權重的老丈人出面,還不能讓濱王約束楚婉淑的出行嗎?

   她隻想讓這個瘋癫的女人,在她死後,也離戰瑤遠一點。

   “人都走遠了,你可以如實交代了。”皇帝道。

   “我不是細作,武王絕不會投敵。我不知道胥北五城是怎麼丢的,但戰家,一片赤誠。”

   “你讓朕單獨留下,就是說這些不痛不癢的話?武王戰管臘,未嘗敗績,朕要傾舉國之力,助他與管臘一戰時,丢了五城!你雲淡風輕的這麼一說,就想将朕糊弄過去嗎?”皇帝惱怒道。

   “陛下信與不信,我要說的就隻有這些。您繼續嚴刑逼供,我要講的也隻有這些。我雖為管臘人,但清清白白,無愧于大燕。隻要陛下想,大可以将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加諸到歡兒頭上。但不能讓武王蒙此大辱。”

   “呵,連你也想控訴朕昏庸無道?”皇帝輕蔑道。

   歡兒搖頭,舉目與皇帝對視,眼神懇切,“如今形勢下,歡兒隻求一死,這是我最後,能為大燕做的事了。”

   皇帝看着她,聽着一個管臘人,開口說為了大燕,竟不覺得矯揉造作。

   對視良久,皇帝才開口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大燕為此戰,征兵征糧,百姓欣而報國,傾盡家财。可胥北戰敗,一下丢了五城,讓管臘打到了京原城下。誰人不心中惱怒怨恨?可胥北戰事未熄,需要征更多的兵,更多的糧,誰還願意繳糧入伍?強征,則更使民怨沸騰。”

   “所以……”

   “所以陛下盡可以,給歡兒扣上通敵的帽子。百姓所有的惱怒與憤恨都可以傾瀉到歡兒一人身上,胥北戰敗是因為出了細作。細作伏法,大燕就有再勝之機。隻要百姓重拾對朝廷信任,萬衆一心,總能制勝。”

   “你不承認自己是細作,卻甘願為大燕赴死?”

   “是的。”

   聽到這裡,皇帝也不禁為之動容。

   “但是我有一個請求。”

   “你說。”

   “我死前,想再見一下蕭梓碩,和魏旋北大人。”

   “好。”

   “還有,希望陛下,能為我挑一個好日子,有春日暖陽照耀身上,那樣,我就不害怕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