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出征
“胡鬧,簡直胡鬧。集齊京原城所有兵力,去攻西原城都未必攻的下來,現在要分兵四路?太子還真是高高在上,異想天開。以為戰事是玩鬧嗎?站在高處,指指點點,就能取勝?”
江廣樂得知宇文懷都的安排時,表現出了強烈的抗議。
“我不是站在高處指指點點,江副将,攻城的四路之一,由我帶隊。”宇文懷都冷冷道。
“你帶隊?那誰來守京原城?”江廣樂問道。
“你。”
這一聲你,令江廣樂猝不及防。
宇文懷都決定分兵四路,是擔心管臘還行之前之計,佯攻衛崗城,實則退守西原城,請君入甕。那麼,分出的一路,或者幾路軍,就有可能遇到管臘的主力軍。
如此一來,犧牲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宇文懷都是無法知曉管臘的調兵部署的,也就是說,他若真的帶隊,也可能是遇上管臘主力的那一支。刀劍無眼,管臘人才不會顧及對方之将,是否是大燕的太子。
他在拿自己的生命去搏,去拿大燕未來的命數去搏。
“我知道了,我帶兵去打。太子安心守城吧。”江廣樂妥協道。
“江副将,你好像總是聽不懂我在說什麼。”宇文懷都皺起了眉頭,“你來守京原城。”
“太子殿下,戰場不是兒戲。管臘人的彎刀,可不認你身上背着的,身份的光環。”
太子親征,要是有個好歹,他身為副将,也難辭其咎。
“怎麼丢了溫陽城,副将連守京原城也沒有信心?”宇文懷都激将道。
江廣樂壓抑住憤怒道:“太子身為皇帝親封的大将軍,自當保全生命,運籌帷幄。”
“副将記得我是大将軍就好。軍令我已定下,副将江廣樂,帶兵安守京原城。”
“殿下,不可任意妄為!”江廣樂堅持道。
“任意妄為?”宇文懷都慘笑一聲,“管臘人屠戮我大燕百姓的時候,我就在城樓上看着。一刻都不曾錯過。我,宇文懷都,是大燕的太子!我親眼看着,我的子民,一個又一個死在管臘的彎刀之下。而我,束手無策。”
江廣樂揪心不已,那血色,他又何嘗沒有見過。
“現在我想到辦法了,人也齊了,我總該做些什麼。我知道副将在擔心什麼,太子親征,牽動廣大,但若我不敢擔起這份責任,就不配做大燕的太子。”
“可是……”
“副将不要以為守京原城是簡單的差事,就可以敷衍。京原城,是胥北的底線,決不能丢。好了,你下去吧,即刻整軍,立即出戰。”宇文懷都鄭重道。
宇文懷都态度堅決,江廣樂不再堅持。
在一旁的德順,自然清楚,這次太子親征意味着什麼,他自知勸不動太子,便跪下懇求道:“請殿下,帶德順一同出征吧。”
宇文懷都淡淡笑道:“德順,你留下,總得有一個人,給太子妃報信吧。”
-------------------------------------
出征前的準備,簡單又振奮。
要出征的将士,都會在十二人墓前,拜上一拜。
身為胥北軍,出戰管臘,所要擁有的結局,要麼,擠入這十二人墓中,要麼,站在西原城的城樓上,斬了管臘人的命。
宇文懷都親自披甲上陣,任誰也沒有退縮的理由。
宇文懷月在十二人墓旁,揪着心,目送哥哥遠去,她在心中祈禱,至少,再見時,哥哥不要魂歸這墓中吧。
即将出征的是四支隊伍,無論哪一支遇到了管臘的主力,就要拼盡全力,牽制敵軍,也就是死亡之師。
宇文懷都分出了四個方向,要包括他在内的三位将領,抓阄去定,生死由天定。
宇文懷都抽到了正西,也就是最挨近衛崗城的方向。徐正勤,想與他換,太子不允。
“命由天定,轉換不得。”宇文懷都道。
最後一次,宇文懷都吩咐江廣樂道:“倘若這四支隊伍,沒有一支能取得勝利,敵軍攻打京原城,要麼,你将此城守住,要麼,你就随城殉葬!”
這是太子在交代身後之事啊,四支全滅,太子焉能在?
“屬下謹遵,大将軍令!”江廣樂恭敬道。
“将士們聽好了!我是希望,此征西原城,你們是見不到管臘大參牒的,但若是見到了,能取他阿茂連江頭顱的,我賞百兩,黃金!”宇文懷都喝道。
那個惡魔一樣的名字,萦繞在宇文懷都心頭太久了,他每時每刻都在幻想着,将阿茂連江親手斬于馬下,将他的屍骨,踏上千萬遍,以解心頭之恨。
聽到阿茂連江這個名字,胥北軍也群情激奮,那個慘無人道的,大燕的敵人,他們也恨不得将其剝皮拆骨。
大燕的軍隊,浩浩蕩蕩從京原城湧了出去,随即,分兵四路,在京原城前分散開來。他們,隻是自備了幹糧,連後備的糧草都沒有。要麼勝,打到西原城中,喝米粥,要麼敗,死于疆場,備糧草何用?
随着最後一名軍士踏出了京原城門,吱呀一聲,城門緩慢的合上了。
陳宣和德順站在城樓上,目送着英雄離去。
相比陳宣的冷靜,德順是淚灑當場。
“無關人等,從城樓上退下。”江廣樂吩咐道。
他既見不得别人哭哭啼啼,也不喜陳宣,認為他在戰場上,毫無用處。
“德順,不用哭,我們會勝!”陳宣堅定道。
“呵,之前是個讀書人對吧,開罪了皇帝,才被派到胥北來。”江廣樂道。
“是。”陳宣答道。
“隻會一張嘴。”江廣樂不忿道。
“是。”陳宣平靜答道,“副将不信任太子,但是我信。援軍遲遲未到,管臘兵攻衛崗,難道,副将還能想出别的對抗之法?”
江廣樂語塞。
“那日,太子就是站在這裡,看着管臘人屠戮百姓,那時,副将在哪裡?”陳宣問道。
“校場。”
“所以副将不懂,我們一定會勝。管臘殘忍,不把我大燕子民當人待,那麼他們将遇到,胥北之民最為激烈的反抗。哪怕太子這次未能取勝,哪怕他命喪此地,還會有千千萬萬的同胞,前赴後繼。”陳宣深吸一口氣繼續道,“但我希望大燕的太子,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