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 我們馬上就要找到小郡主了
長公主卻露出了一抹笑,伸出骨瘦如柴的手抓住了蘇珩的手,滿意地說道:「我聽阿荃和阿英他們說,澧縣的事情你辦的特別的好,皇上都誇你了,是不是?」
蘇珩點頭:「是的姑母,澧縣的事情那邊已經解決了,刑部如今正在審理此案,父皇說了,涉事的人員,一個都不能放過,有功的人員,全部都重重有賞。」
「皇兄這樣做是對的。」長公主笑道,也許是身子太孱弱了,她咳嗽了好幾聲,咳的臉都漲的通紅,荃嬤嬤立馬小心翼翼地餵了半盞茶之後,這才消停了。
蘇珩越看越是心疼:「姑母的病,要不要請大夫好好地調理一下?」
長公主擦了擦嘴角,無力地笑道:「我這病,多年的老毛病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到冬日夏日,就容易犯病,皇兄讓多少禦醫來給我調養身子,最後還不是如此。」
「姑母,這回在澧縣,我跟一個大夫說起過你的病,他說他之前遊歷的時候,曾經也碰到過心思鬱結癥狀的人,他慢慢地調理,那人的病情也慢慢地好了起來。」
長公主:「阿珩,你的好意姑母心領了,隻是,姑母的病,又豈止是吃藥調理那麼簡單的!」
是啊,若是榮華郡主現在就站在姑母的面前,姑母一高興,她哪裡還要吃藥啊!
「姑母!」蘇珩拿出了珠子,長公主看到珠子,黯淡的眸子亮了亮,接過,珠子已經有了溫度,躺在手心裡頭溫溫的。
長公主出神地看著手裡頭的珠子,眼神悲痛。
「姑母,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訴您,這顆珠子的主人,我找到了。」蘇珩激動地說道。
長公主猛地擡頭,不可置信地盯著蘇珩:「阿珩,你說什麼?」她身子一動,一把抓住了蘇珩:「你剛才說什麼?你,你找到九兒了?」
就連一旁的荃嬤嬤也激動地湊了過來,「三公子,您真的找到郡主了?」
「姑母,您先別激動,您聽我慢慢地說。」蘇珩臉上帶著笑,沒有之前的沮喪和愧疚,「姑母,當時典當這顆珠子的主人,我們找到了,隻是,有這顆珠子的人,並不是九兒。」
「不是九兒?」長公主喃喃自語,又跟洩了氣的皮球似得跌落了回去,滿是失落和絕望。
蘇珩:「姑母,雖然她不是九兒,但是她見過九兒的人,她手裡頭的那顆珠子就是九兒送給她的。」
九兒,珠子是九兒送給她的?
長公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那九兒呢?我的九兒在哪裡?快,阿珩,你帶我一塊去找九兒,一塊把九兒接回來。」
她不顧孱弱的身子,起身就要下床,蘇珩忙攔著了她:「姑母,當初一個先生帶著可能疑似九兒進了溫家當教習先生,教了半年之後,那教習先生就離開了,溫家人也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我就是來告訴您一聲,榮華有消息了,我已經派人順著這條線索去找人,有名有姓,那個是教習先生叫王沖,她身邊的那個小姑娘,叫王玉簪,我便是將大越所有的人都問一遍,也一定要把九兒給找出來。」
「玉簪,玉簪……」長公主喃喃自語,「她現在叫玉簪嗎?玉簪,玉簪,這名字可真好聽。」
「姑母,隻要她還在大越,她要生活,必定要去縣衙做戶籍登記,到時候隻要找到叫這個姓名的人,一一盤問,就能找到九兒了。」蘇珩激動地說道,「就是費些時日罷了。可是我們都找了這麼多年了,咱們這回有希望,一定一定能找到九兒的。」
以前什麼消息都不知道,就像是在大海裡頭撈針一樣,可現在知道她叫什麼名字了,按圖索驥,總比以前什麼都沒有消息找的更具體。
「對,對。」長公主不停地說著對對,她不再跟剛才那樣有氣無力,整個人像是重新注入了希望一般,就連臉色都紅潤了起來,「對,我的九兒這回一定能,一定能找到的。」
一旁的荃嬤嬤也跟著激動地抹起了眼淚:「真是菩薩保佑,我們的小郡主馬上就要找回來了。真是老天爺保佑。」
「那位跟榮華是好友的小姑娘呢?」長公主一想到自己女兒小時候跟著那個小姑娘做好友,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問問,她的女兒,小時候過的怎麽樣!
她在溫家主住了大半年,又跟溫小姐是好朋友,那那位溫小姐,一定知道九兒小時候不少的事情。
「姑母,我帶著她一塊上了京城,不過,姑母,那位溫小姐身世坎坷,吃了不少的苦……」蘇珩將溫靜安遭遇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長公主聽了唏噓憐惜不已:「真是苦了那溫小姐了。」
「好在,她檢舉有功,有些該瞞著的,我會一力替她瞞下。」
「應該這樣,你把溫小姐帶來我見見吧,九兒小時候的事情,她肯定知道不少。我想問問她,九兒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長公主一想到那個小姑娘小時候見過自己的女兒,心裡頭就歡喜不已,似乎見到那個小姑娘,就跟見到自己的女兒一般。
蘇珩也正有此意,見姑母精氣神都恢復了不少,心裡頭也很高興,「姑母放心,等您身體好了,我就帶著那姑娘過來。」
「不用等,我身體好得很,就……就明日,你明日就帶她來!」長公主激動地說道。
荃嬤嬤激動地熱淚盈眶,見長公主不哭了,忙擦凈了眼淚,跟著說道:「這回好了,咱們家的小郡主,就要找回來了。」
找回來就好了。
蘇珩:「姑母,您放心,這回,我一定會把九兒找回來的。」
跟蹤蘇珩一直到長公主才回去的年輕男子,熟門熟路地前往了一處小宅院,敲了兩下門,立馬就有人過來開了,「俊倧,回來了?怎麼樣?」
開門的正是剛不久之前從三公子府上出來的溫時彥,看到溫俊倧立馬就焦急地問道,一旁還站著同樣心急如焚的溫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