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找村長求助
在村裡的老村長聽到沈老太說話的語氣中竟然帶著哭腔,以為沈家又出了什麼事,趕緊從床上下來。
「老嬸子,是不是家裡又出什麼事了,染丫頭和辭兒的傷沒事吧。」
有王大花那個攪屎棍,沈家三天兩頭的鬧騰。
要不是他這個當村長的替沈老太主持公道,沈家不定被王大花給作騰成什麼樣了。
「村長,大娘也不瞞你,昨個兒我去拿壓箱底的錢和肉票讓老二去鎮上買斤肉給孩子們補補身子,縣裡的醫生咋說的你也聽到了,孩子吃得不好,身體缺乏營養。」
沈老太想到被王大花偷的錢就氣得不行,整天罵她孫子偷家賊,結果沈家還真出了個偷家賊。
「是,縣裡來的醫生確實說讓給孩子弄點好的補養補養,是不是家裡沒錢票了?」
老村長一聽沈老太的語氣,開始猜測是不是來家裡借錢的。
「家裡就那些錢和票,都被我藏在櫃子裡,昨個兒翻騰好幾遍都沒找到,不知道被那個喪良心的東西給偷了。」
沈老太自然知道是誰偷的,可她沒有親自逮住王大花,沒有證據,也不敢指名道姓地就說是她。
「啊?咱們村子裡還有小偷,那可得找出來,別再霍霍別家。」
老村長急了,沈家村不小,有幾百戶人家,平時很少出現丟東西的事,更別提丟錢財。
這事不小,若是偷了別家的東西,村裡得鬧翻天。
「村長,小偷這事老嬸子心裡有數,這次來是有別的事求你幫個忙。」
沈老太哪有心思抓小偷,建國和倆孩子生死不明,她這心裡就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煎熬得難受。
「老嬸子有啥事儘管說。」
「你建國兄弟看沒錢買肉就說要弄幾個套子去山裡套兔子,大青山那是啥地方,豈能是咱們普通人說進就進的,沒讓他去。
誰知道今個兒醒來,建國和國慶染丫頭都不見了,嬸子猜測可能進了山。」
說到這裡,沈老太再也憋不住,眼淚掉落下來。
「什麼?!建國兄弟進山了?那大青山裡迷霧陣陣,還有大蟲野豬野狼熊瞎子這種禽獸,連村裡的老獵戶都不敢再進山,他咋就這麼糊塗呢。」
老村長坐不住了,大青山在沈家村村民的心中就是個禁忌之地。
為啥大家寧願餓肚子也不願進山碰運氣。
還不是前些年村裡組織一些年輕力壯的青年,在經驗豐富的老獵戶帶領下去大青山打野豬。
運氣不好碰到了熊瞎子跟大蟲打架,青壯年成了老虎的口下餐,被啃食得隻剩下殘肢斷骸,連個全屍都沒留。
自那以後,就再也沒人敢去大青山打獵了。
老村長沒想到沈建國膽子會這麼大,帶著倆孩子就敢往大青山裡闖。
「老嬸子,建國兄弟這是瘋了不成,連老獵戶都不敢再進山,他咋就帶著兩個孩子去了後山。」
王大娘不知道該說沈建國勇猛還是缺心眼,明明挺機靈的一個人怎麼會做出這種糊塗事,她不能理解。
「我早就跟他說過現在剛開春,山裡的禽獸餓急了眼,進去還能落個好?那死孩子主意正,啥話也不聽。
我知道建國是想進山套兔子回來給孩子們補身體,也不知道啥時候進的山,一早起來就沒看見他們。」
沈老太作為親娘心裡能不難受嗎,可為了儘快把孩子們救回來,再難受也得扛著,找村長幫忙。
「老嬸子的意思是想讓我做什麼?」
老村長心裡隱約能猜到沈老太來找他的目的,可想到村民們對大青山諱莫如深的情況,覺得這事棘手的很。
「大侄子,嬸子知道這事讓你有些難做,可嬸子實在沒別的法子了。」
沈家的情況村長是知道的,指望老頭子出頭,她是連想都不敢想,隻能自己來村長家求人幫忙。
「老嬸子,有話您就直說吧。」
老村長忍不住拿起桌上的旱煙袋又狠狠地吸了一口。
「你看能不能找幾個身體強壯的漢子去山外沿幫忙尋尋建國他們幾個?」
沈老太也知道自己提出來的這個要求有些過分,說話的底氣有些不足,眼皮子耷拉著,不敢直視村長的眼睛。
「老嬸子,你也知道咱們村這個情況,以前發生的事我就不多說了,要是找人進山可能大傢夥都不願意。」
老村長愁的又開始嗒嗒地抽起焊煙來,腦子裡卻開始尋摸哪家有適合的漢子,哪家的漢子好說話。
「嬸子知道,為難大侄子了,要是沒人願意出面就算了,這事當嬸子沒說。」
心裡的失望幾乎將沈老太掩埋,身子抖得不成樣子,看上去可憐至極。
方雅在後面扶住婆婆的身子,想著若是實在沒人願意進山,她就回娘家找爹和幾個哥哥幫忙。
總歸不能就這麼看著丈夫孩子葬命在大青山,就算是屍骨也得擡回來好生安葬。
作為方家唯一的女孩,方雅打小就得家人寵愛,尤其是方老頭和方家三兄弟,恨不能將她捧到天上去。
所以才養成方雅這種出了事就習慣性找父兄幫忙的性格,但這也不代表她就是個不懂人情世故的菟絲子。
相反,可能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她生性樂觀積極向上。
丈夫孩子出事,第一時間是想法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哭哭啼啼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這個性格跟沈老太很像,這也是為什麼方雅明明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卻最得沈老太的歡心。
親家公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又給她生了四個聰明伶俐的孫子孫女,她高興都來不及,哪還能嫌棄兒媳性子軟。
自己就是性子太過於剛直,眼裡揉不得沙子,這些年才磕磕絆絆地跟沈老頭一輩子都合不來,受了不少委屈。
「老嬸子先別著急,我先想想哪家願意出人,這事不比其他,弄不好就容易丟掉小命的,人家就算不願意,咱也不能怪罪。」
老村長抽著焊煙把整個沈家村幾百戶人家都尋思了一遍,最終隻找出來幾家可能願意出人冒險進山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