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胡攪蠻纏
「我怎麼聽說她名聲不好,跟好幾個男人都接觸過。」
此話並不是宋父空穴來風,實在是李嘉怡的名聲太響亮,哪怕沒有刻意關注,也依然聽到點風聲。
李家雖然破落了,好歹曾經也是大戶人家,何況又跟宋家是姻親,李家人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比如李家的小輩李嘉怡在京市的名聲就比較響亮,隻不過都是關於她的桃色新聞,並非正面消息。
助理因為知道老妻想把嘉怡介紹給穆堂,特意找他提過一嘴。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嘉怡竟會是那麼輕浮的女子,還以為助理的話不實,當時老妻鬧騰著要跟李家聯姻,他特意找人調查了她的信息。
結果讓他大吃一驚,李嘉怡的名聲在整個京市都是盡人皆知的,說白了就是名聲很臭,醜聞昭著。
他又怎會讓兒子娶這樣的女子為妻,堅決不答應,好在沒多久兒子就遇到了雅慈,對她一見鍾情。
不管老妻如何鬧騰,這事還是定了下來。
如今兩人結婚也有好幾年了,他以為老妻就算當初有想法也早就滅了這個心思,哪裡想到到現在還在惦記著讓穆堂娶了嘉怡,哪怕穆堂已經結婚生子。
真不知道該如何說她才好。
「老宋你這是什麼意思,嘉怡那麼單純善良的姑娘怎會跟其他男人接觸,這些年不過也才接觸了王家小子一個男人,要不是你兒子眼光不好,放著那麼賢惠善良的姑娘不娶,她何至於到現在還沒嫁出去。」
宋母除了一些重大的場合,平時很少出門。
買菜、上班這些都不需要她去做,宋家有的是錢,什麼事都不需要她操心,養尊處優多年。
隻有重要場合需要她參加時,才會跟外面那些人接觸,那種場合自然也沒有人跟她嚼舌根,說三道四。
平日往來的也都是跟宋家家世相差不太大的世家夫人,大家都清楚她對娘家有多照顧,沒有人會自討沒趣地跟她說娘家人的壞話。
才導緻這些年來,宋母對外面的風聲一無所知,對娘家侄女的了解也僅限於娘家人的口述。
在李家人的特意營造下,李嘉怡心底善良知書達理的形象已經深入宋母的心,乍然聽到丈夫說她跟別的男人接觸過,像炸了毛的貓似的,不樂意了。
「我看你真是越老越糊塗了,總之以後不要再提李家的事,還有李嘉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你但凡多花點精力找人打聽打聽也不至於被人蒙蔽至此。」
宋父已經不想再關於李家的任何事,跟老妻下了最後的通牒。
「老宋,你是不是外面有別的女人了,我娘家人在你眼裡就沒有好人,大哥大嫂你說他們惦記咱家的財產,二哥二嫂你說壞心眼子太多,連嘉怡你都不放過,壞她的名聲。」
宋母沒察覺到丈夫對李家人已經厭惡到極點,扒著他不依不饒地開始掰扯,把宋父給氣得臉紅脖子粗。
「你這惡婦當著孩子們的面瞎說什麼!」
「如果不是外面有人怎麼對我娘家人那麼大的惡意,我就說怎麼總是看我不順眼,原來是有了別的心思。」
宋母不依不饒,宋父用力甩開她牢牢拽著自己的胳膊,不料力氣過大,把老妻給甩到地上。
宋母先是怔愣一下,接著不敢置信地看著生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這麼對過自己的丈夫,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掉落下來。
宋穆堂和顧雅慈對視一眼,趕緊上前把母親扶起來,「媽,你不要冤枉爸,他是什麼樣的人你還不清楚。」
「連你也幫他瞞著我?」
宋母隻覺得天塌了,丈夫兒子都跟自己疏遠,她還怎麼過啊。
「我不是瞞著您,是本來就沒有的事。」
「好啊,你們父子倆是合起夥來坑騙我的對不對,好,我走,我回娘家總可以了吧。」
最讓宋母難以接受的是連自己親生的兒子都跟自己唱反調,幫著丈夫隱瞞他在外面有女人的事。
哭著從地上站起來,抹了把眼淚,就朝著樓下走去。
「媽,你不要鬧了好不好,爸哪裡是那種人,就事論事,李嘉怡的名聲都爛了,您還被蒙在鼓裡呢。」
宋穆堂本不願意說別人的不是,誰讓自家親媽跟瘋了似的,攪和自己的婚姻,連父親都開始胡亂猜疑。
無奈之下,隻能把自己知道的事說出來,省得她被舅舅舅媽他們騙得團團轉。
「穆堂,嘉怡可是你表妹,你怎麼能這麼說她,虧她滿心滿眼都是你,為了等你到現在都不肯嫁人。」
宋母一臉控訴地看著兒子,就好像他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事一樣。
宋穆堂隻覺得一股濃濃的無力感從心底湧現出來,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母親清醒過來。
「她要回娘家就讓她回,既然滿心都是娘家,那以後就不要再回這個家了!」
宋父見老妻仍然執迷不悟,大手一揮,索性讓她回娘家待著去。
她不是覺得娘家人都是好人、自家都是壞人嗎,那就去住段時間,看看那些人是不是像以前那樣捧著她。
不是他看不起李家,實在是那些人上不得檯面,隻會利用老妻圖謀宋家的財產。
「還有,宋家的掌家權就交給雅慈來管,上次收了你的管家權,庫房的鑰匙一直沒給我,這次就直接交給雅慈吧,我就不操心了。」
宋父下定決心要讓老妻回娘家長長教訓,趁機把庫房的鑰匙收回來。
不是他小人之心,宋家庫房裡好東西可不少,就算沒有古文字畫這種敏感性的物件,金銀財寶卻不少。
即便隻是宋家財產的極少數一部分,卻也是筆巨額財產。
宋家的衣食住行和人情往來都是用小庫房裡的錢,隻有生意或者做慈善的時候,才會從他這裡走賬。
宋家的開支不算大,小庫房裡那些財產少說也夠全家幾十年的開支,就理所當然地以為小庫房還有不少錢。
這次趁機把掌家權交給兒媳婦,就是擔心以老妻這糊塗的性子,說不定哪天被李家那些人給騙得一時腦熱,把小庫房裡的錢送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