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和渣夫同歸于盡後又雙雙重生了

第一卷:默認 第161章 你從來,讓父王引以為傲

  “母妃......”

  趙懷襄的輕喚拉回了純妃的思緒。

  此時裴時茵也踉跄着走上前來,三人挨在了一處。

  純妃面上帶笑,拉過趙懷襄的手,輕輕擱在了裴時茵的手背上,而後将他們的手緊緊攏住。

  “去庵堂日子或許清苦,于母妃卻是安心,也是舒心。”

  “襄兒,母妃知你的難處,但你手段太過狠辣,已傷天和良知,好在未曾釀成惡果,否則母妃便是死,也沒有臉面去見皇後娘娘了。”

  “從今往後——收手吧。母妃會日夜誦經念佛,望能化解你之罪孽一二。”

  純妃說到此處,轉頭看向一旁的裴時茵,眸光越發溫柔。

  “天下之大,能得一有情人、知心人,何其有幸啊......”

  “襄兒,好好待茵兒,這才是你的福氣。”

  純妃說着,在眼底徘徊良久的眼淚終究還是落了下來。

  趙懷襄滿心酸澀,這一刻道不盡心中遺憾,又無比痛恨,痛恨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

  他如何能不懂母妃的良苦用心。

  可他......也為案上魚肉,已然竭盡所能了,卻還是未能護住母妃,反倒累得母妃來為他綢缪解圍。

  另一邊,趙懷璋當即起身,将自家父王扶了起來。

  若說方才榮親王還有三分在演,此刻看着愛子的臉,卻再也忍不住潸然淚下。

  他的璋兒正值大好年華,甚至還未娶親,就要去守皇陵了,從此他們父子分離,短短的路程,卻再難相見。

  除非......除非将來新帝登基,賜下恩典,特赦璋兒。

  趙懷璋眼裡含淚,緊緊握住了自家父王的手。

  此刻在清樂殿,他不知暗中是否還有聖上的耳目,有些話不能說,但他知曉,父王一定懂。

  他趙懷璋一出生便是天之驕子,少時還曾和獻懷太子還有兩位王爺一同受學,身邊圍繞着諸家公子伴讀。

  年歲漸長後,所有人入仕入朝,一展抱負,唯他趙懷璋空有一身才學,卻始終碌碌無為。

  後來,詩會、文會、茶會、酒會他通通不去了,他卑怯無奈,苦惱不甘,就這般長到了一十八。

  他從不敢堂堂正正地說,他是榮親王世子,因為他如此無能,除了給王府招來猜忌,什麼用處都沒有。

  可今時今日,舍他一身去守皇陵,榮親王世子便算是廢了,榮親王府于天家再也不足為懼。

  從今往後,父王、母妃與懷真也終于不必再戰戰兢兢地活着了。

  他趙懷璋報不得國,卻守住了家,他也終于可以——

  “父王,懷璋也不是一無是處,對吧?”

  趙懷璋眼眶發紅,那般小心翼翼卻又滿含苦澀地問。

  榮親王聽聞此言,眼淚瞬間奪眶而出,下巴和嘴唇都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起來。

  當年天降好音,喜在眉頭,十月懷胎,終得麟兒。

  王妃問他:“王爺,咱們給孩子取什麼名好呢?”

  他逗弄着懷中的小小人兒,笑逐顔開,“你我夫妻福緣厚,貴子銜璋入家門,便叫他懷璋可好?”

  “璋?”

  王妃先是偏頭,随即便笑盈盈地應了。

  “君子有德,如圭如璋,好,就叫懷璋!”

  彼時他隻覺世間圓滿不過如此,将王妃和懷璋一并摟緊了,笑道:

  “願吾兒懷璋啊,性若玉,才如泉,行且正,身安康,最重要的是,福滿盈,樂無邊。”

  “璋兒,快給父王笑一個!”

  .......

  往日好景曆曆在目,此刻再看面前俊朗挺拔的兒郎,卻隻有萬千悲哀湧上心頭。

  榮親王隻覺肝腸寸斷,忍不住舒臂将趙懷璋攬住了,顫聲道:“懷璋,我的兒啊——”

  “你從來,讓父王引以為傲。”

  趙懷璋聞言眼眶一酸,霎時滾下熱淚。

  ————

  榮親王父子離開後,趙懷襄攙起純妃和裴時茵,卻扭頭看向了始終沉默無聲的偏殿。

  “母妃、阿茵,我要先去見一個人。”

  裴時茵不知偏殿還有人,純妃卻似乎心如明鏡,點了點頭:“去吧。”

  趙懷襄拍了拍皺揉的下擺,擡步朝偏殿走去。

  申時中,斜陽脈脈。

  偏殿之中靜谧無聲,夕陽透過雕花的窗戶悄然灑入,成為了此間唯一的亮色。

  江浔就靜靜伫立在窗邊,聽得入口動靜,他扭頭望過去,平靜的臉上透着股若有似無的悲色。

  趙懷襄隻一眼便知,江浔也在等他。

  這時候卻見江浔邁步,忽然朝後院走去。

  趙懷襄微微蹙眉,卻毫不猶豫擡步跟上。

  可江浔入了後院依舊腳步不停,又從後門出,眼前霍然開闊,原來是一處小湖。

  湖中心有一涼亭,隻一條長廊和岸邊相連。

  此時,湖心亭中正站着一個小小的身影,眸光定定望着這邊。

  是皇孫趙元烨。

  江浔止了步,趙懷襄這才恍然,原來要見他的不是江浔,而是烨兒。

  可他并沒有馬上過去,而是站定在江浔身旁,淡聲道:“恭喜,你又下了一步好棋。”

  江浔聞言卻搖頭,“并無高深之計,唯占了‘人和’這一條。”

  趙懷襄輕笑一聲,“在我面前何必謙虛,你我皆知,人心最是難測易變,這麼多計策謀劃裡,最難的——莫過于攻心。”

  “可一旦拿捏了人心,瞧瞧,你此局赢得不費一兵一卒。”

  江浔見狀不再否認,因為此局看似輕易,實則艱難。

  如此多人心人性,背後又涉及諸多上一輩的恩怨,這一輩的糾葛,若不能吃透這些,中間出現任何偏差,此番都未必能成。

  “既是終身監禁,今日之後不知你我何時才能再會,你有何話要問我嗎?”

  趙懷襄再次主動開口,望着江浔的目光裡閃爍着奇異的光芒。

  江浔偏頭朝趙懷襄看來,才稍稍揚眉,便聽趙懷襄語含譏诮地說道:

  “你瞧見他方才離開時的神情了嗎?哦,對了,你在偏殿,未曾目睹。”

  “這大抵是大哥薨逝以來,事态第一次徹底超脫他的掌控。”

  “修直,此刻你若問我什麼,我會回答你的。”

  “因為,我期待瞧見他第二次、第三次,乃至......”

  “王爺。”

  江浔出聲,打斷了趙懷襄。

  有些話即便彼此心知肚明,卻依舊萬萬不能訴諸于口。

  再者,他确實有一問。

  “敢問王爺,巫蠱一案可是你的手筆?”

  巫蠱一案,以獻懷太子諱辰為引,意在陷害江浔,卻險些讓安陽伯夫人丢了性命。

  趙懷襄聽到江浔此問,嘴角緩緩勾起,似乎正中他的下懷。

  “修直,不能因我卑劣,便什麼惡事都算在我頭上。”

  “這麼多事裡,巧了,就這件事我是無辜的。”

  “當然,你若願意信的話......”

  趙懷襄輕輕補了一句,随即擡腳,朝湖心亭走去。

  當目光落在亭中人的臉上時,趙懷襄面上的笑意倏忽散盡,染上了沉重,也染上了一絲膽怯。

  可心思流轉間,他還是加快了步子,迎向趙元烨。

  而江浔站在岸邊,望着叔侄二人相遇在涼亭内,卻悄然攥緊了袖下的雙掌。

  果然如此啊。

  不是襄王,而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