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2 章 我是年紀小又不是傻
蘇汐懵了,撓了撓頭,“夫人,我隻能盡力一試……”
“好好好……隻要有一成!不!半成把握,我們都願一試!”
蘇汐與蘇黎對視一眼,“她這胎記顔色太深,需要由内而外的慢慢調理!我會研制出特制的膏藥,從明天起,她不能見光,我去給她親自上藥!”
縣令見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心中欣喜若狂,“那就有勞你了,每日,我會派車夫來接你!”
蘇汐微微點頭,心中松了口氣,姐姐為何要治這張臉?莫不是又要用那聖水?
待人走後,蘇黎才将起因告知與她。
她嘟囔着小嘴抱怨,“真是的,世人怪會捧高踩低的,這縣令也不例外!”
蘇黎略顯驚訝,點了點她的額頭,嗔怪道:“呀,我妹妹居然還懂得這道理!”
蘇汐小聲嘀咕:“我是年紀小又不是傻!”
周氏掩嘴偷笑,“唉……這樣也好,我瞧着那孩子眼神清明,心思單純,就因為那胎記要蹉跎一生,也于心不忍!”
蘇黎痞笑痞笑的,“呀……怎麼有種婆婆喜歡兒媳婦的感覺!”
不想周氏翻了個白眼,“你啊你……你還說你大哥,我還沒過問你與風澤的事情呢!”
蘇汐一聽這話,有些緊張的看了一眼蘇黎,打着哈哈,“我……我還有事要忙,先走了!”像個猴子一樣竄了出去。
蘇黎:這丫頭居然學會告狀了?皮癢了?
也想逃跑,不想周氏預判了她的動作,緊緊的拽住她的衣袖,整得她哭笑不得。
“娘……那西瓜種子,我還沒挑選呢,還有那辣椒種子,我要育苗!”
“嘶啦!”由于掙脫的太過用力,袖子直接掉了。
周氏嘴巴此時能塞下一顆雞蛋,眼睜睜看着她跑出廳堂,跺了跺腳。“這死丫頭!”
春耕的日子忙碌而愉快,大家忙碌的同時都注意到隔壁大寨村的動靜。
“在幹啥!這樣吵鬧?”
“我還像聽到什麼搬家啥的…”
“搬家?去哪?住的好好的搬什麼家?”
“這哪裡是搬家,搬村吧?”
大家議論紛紛,有那膽大的直接拿了一把梯子,搭上院牆查看。
“啧啧……這哪裡是搬家呀,這分明的搶東西呢!”
下方的人更疑惑了,“你倒是問問呀?”
“嗨……你們幹啥呢?吵死了!”
這話一出,本來還在打架的人瞬間噤了聲。
不過隻是幾息功夫,有人就反應過來:“我們都要搬走了,還害怕他們作甚?”周圍瞬間又吵鬧起來。
蘇黎看向院牆的位置,嘴角忍不住上揚!
蘇大周見狀問出疑惑,“侄女,到底咋回事?”
“哈哈……村長,你不覺得咱們長甯村現在土地不夠用了嗎?”
他微微驚訝,“這麼說來,是你讓他們搬走的?”
蘇黎掩嘴偷笑,“村長,我可沒那麼大權利,是他們忍受不住落差,求了縣令,讓他們搬走的!”
村長想到那麼多良田,有些語無倫次,“他們竟能舍得那麼多良田?”
“村長叔,你說填飽肚子和守着那沒有收成的良田,哪個更重要?”
後者摸了摸胡須,隻覺得她是個小狐狸,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将那麼多良田拿下了。
“村長叔,招族老們前來開會!”
這等好事必須廣而告之,而且接下來整個村子的規劃必須整改一番。
随後,族老們來到她家廳堂,各個面露驚訝,如今正是農忙,何事這般重大?
“各位爺爺,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今日,大家暢所欲言,咱們共同一下整個村子的規劃!”
村長補充:“隔壁大寨村要全部搬走!”
“啊……全部搬走?為何?怎會這麼突然?”
有人心生警覺,“不會是他們村子有什麼疾病吧?”
“當然不是,是他們受不住我們村每天大魚大肉,咳咳…自己請了縣令,去了别村!”
族長摸了摸胡須,一臉笑意,“我看是經不住流言蜚語吧,畢竟整個漢中,除了他們村子,其餘地方全部種上了紅薯!”
“呀……肯定是這樣,他們村子現在就像個老鼠一樣,據聽說媒人都不願上門!”
“天菩薩……那麼多上好的良田,可不是要便宜咱們了?”
村長微微一笑,給出答案:“按說,這些田地縣衙是要收回的,不過,肯定優先咱們村!所以,今日招各位叔伯前來,是想商讨一下咱們長甯村的規劃!”
各族老活了大半輩子,經曆過兩次逃荒,察言觀色各個不在話下。
聞言,大家心中全是洶湧澎湃,面容激動。
“村長,你的意思是咱們村要擴大?覆蓋對面大寨村?”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現在家家手中都有餘銀!做夢都沒想到,咱們有一天能成為地主!哈哈……”
“那我們這青磚院牆豈不是浪費了!這推了怪可惜!”
“哎呀……你呀你……浪費什麼?推了也能用!”
此起彼伏的議論聲傳來。
蘇黎左聽一句,右聽一句,最後見這群老頭居然争得面紅耳赤!連忙出聲阻止。
“各位……各位,聽我說!”
大家這才噤了聲,隻是老臉都憋的紅紅的,讓她忍俊不禁。
“哎呀……各位爺爺,這本來是好事情,你們居然能吵起來!咳咳……大家有沒有想過,日後咱們有可能成為長甯鎮?”
族長手都有些顫抖,“蘇黎,你……”
“族長爺爺,事在人為,您說,整個漢中有哪個村子像我們這樣,是大規模的青磚房?恐怕整個雲國都沒有!”
她看向大家一臉震驚的模樣繼續說道:“眼下我們村子已然成為種植模範村,現在的玉米,豆薯,以後還會有其他作物,可以說是整個雲國最重要的地方!”
她突然有些自豪,不知不覺聲音變得澎湃激昂:“若是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便利,我們為何不自己去争取呢?”
族長也被她的話語所感染,“不錯,我們肩負重任!以前紅薯從這裡走出去,相信明年玉米,豆薯也能走出去!”
“現如今,我們村已然在漢中出名,不僅是因為生活富裕,更重要的是族學!依我看,整個漢中的媒婆都來過我們村,更有甚者,居然願意做上門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