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我已經很好看了
看到已經修建一大半的豬圈,祝曉敏還算是滿意,又再問起豬飼料的儲備。
生産隊長常海亮說:“從去年定了養豬的方案,我們也和一大隊一樣,生産的糧食大多集體磨成面粉,糠麸都留了下來,還往别的大隊收集了一些,另外資料裡說到可用的稭杆也囤了一些,現在都囤在做好的飼料倉裡。隻是現在小豬仔還沒有到位,所以也就沒有處理發酵。”
祝曉敏問:“什麼時候可以建好?”
常海亮答:“這幾天春耕,等到春耕結束,我們就集中力量把豬圈建完,大概十幾天時間。”
祝曉敏點頭:“之前我從市裡聯系一批豬仔,一百頭,說好到了秋天,用二十五頭成豬償還,半個月後應該可以運來,多用些心好好養,養的好的話,今年年底大夥兒就能分錢了。”
常海亮眼睛一亮,立刻欣喜的點頭:“我們還正愁,這一頭豬仔怎麼也要三四塊錢一頭,我們隊裡就那麼些收入,這豬要養起來可不容易,祝幹事可真是替我們想到頭裡。”
祝曉敏微笑:“方案是我提的,遇到問題,我自然有責任幫忙解決。”再客氣幾句,見這裡的工作大緻安排妥,這才問另一件事,“來這裡的知青做的怎麼樣?”
常海亮稍默一下點頭:“祝幹事送來的資料,也多虧她替我們解釋,要不然,我們這些大老粗還真是抓瞎。”
這是對方晴很滿意?
祝曉敏點頭:“我和研究所的同志打了招呼,幫我們多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回頭有了就寄來給你們。”
常海亮點頭答應,又忍不住苦笑。
祝曉敏揚眉:“怎麼了?”
常海亮歎氣:“那位方知青是文化人,有脾氣我們也明白,隻是……隻是脾氣也太大了。”
“能具體說說嗎?”祝曉敏問。
常海亮無奈:“最初來了,要單獨的房間,我們就在大隊部騰了一間屋子給她,哪知道她一會兒嫌朝向,一會兒又嫌有味道,換了幾次不說,還成天使喚食堂的大嫂進去替她做這個那個,有時要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上哪去弄……”越說越是刹不住,倒出來的都是苦水。
祝曉敏瞧着這條八尺的漢子,突然覺得,是不是自己給人家找麻煩了,沉吟一下說:“要不然,等你們豬圈建成了,上了軌道,讓公社再把她調走。”
隻是離一大隊遠點,騷擾不到羅亭淵父子就行。
常海亮急忙擺手:“脾氣雖然大,可是我們這裡識字的沒有幾個,就是有,也就勉強看看信,資料哪裡看得懂,把她調走,我們還得抓瞎。”
所以,他們還隻能受着?
祝曉敏點點頭,随口點一句:“雖說知青是城裡人,習慣和村子裡不一樣,可是他們下鄉是來紮根農村的,适當照應一些可以,太過了就失了下鄉的本意。”
常海亮無奈,隻得點頭答應。
祝曉敏又再看過囤飼料的庫房,這才又繞回來,跟着常海亮往回走。
拖拉機就停在大隊部的大門外,幾個人剛剛過去,就見方晴正從大隊部裡出來,看到她臉色頓時一沉,直接問:“祝曉敏,是你做的,對不對?”
祝曉敏揚揚眉,明知故問:“你在說什麼?”
常海亮忙說:“方知青,祝幹事是來視察工作,你怎麼說話呢?”
方晴冷笑:“不過隻是個幹事,也就到這鄉下能抖一下威風,有什麼了不起?”
祝曉敏笑笑:“我可沒說自己了不起,也沒有抖什麼威風,方知青這眼睛也不知道怎麼看的。”
方晴瞪着她:“你不抖威風?要不是你濫用職權,我又怎麼會來這裡?”
祝曉敏淺笑:“方知青,關系到各隊的生産,我是可以向公社建議調配人手的,這不叫濫用職權。”
旁邊小張也說:“方知青,去年分到各大隊的知青好幾個呢,方知青是不是想多了。”
方晴冷哼:“别以為我不知道,去年分到各大隊的都是新來的,我又不是。”
祝曉敏搖頭:“老知青也會按需要調配人手,不止是你。”
“你們前幾年的老知青調了誰,你倒是說說。”方晴立刻問。
祝曉敏直問到她臉上:“他們忙基地,忙果林,忙食品廠,還辦學校,辦掃盲班,哪一個你不知道?哪一個不比你忙?整個知青點就你最閑,不調你調誰?”
“你……”方晴氣的咬牙。
祝曉敏不想和她再說,直接和常海亮打個招呼,上了拖拉機。
看着拖拉機駛動,方晴突然沖過來大聲喊:“祝曉敏,你要是不把我調回去,我要你好看。”
祝曉敏一本正經的點頭:“我已經很好看了。”
“噗!”何蘭芳忍不住笑出聲來,見方晴一雙眼睛瞪過來,又忙憋住。
祝曉敏沒有再說話,随着拖拉機越開越遠,方晴的身影越來越小,好一會兒才低聲說一句:“方晴,你還是好自為之吧。”
今天自己那番話,不止是牛隊長聽到,牛棚裡藏着的那十幾個人都聽到了。
那些人橫行慣了,被自己幾句話點破,知道自己被人當槍使,不找方晴的麻煩,那些年那算是白混了。
所有的視察任務完成,接下來就隻有整理材料。
祝曉敏完全扔給了何蘭芳,自己閑下來,每天和苗詩文在知青點抱着兒子玩,或者琢磨些食品廠的新品,給羅烨試吃。
何蘭芳連着熬了三天,終于把材料整理出來,祝曉敏細細的看完,再做些修改。
再去看過食品廠,工作告一段落,山上初步的幾十株果樹的嫁接工作也完成,兩人就和趙政、成廷莊商量回城的事情。
黃小娟聽到,歎氣說:“想着你能住一陣子,這轉眼又要走。”
祝曉敏笑:“過幾個月明峥放假,我再跟他一起回來,現在各隊發展的副業,還有很多問題得回去解決。”
那個時候,羅亭淵父子差不多也要走了。
看到她們送到公社的材料,知道兩人很快回去,公社的小張又過來說:“昨天接到孟同志的電話,說他過來看玉米實驗田的生長情況,說如果你要回去,不如等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