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十二章 膽大的李娟,玄學的效果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10534 2025-04-19 15:37

  中秋節後,李青俠回來之前,李龍回到隊裡終于聽到了一個他一直在期盼的好消息:

  上級準備修路了——從四小隊通往鄉裡的路,要從現在的土路修成砂石路。

  四小隊算整個鄉裡東面最遠的村隊,再往東北就是兵團的某個連隊。那裡往縣裡走也隻能從四小隊過,和其他連隊隻有一條驢車道能過。

  後世從四小隊往東南方面還有一條路直通烏伊公路,算是瑪縣的大環城路,隻不過這條路修起來還需要三十年。

  眼下能修一條砂石路已經非常好了。畢竟泥土地平時塵土飛揚,下雨又滿是泥湯,太難走了。

  按許成軍去鄉裡開會回來後給的通知,這是國家出錢給各鄉鎮地區修路,算是村村通最早的雛形。

  讓李建國有些意外的是,修路再也不像以前挖大渠需要各村勞力出公用工了,也不需要村民交錢了。大家隻需要等着路修好用就行了。

  李建國在把這個消息告訴李龍的時候,感慨着說道:

  “以前挖大渠修路,那咱都是帶着幹糧去幹活,一幹幹一天,累得晚飯都不想吃就想睡,就那一天一個工分。那時候幹活也不知道惜力氣,頭天手上磨的血泡第二天磨爛第三天再出……真苦。”

  李龍默默的沒說話,那年代他還小,根本不知道這事情,剛來的時候就知道混着玩,後來大了天天往外跑,累了餓了才回家。

  現在想想,真算是享了清福了。

  畢竟同齡人中,像許海軍這些,哪一個在十來歲的時候不是幫着家裡人一起幹活的?他還曾經在顧二毛家地裡幫着幹一天活呢。

  現在那個家夥是不是快放出來了?

  路是從裡往外修,就是從四小隊開始,先拉來砂石料卸在路上,然後再用推土機推平,再用壓路機壓一下就行了。

  畢竟隻是鋪砂石路,不需要那麼麻煩。

  “明年咱隊裡還要打一口機井。”李建國繼續說道,“打算就在老馬号對面那地方。”

  四小隊三個居民點,東南一個,就是李建國他們所在的位置;東面一個,也就是顧博遠家那邊;西邊靠近葦溝那裡有一個。

  老馬号處于三個居民點的中間,在路的北面。想來在路南打機井,主要應該還是方便村民飲水吧——畢竟在上級的記載裡,四小隊居民的飲用水主要還是以地井為主。

  這種地井水通常隻有三兩米深,水堿性很大,喝久了容易生病。

  他們并不知道實際上四小隊大多數人家家裡都打了壓井,至少都是十來米的井深,水質肯定沒問題,沒鹽堿味兒,村裡的老人們都說,喝這水真甜。

  李龍是沒感覺什麼甜,但至少比原來的井水要好多了。

  滲層深嘛。

  上一世也差不多這兩年打了機井,那時候四小隊還沒現在的這種變化,打壓井的極少。所以機井打好,大家便牽着驢車馬車去到機井那裡打水——當然打水的時間也是固定的,每個星期有一天時間。

  開機井費電,所以管水員會在開井的時候會在大喇叭上給大家通知,然後家家戶戶去取水。

  李龍當時用的是驢車,盛用的是一個改造過的汽油桶——桶身兩頭箍兩個驢車外胎,作為減震使用。桶平放,上面開一個方形大約一本書大的口,方便往裡倒水。

  原來出油口焊死,在桶一側另外開一個洞,焊一根鋼管作為放水口,在鋼管上套上膠皮管子延長使用。

  這樣的水桶不少人家都有,機井放水後各家輪流靠近機井,笨一點兒的就是直接用水桶接水往自家水桶裡倒;聰明一點兒的就直接找根膠皮管子戳到機井管口裡,另一頭放進自家水桶裡,這樣方便。

  機井管口直徑得有十五到二十厘米,出水量大,邊上修的水塔,過濾沙子用的。水壓大,直接會把落水處沖出一個大坑來,然後再順着渠流走。

  那些沒時間拉水的人等機井停了後有空再過來,如果急用水,也會取這個坑裡的水。

  畢竟坑四周包括裡面都是戈壁石,時常被水沖刷,挺幹淨的。

  李龍隐約還記得有件事情,村裡一對母女兩個步行去縣裡,回來的時候累了,身上也髒了,看四周沒人,便在這坑邊擦洗了身子,然後就被回來的學生看到,講給了父母。

  那父母專門跑到那母女家門口去罵,罵了快一個小時——因為大家都默認那坑裡的水就是喝的,平時還會叮囑學生路過的時候别玩裡面的水,别弄髒。

  這事傳開後,相當長時間,那一家人都沒臉見人。

  今年路開始修,明年機井開始打,曆史還是按原來的軌迹向前,隻是隊裡的人生活其實已經變很多了。

  李龍猜測今年可能還會有葦把子的任務,不過距離那個還有一段時間。目前呆在家裡沒啥事,偶爾就會回隊裡來幫幫忙。

  稻子已經收獲了,李龍買了不少新稻,一部份留在大哥這裡一部分拉回到大院子。

  隊裡人在收獲地裡剩下的作物,油葵、玉米一項項從地裡收到麥場,最後再收到袋子裡,一部分拉到糧食局成為交公糧的一部分,一部分賣給販子成為異價糧,還有一部分留在家裡儲備自用。

  這天,清水河的孟海拉着驢車過來給李龍送來兩頭黃羊。

  李龍有些意外,一邊幫着卸黃羊一邊問道:

  “你們那裡跑來黃羊了?”

  “是啊,一群,剛好最近鄉武裝部讓我們點驗槍支,準備冬訓,我們就打了一些。”孟海笑着。

  李龍猜出來其中的貓膩,也沒說什麼。

  “最近還發現南山裡的野豬也出來了。”孟海說道,“過段時間如果打到野豬,我也給你送一頭來。今年的野豬娃子特别多,從開春長到現在都是三四十公斤的那種,肉特别的嫩。”

  李龍倒是挺開心,沒想到自己不進山,也能吃到野味了。

  孟海來這裡送黃羊還要辦其他事情,送完喝了口水,和李龍聊了幾句就離開了。

  黃羊是剝好的,皮子和肉都在,内髒也是洗好的。

  這誠意真就是滿滿的了。

  李龍看了看肉,很新鮮,應該就是今天早上才打的。現在是上午,這就是打完立刻就處理,處理完立刻就拉過來了。

  不錯。

  楊大姐正在看孩子,給兩個孩子喂牛奶。李龍這邊便先把其中一頭黃羊的肉再往小裡卸解,卸完後的肉,帶着油一起切細,準備熬油。

  骨頭則準備煮上——眼下看來,抽空去烏城得買個電冰箱了。

  眼下烏城已經有電冰箱賣了,隻不過前幾次李龍都沒顧得上,也沒想起來。

  再一個他的吉普車也不好拉。

  也不知道石城有沒有,抽空得去看看。

  楊大姐給兩個孩子把牛奶喂完,哄着孩子在玩之後,便準備做午飯。

  李龍轉過去看孩子,同時把另外一頭黃羊的肉和皮子上抹上鹽,打算等吃過中午飯後就拉到大哥家那邊去。

  顧曉霞下班回來的時候看到院子裡挂的風幹黃羊肉也有些意外。

  “清水河那邊送過來的,兩頭,我打算把一頭拿到大哥那邊去。”李龍說道,“到時給老羅叔也送條腿。”

  “好啊。”顧曉霞對這個完全沒意見,家裡真不缺肉吃。

  顧博遠對李龍這種“人在家中坐、肉從山裡來”的現狀非常的羨慕甚至嫉妒,不過他吃現成的,因此隻會說好。

  中午幹脆就直接炒的黃羊肉,楊大姐現在已經比較擅長處理這種野生動物,香得很。

  吃過飯,兩個孩子睡午覺,李龍便開着吉普車去隊裡送黃羊肉。

  有大卡車已經開始往四小隊的路上拉砂石料了,料堆在路的一側,留出一半地方來供車輛通行。

  葦溝那裡兩邊已經擴路開挖整理路基,李龍看到一些黃色的碎闆子。吉普車開出去一段路才反應過來,那應該是以前的棺材闆。

  李龍也沒在意。這地方雖然偏僻,但自古至今一直有人住,隻不過人丁比較少,所以在李建國他們過來開發的時候跟荒地一樣。

  其實一直是有人煙的。

  他先到的老羅叔那裡,放下一條羊腿,和老羅叔聊了幾句。老羅叔讓李龍欣賞着他庫房裡曬的一袋袋的渣幹,還給李龍說,他眼下就是用這玩意兒拌着草料給鹿和狍鹿子吃的。

  老馬号邊上堆了好幾堆的麥草,都隔開堆放,李龍猜測應該是老羅叔怕引起火災一鍋端,就分開了。

  李龍想着後面是不是弄一台粉碎機,不然的話如果再多養些牛羊,草料按現在的吃法太浪費。如果用鍘刀的話又太累,比較麻煩。

  離開老馬号,李龍去到大哥家的時候,正好碰到同村楊學兵在,不光楊學兵在,他女兒楊育紅也在。不過李龍一眼就看到楊育紅臉通紅,呼吸急促,精神不好,明顯是發燒了。

  “咋了?”李龍把肉提下來放進廚房交給大嫂梁月梅,出來的時候問了一句,“咋這個時候發燒了?”

  這個季節早晚天雖然有點涼,但也不至于凍着人,怎麼會發燒呢?

  楊學兵不到四十歲,家裡還有一個兒子,和李建國家的家庭結構一樣。

  楊育紅和李娟兩個人年齡差一歲,關系很好,經常來李家玩。

  “我也不知道啊?昨天放學回來後還行,吃過飯玩了一會兒就去睡覺了。

  今兒個早晨起來的時候就不對了,然後就燒起來了,還肚子疼。這也看不出來因為啥,讓你哥給打了一針,看着也不管事……”

  李建國隻是個赤腳醫生,發燒了要麼吃藥要麼打針,這種打了針還不管用的,他也不知道啥弄了。

  那書上也沒教,老丈人也沒說過這樣的情況啊。

  “不行就去鄉裡。”李建國說道,“娃娃發燒可不是小事,不能馬虎。這也怪奇怪的,你家裡人沒發現其他不對的嗎?”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沒有啊。”楊學兵拍着大腿,“昨天晚上還好好的……家裡啥事情也沒有,飯菜也沒啥問題,晚上睡的也蓋着被子沒着涼。”

  “那會不會是放學回來的時候碰上啥了?”李建國問道。

  楊學兵搖了搖頭。

  李龍說道:

  “走,我送你去鄉裡……”他說完還問了楊育紅一聲:

  “育紅,你昨天下午放學回來的時候幹啥了?”

  楊育紅睜了一下眼睛,看了看李龍,然後閉上,搖了搖頭。

  旁邊的杜春芳突然說道:

  “是不是碰到啥不幹淨的東西了?那老家,有孩子去墳地裡玩,回來就發燒,也是這樣……”

  李龍突然想到了葦溝那裡的棺材闆,就又問道:

  “育紅?你們昨天是不是在葦溝那裡玩了?”

  聽李龍這麼一問,楊學兵有些疑惑。

  李龍不等楊育紅開口,便解釋着:

  “我回來的時候,看葦溝那裡修路,那一片挖出來不少棺材闆子。”

  這時候楊育紅點了點頭,“嗯”了一聲。

  杜春芳一副“我就知道是這樣”的表情,說道:“找個婆子給喊喊就好了。”

  楊學兵仿佛明白了什麼,立刻抱着楊育紅就匆匆離開了。

  李建國搖了搖頭:“吓的。”

  梁月梅有些擔心:

  “娟和她那麼好,不會有啥吧?”

  李龍也有點擔心,便想着等着李娟回來看看情況。

  李娟騎着自行車帶着李強回來的時候,李強還告狀:

  “爸,媽!我姐騎車子老晃,今天都摔了我兩次了。”

  聽着這話李龍也擔心起來,李娟不會有啥吧?

  不過随即就聽到李娟反駁道:

  “那路上弄了那麼多石頭堆,還有葦溝那裡挖了那麼多,你坐在後面光扭,那能不摔?”

  看着李娟正常多了,李龍也放心了。然後就聽到大嫂梁月梅問道:

  “娟,昨天育紅在哪玩着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啊,昨天強強先回了,我帶着育紅一路回來的。”李娟撐好車子,背着書包準備進屋,在門口說道。

  “你們在葦溝那裡弄啥了?”梁月梅表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李娟怕梁月梅,因為父親講道理,母親是會動條子的。

  “沒事,你說。”李龍在邊上說道,“你媽不打你,就想知道有啥事,育紅今天發燒了。”

  “活該……”李娟下意識說道,然後立刻對梁月梅解釋,“媽,我不是那意思,她昨天撿了一個人頭骨,然後讓我幫着掰上面的牙,我沒掰,我說那一掰,下面的牙不就咬着我了嘛,然後她掰了個牙裝兜裡了。”

  “啥?”梁月梅瞪大了眼睛,“還有啥?”

  李龍看到梁月梅已經準備找條子了,急忙攔在中間說道:

  “娟,你一下子說完,這事你隻要沒做,那就沒啥。”

  “她還讓我把那個骨頭抱回來,我說我要抱回來我媽得抽死我,我不要,結果她把那個抱回去了,還說抱回去要藏起來……”

  梁月梅還沒聽完就跑出去了,李龍猜測這應該是往楊家跑了。

  “這倒黴孩子……”杜春芳在邊上嘟囔着,“這東西能碰嗎?”

  李龍聽着也是哭笑不得,真是無知者無畏啊。這倆孩子還真是膽大!

  他又問了李娟一句:

  “你真沒碰吧?”

  “沒有啊。”李娟知道小叔對她好,認真的說道,“我知道那東西不能碰,就一點也沒動。”

  “那就行了。”李龍知道這算是碰案了。

  李建國聽完,搖了搖頭:

  “吓的。”

  好吧,反正大哥李建國肯定是不相信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的。

  李龍不一樣,他都重生了,還有什麼不相信的呢?反正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玩意兒不好解釋,可能是磁場,可能是疫氣,可能……

  無限可能。

  梁月梅回來的時候說道:

  “育紅的兜裡就是有個牙,那個骨頭,讓她藏自家閑房子角落裡面了。”

  李娟哭喪着臉說道:

  “她肯定知道是我告密了,後面該不和我玩了。”

  “你放心吧。”李龍笑着說道,“後面她還得謝謝你呢,這發燒可不是好玩的,現在她正難受着哩。”

  “好多了。”梁月梅說道,“說來也怪,那東西一拿走埋掉,育紅的精神一下子就好不少。”

  “那就是吓的呗。”李建國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東西不在了,不害怕了呗。”

  好吧,這個解釋勉強也算是通的。

  看李娟沒事,李龍便開着吉普車回去,路過葦溝的時候,還真隐約看到有骨頭。

  還有一個陶罐子擺放在路邊,裡面長着一棵紅柳。

  據說紅柳也能辟邪,不知道真假。

  回到家裡後,李龍把這個事情當成八卦講給了顧曉霞聽,顧曉霞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畢竟作為教育工作者,她應該相信科學,但這個……科學至少目前是不好解釋的。

  不過從内心上講,顧曉霞記下了,等孩子略大一點兒,不能讓他們接觸這些東西。

  李龍倒是覺得男孩子還是要膽大一些。膽大的人氣正,應該是不會碰到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可以用磁場來解釋吧?

  不過沒想到李娟這孩子也這麼虎,竟然一點也不怕。(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