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第124章憶往事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2396 2025-04-07 15:43

   屋外的大雨越下越大,時不時地還伴随着震耳欲聾的雷鳴聲,是誰會在這個鬼天氣來家串門,如果沒有大事,村民一般不會選擇冒雨來家,難不成誰家出事了。

   也不怪陳母會這麼想,村中還有不少窮人家住的是茅草房,每年下大雨都會塌掉幾間。

   去年還有一個村民,被砸死在茅草房裡。

   村中秦老三不但是個懶漢,還是個酒鬼,原本有個賢惠能幹的媳婦,隻因接連生了三個女兒,讓他在村中擡不起頭來,就每日對媳婦拳打腳踢。

   最後甚至産生了邪念,想把母女三人賣去那肮髒的地方,再買個年輕女子回來,他就不信生不出兒子來。

   可惜還沒付諸行動,就在一次喝醉酒後,不小心把他的計劃說了出來,張氏聽到後連夜帶着三個女兒逃回了娘家。

   原本隻知道妹妹/閨女,因為接連生了三個女兒,在婆家日子不好過,卻也不知道閨女過得是這般艱難。

   但當看到張氏及三個孩子身上的傷時,張家人才知道閨女過得是什麼日子。張家老兩口心疼的抱着女兒痛哭,并責怪她為何不把自己的境遇,講給家人聽,好早日擺脫那個混賬男人。

   張氏有時也在想兒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嘛!兩人成親時秦三也是個勤快能幹的漢子,隻是在接連生了兩個女兒後,他便開始酗酒,每日隻要無事就喝得銘銘大醉。

   得知媳婦又懷孕了,可把秦三高興壞了,本以為這次準能生個兒子,誰知道孩子呱呱墜地後又是個女兒,這下徹底絕望了,便不再壓抑自己的情緒,稍有不順心就會對母女四人拳腳相加,連最小的女兒都不放過。

   此刻知道女兒與外孫女們的遭遇後,張家老兩口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憤怒,說什麼都不能原諒秦三,還說要讓幾個兒子給他一點教訓,張氏早已對那個男人那個家失望透頂,也沒有阻攔爹娘與幾個哥哥的決定。

   第二天張家兄弟四人就氣勢洶洶的來到秦家,把能砸的東西都給砸了,并逼着秦三簽下了和離書。

   秦三從不知拳頭打在身上是這樣的疼,便開始向幾個大舅哥求饒,如果殺人不犯法,張家兄弟恨不得給這個妹夫千刀萬剮,又怎麼會輕易放了他。

   被打得哭爹喊娘的秦三也想反抗,奈何四個大舅哥都長得人高馬大,一個他都對付不了,又怎麼能打得過兄弟四人,隻能護住身上要害之處,任由他們打罵。

   張家兄弟也不是下手沒分寸的人,見氣出的差不多了,這才罵罵咧咧的離開,自此秦三變成了孤家寡人,最後還迷上了賭博,沒多久就把家中的田地房子都輸了。

   隻能搬去村外那間許久沒有住人的茅草生活,因為好好的一個家,硬是被他給打散了,爹娘兄弟姐妹也不再管他,尤其是如今還染上了賭博,都怕粘上他,會給家中惹來麻煩,還是村長見他可憐,找了幾個村民幫他把茅草房修葺了一下,最起碼遮風擋雨是沒問題的。

   可就是在去年的一場大雨中,喝得銘銘大醉的秦三,被坍塌的茅草房砸死在睡夢中。

   陳母是個特别心軟的人,望着屋外的瓢潑大雨,不禁在心中祈禱,希望那些還住在茅草房的村民,都能平平安安。

   屋内的陳母聽到外屋傳來開門聲,連忙放下縫了一半的衣裳,穿鞋下地。

   “老頭子,剛剛是誰在叫門啊!不是村中誰家的茅草房又塌了吧!”陳母一邊說一邊把幹毛巾了遞過去。

   陳父把蓑衣鬥笠挂在牆上,接過老伴手中的毛巾,擦了下臉上的雨水,搖了搖頭說道:“是杜氏那個婆娘,想搶家旺的鹵味生意,孩子他大伯剛剛來給我報信。”

   “大哥?……難不成是他良心發現了,不然怎麼會出賣自己的婆娘,來給你這個從不往來的弟弟報信。”

   陳母對陳家老宅的人一點好印象也沒有,她永遠忘不了,老伴當年身無分文被趕出家門後,抱着她說的那些話。

   “嬌嬌,從今以後我再也沒有家了,我隻有你了,雖然家中每個人都不待見我,最起碼還有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住。

   但我沒想到他們是如此無情,在家當牛做馬十幾年,吃不飽穿不暖,有好吃好穿的,祖父祖母爹娘,永遠隻想着大哥與小弟。

   我為那個家賣命多年,隻想娶自己心愛的人過門,他們卻以你是孤女為由,百般拒絕這門親事,還說你克父克母,如果我們成親,還會克他們這些所謂的親人。

   最後竟然以此要挾我,如果娶你,就讓我淨身出戶,休想得到老宅的一粒米,一根線…………”

   “哼!蛇鼠一窩,沒一個好東西。”陳母有些氣憤的說道。

   陳父喝了一口熱茶,這才感覺身子暖和了不少,雖然沒有被雨淋到,但天氣漸涼,在雨中站的這一會,還是感覺冷的要命。

   “我估計是年歲大了,心思過味了,覺得當年自己做的不地道,想借此機會來緩和下關系吧!”

   “哼!我看是他們老宅日子不好過,反而是我們家越過越好,便想拉近關系,日後好來打秋風吧!真是想得美。”

   陳家老宅自從失去了老伴這棵搖錢樹後,好吃懶做的他們,日子過得是一天不如一天。

   以前家中的田地被老伴伺弄得連根雜草都沒有,打的糧食也比别人家要多,口糧自然是不成問題。

   但他離家後,老宅的人就沒有精心伺弄過田裡的莊稼,每年的産出根本就不夠一家人的開銷,趕在秋黃不接時,還要去山上挖野菜摻着口糧吃。

   特别是杜氏的三個兒子接連成親,家中還欠了不少外債,要不是她家大兒子與嶽父學了木匠手藝,估計全家早就喝西北風了。

   但聽說老宅的人對這個大兒子并不喜,隻疼愛老二和老幺,估計要不了多久,他們家會比當年老伴被趕出家門時還要熱鬧。

   “老婆子,這點你不用擔心,從當年被趕出家門那刻起,這輩子我就沒想過原諒他們,打秋風更是不可能,有那多餘的糧食,我就是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