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她的笑容逐漸尴尬
他把秦琴叫到了書房裡,打開了夾層,露出陰涼的小地窖,說:“傻丫,這是之前跟時金川在瓊中的山裡得的竹笙。你看看可還合用?”
地窖不大,堆放的東西更不多,但東西保存完好,樣樣上品。尤其是用幹蒲草包好的大包竹笙,一打開,甚至還散發香味。
合用。
太合用了。
這是妥妥的打瞌睡有人送枕頭啊。
秦琴開心得跳了起來,笑彎了眼睛,抱着明湛脖子道:“哇哦,阿湛你是哆啦A夢嗎?”
明湛問:“哆啦A夢是誰?”
一句話,把已經把嘴巴湊上去,準備親明湛臉蛋兩口的秦琴給叫停了。
她的笑容逐漸尴尬:“嘿嘿,就是我夢裡常出現的那位土地爺爺……好了,細節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哈!”
明湛攢下的這些竹笙,橫豎算起來都不夠50斤。但秦琴需要的,是作弊的借口。
把竹笙搬到竈屋裡,關上門,主要是把空間加持過的好竹笙偷龍轉鳳換出來。再打包好,5斤一包,一共10包。寶塔狀的壘起來,也很可觀的一堆。
秦琴收集了一堆竹笙孢子,用白紙承托着,這才打開門。
“阿湛——”她召喚。
明湛應聲而來,“來了。”
秦琴仿佛看到了那個“來了”的胖虎表情包,“噗嗤……”
明湛不解,秦琴拼命把嘴角往下壓着,說:“沒什麼。”
長得這麼好,還這麼萌,她好想揩油啊。
“來來,跟我來。”她把孢子給明湛看,“這是我從那些竹笙上收集下來的,可是好東西哦。可以用來種竹笙的。如果種植成功,那麼又是一條财路……”
明湛揚眉:“聽起來是很不錯。但是你打算種在哪裡?你會種麼?”
“不會可以學嘛。不光是竹笙,還有山蕈也是。理論上,這些蘑菇都能種。”
姑且不理會某人把昂貴的山珍以“蘑菇”之名稱之,明湛沉吟着:“靠海村已經沒有多餘的人力來伺候竹笙了,再說,這地方太熱。竹笙有什麼習性我不清楚,山蕈是越冷的地方長得越好的,但又不能太冷,不然會枯死。斷然不能在村子裡種。”
秦琴狡黠地沖他擠擠眼睛:“你猜,為什麼我要去山蘭村?”
明湛明白了。
他指了指那堆竹笙,說:“那我到三岔路口一趟,讓馬幫幫我們把東西捎到鎮上去吧。你會套車麼,你在家裡套車,等我一回來,我們就出發。”
秦琴搖頭:“我不會。你來套車吧,我去三岔路口就行。”
“娘,我跟你一起去。”秦冬雪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秦琴身後,拽着她的裙角,擡着頭可憐巴巴看着她。秦琴摸了摸她的頭發,說,“行啊。一起去。又不是什麼大事。”
叫了一個,不叫另一個不太好,秦琴一碗水端平,叫上了靜兒。
她自己挑着擔,帶着兩個丫頭,就出發了。
馬幫的車隊,是逢雙日子的巳時初刻左近經過三岔路口。他們要趕在天氣熱起來之前到金灘鎮上小憩,等過了正午最熱的那段之後,再過河去目的地。
秦琴拿不準橋通了之後,馬幫的行程還有沒有變,索性趕早不趕晚,抓緊時間在辰時末刻到了三岔路口。才到了地方坐下喝了兩口水,就聽見馬幫的駝鈴悠悠傳來。
“嘿——秦大娘。今兒個還要進城呢?”
趕頭馬車的年輕人,秦琴也熟,就是羅扛把子的侄子羅青。她說:“小把頭,麻煩你幫我捎點東西到金灘鎮上的張老闆處。”
“行啊!帶什麼?有多重?”
“一些山裡的幹貨,不多重。50來斤吧!”
“那小意思。直接給我就得了!”
秦冬雪和靜兒兩個,幫着秦琴把打包好的竹笙交給羅青。羅青直接架在自己趕的頭馬馬背上,一左一右當啷着。那頭馬溫順沉穩,一動不動的。秦冬雪好奇手多,摸了摸馬脖子,那馬也就是友善地舔了一下她的小手。
秦冬雪“哎呀”叫着,咯咯笑起來。
羅青也笑了,“小妹妹,可不能亂摸哦。它累了,喜歡吃你手心的鹽味。”
秦冬雪疑惑地看了看自己的小手,道:“鹽?我的手沒有鹽啊?”
秦琴笑着解釋道:“你手心出汗,汗不就是鹹滋滋的了,那裡頭就有鹽味啊。我們人沒有感覺,對于牛馬來說,就不一樣了。”
“秦大娘懂得多,就是這樣的沒錯。”羅青笑眯眯地說,“你放心好咧,東西我一定帶到。”
秦冬雪踮起腳尖,把數出來的大錢串子遞給羅青:“哥哥,給您。”
羅青接過錢,笑着道:“大娘真客氣。小妹真乖巧。”
有人贊揚,秦冬雪好高興啊,小臉笑得容光煥發的。秦琴道:“不能讓你們白幫忙不是,請大家喝杯水酒。”
其實她那一串,足足有二百個錢,管一頓有肉有菜但沒有酒的十人桌都夠了。
秦琴出手大方,很對馬幫中人的胃口,愉快地交割好之後,羅青揚起駝鈴繼續上路去了,秦琴帶着秦冬雪和靜兒往家裡走。
路上也不會閑着,看到有什麼适合做柴火的枝條啥的,順手就拗回家去。有野菜也會挖一點走。
她們家早就不缺這點吃的燒的了,圖個野趣。秦冬雪和靜兒很少出門,玩得很開心,最開心的還是秦冬雪首次做成了一件事,得了誇獎,路上跟靜兒顯擺了好幾次。
“靜兒,你說我是不是很聰明?我覺得辦事也沒那麼難,就是好好說清楚,算好賬,就行了。”
“靜兒,以後算數的事情,都交給我好不?”
“靜兒,你倒是說話啊……”
靜兒隻是抿着嘴笑,被逼得急了,就小小的反擊:“你個呱噪鬼,就你得瑟。你隻是數錢,串錢,給錢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娘認識人,人面熟呀。你别把娘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攬……”
就把秦冬雪惹得發急。
秦琴在旁邊聽着,覺得好笑,說:“靜兒說得有道理,小雪也越發能幹了。你們都還小,别急,要學的東西還多着呢。四書念得怎樣了?算經讀懂了麼?習作題目做好了沒?”
倆丫頭一長一短的對答着,功課方面,倒是真的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