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踏盡世家門閥,女帝求我娶她?

第281章 哲學是什麼?換這一張吧!

  那所推演出的未來畫面。

  讓皇女們臉上滿是錯愕。

  雖然說。

  她們也知道。

  陳懷信隔三差五。

  就會拿出一些新知識。

  那未來的姬長兮,能夠有這般成就,也都是依仗陳懷信的教導!

  “甚至。”

  “可以說。”

  “煜國能夠高速發展。”

  “便是依仗那些知識!”

  “不然。”

  “它與過往的普通帝國,或許不會有太大差異!”

  這是就連世家官員,都要認可的事實。

  不然他們也不會,想要将那些知識,給直接占為己有了!

  隻是。

  在此之前。

  不管陳懷信所說的是什麼。

  她們大概還能夠猜測一二。

  可現在。

  他給道教的真正定位。

  卻讓在場衆人都懵了。

  “道教的思想?”

  “哲學的境界?”

  “這新知識……”

  “難道是與道教有關的?!”

  姬長甯皺着眉頭。

  但姬長兮卻搖搖頭,說道:“或許,道教的思想隻是這新知識的一部分,不可能是隻有道教,才能發展出新知識!”

  不然的話。

  在第一次推演的時候。

  陳懷信也不會那樣對待宗教!

  隻是前次推演,沒有見他提起這方面的知識,此次推演卻突然提出來,這讓姬長兮莫名感覺,這哲學或許很重要,但也可能會不重要。

  “屬于是……”

  “可有可無?”

  “還是說。”

  “他相信随着時間的發展,哲學必定會誕生出來。”

  “所以在第一次推演的時候,他才沒有幹涉其中?”

  姬長兮略微思索,便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它在煜國發展的前期,或許派不上太大的用場,等到未來能夠用得上時,它應該已經誕生了,所以陳懷信才不會着急去幹涉它!

  而這次的推演,是因為道教成為了國教,他并不希望自己國家的國教,是一個趴在百姓頭上的吸血蟲,所以才幹脆給他們找點事情做!

  “找一件……”

  “能夠讓道教做幾輩子的事情!”

  姬長兮已經明白了!

  而巨鹿縣的道教裡。

  道觀主同樣也想清楚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頓時讓他的臉上,多了幾分欣喜之色。

  “依仗開國之功,雖能夠成為國教,但若無後續的貢獻,很可能會讓我道教,慢慢消失于煜國之中!”

  這是道觀主,在很早之前,就想到的事情。

  雖然說他也知道,國教這名頭,就注定了道教不可能會消失。

  煜國哪怕是養着,也必然會養它一輩子,讓它至少能夠存在!

  “可是。”

  “這樣的存在。”

  “還不如消失!”

  “若是道教在那未來的煜國,沒有屬于自己的定位。”

  “若是道教在那未來的煜國,沒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那道教。”

  “還不如不當這國教!”

  “與其他宗教去競争。”

  “或許更能夠激發它的活力!”

  這是道觀主在看到,未來的自己逝世後,那些道士預謀造反時,所浮現出的想法。

  他非常的清楚,這些道士之所以謀反,并不完全是對于宗教法的憎恨,也不是道教沒有德高望重之人鎮住他們,而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他們不知道道教,究竟該朝着哪個方向發展!

  他們不知道道教,該如何避免被他人所取代!

  “所以。”

  “他們隻能想辦法。”

  “擡高道教的地位。”

  “這是他們唯一想到的、自己等人所能夠做的事情!”

  想到這裡,道觀主歎了口氣,他感覺,未來發展成那樣,也不能完全責怪他們,自己這道教領頭人,在逝世之前,也沒有給道教找好定位,沒有給道教指明發展方向,也有很大的責任!

  “不過。”

  “現在。”

  “不需要再擔憂此事。”

  “陳懷信的定位、必然能夠讓道教、受益無窮!”

  道觀主看向那推演的未來,眼神中滿滿的都是期待。

  雖然。

  他也不知道。

  哲學是什麼。

  “但是。”

  “那整合道教的思想。”

  “足以讓未來的道友們,專研很長一段時間了!”

  “這期間應該能夠慢慢的,感悟到何為哲學吧!”

  ……

  【對于。】

  【那些預謀造反的道士來說。】

  【他們并沒有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被朝廷注意到了。】

  【畢竟。】

  【無論是姬清珞的手下。】

  【還是刑部尚書的探子。】

  【他們若是能夠、被這些道士發現、那也不用再混了!】

  【“隻是。”】

  【“總感覺。”】

  【“這鄉下好像多了一些生面孔?”】

  【有些道士還是感到些許古怪。】

  【但在了解到。】

  【這是因為最近、煜國發展得很好、餓死人的事情很久沒有出現後、便有人從很遠的地方回來探親、所以才會出現生面孔時。】

  【這些道士也總算是松了口氣。】

  【“因為。”】

  【“以往的時候。”】

  【“村子裡時常有餓死人之事。”】

  【“哪怕自己的親屬就在這裡。”】

  【“可也沒有幾個人、敢回來這裡探望、或者說自己都自身難保、又怎麼可能不遠百裡的、跑到這鄉下地方呢!”】

  【這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哪怕沒有說清楚,道士們也都非常明白。】

  【因為他們也是從那亂世過來的,知道饑荒時期究竟有多麼恐怖。】

  【隻不過。】

  【當想到。】

  【現在的好日子。】

  【是他們所憎惡的對象――陳懷信――所帶來的。】

  【他們心中頓時非常的複雜,或者說是難以接受!】

  【這讓他們在救病治人之時,也略微改變了說辭。】

  【“如今。”】

  【“煜國能夠發展那麼好。”】

  【“鄉親們能夠填飽肚子。”】

  【“是因為三清祖師,在庇護着大家,在庇護着這個國家。”】

  【“……”】

  【他們将百姓辛苦工作建設的煜國、将衆臣日以夜繼努力工作的成果、全都歸功于那沒人能夠看得到的三清身上!】

  【若是放在長安城洛陽城這種地方,這樣的說辭必然會遭到百姓反對,但在如今這種鄉下之地,不僅沒有人反駁他們,反而還會崇拜他們!】

  【當然。】

  【偶爾也會有人提出質疑。】

  【“三清祖師看不見、摸不着、他真的在庇護煜國嗎?”】

  【“當然在庇護!既然你們不信,那貧道便請三清祖師下凡,讓你們這些凡夫俗子見一見!”】

  【說完這番話後。】

  【這些道士便會開始裝神弄鬼。】

  【讓白紙上浮現出祖師的模樣。】

  【而每當這時候。】

  【百姓都會敬畏的跪下、祈求三清祖師的寬恕。】

  【也讓這些道士,能夠得到又一批鄉民的尊敬。】

  【但是。】

  【這一次。】

  【卻忽然出現了意外!】

  【“道長,您的紙被我不小心撕壞了,不如換這一張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