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還是未知!
【“完全撇開道教。”】
【“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黃巾軍。”】
【“它是帶着點宗教性質的軍隊。”】
【“若是将其給忽視、隻會給新國家造至禍亂!”】
【陳懷信對此很是清楚。】
【他在初期借助了道教的威勢。】
【現在就等于要還上這筆債了。】
【走捷進。】
【雖然讓黃巾軍發展極快。】
【可也留下了現在的麻煩。】
【“不過。”】
【“就算重來一次。”】
【“我也絕不後悔。”】
【“因為這更快的起義,更快的推翻承國。”】
【“就能夠讓更多百姓,不會再餓死凍死!”】
【陳懷信當然不會,因為現在所遇到的問題,而埋怨那當初做出選擇的自己。】
【要麼就是不在意百姓在自己面前餓死凍死,找個地方培養與訓練自己的骨幹,要麼就是接受道教的幫助,讓那造反之勢能夠席卷全國!】
【而若是選擇前者,他還需要等待合适的機會,才有可能造反成功,至于需要等待多久,即便是他都無法預知得到!】
【“這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沒必要再去糾結了。”】
【“現在所要解決的麻煩,便是如何安排好道教。”】
【“既不能撇開它、輕視它、還要讓它不會過于影響新國家!”】
【陳懷信在努力的思索着。】
【他現在比較慶幸的就是。】
【道觀主的立場,是站在百姓這一邊,對于道教的權勢,對于道教的利益,并沒有看得那麼的重。】
【不然他應該投靠世家門閥,而不是躲在偏僻城鎮了!】
【“用律法限制道教?”】
【“你覺得如何?”】
【道觀主提出自己的想法。】
【陳懷信微微的點了點頭。】
【以律法幹涉。】
【的确是個好想法。】
【比如說,編撰一本專門的宗教法,以限制道教的各種事情,但是在一些人看來,這同樣是難以接受的事情,哪怕那身為道教領頭人的道觀主同意,也會被人認為是受了陳懷信的威脅!】
【“所以。”】
【“不能一開始就使用宗教法!”】
【“最好是讓百姓、亦或是道教之人、主動提出以宗教法、來制約道教!”】
【陳懷信與道觀主,在認真的讨論着。】
【同時。】
【還有關于道教的情況。】
【也需要做出些許改變。】
【“比如說。”】
【“廢除一些不合時宜的教内思想。”】
【“讓道教徒接受愛國主義的教育。”】
【“要求他們堅決的擁護新的國家。”】
【“比如說。”】
【“遵守國家的律法。”】
【“自動取消與國家律法相抵觸的清規。”】
【“比如說。”】
【“跟世家門閥有關系的道門劃清界限。”】
【“……”】
【陳懷信與道觀主越是讨論,就越覺得那前路愈發清楚。】
【當然。】
【這些要改變的措施中。】
【有不少存在于陳懷信那知識裡的。】
【好像被稱作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雖然說。”】
【“這其中。”】
【“有很多的情況。”】
【“不符合當今的時代。”】
【“但用來制約道教、改變道教、不給未來國家留下隐患。”】
【“已經足夠了!”】
【陳懷信看着那認可改革的道觀主,心中也默默的松了口氣。】
【也幸好。】
【當今的道教領頭人。】
【他是站在自己這邊。】
【“不然。”】
【“這國家尚未建立。”】
【“恐怕……”】
【“就要迎來一場内戰了!”】
……
金銮殿之外。
看着那所推演的未來。
王千禾頓時有些感慨。
“果然。”
“陳懷信就是陳懷信。”
“無論是前一次的推演。”
“還是在這一次的未來。”
“他的本性就沒有改變過!”
“他就是喜歡對各種事情進行改革!”
王千禾自然看得出來,陳懷信對于道教的安排,便是進行新的改革!
讓道教能夠主動的适應新國家。
讓道教能夠符合新國家的利益!
這便是陳懷信改革的具體内容!
雖然說。
這一系列的改革。
依然會引起不少道教徒的不滿。
認為陳懷信是在卸磨殺驢、翻臉無情。
但隻要道教的領頭人,堅決的站在陳懷信這一邊,那就掀不起太大的風波!
“隻是。”
“讓百姓或道教之人。”
“主動提出用宗教法制約道教。”
“他們又會怎樣做呢?!”
王千禾很是好奇。
而就在他看着推演,等待後續的發展時。
那承國的道教人士,此時已經滿是怒火。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
陳懷信不僅忘恩負義。
而且還将道教……改革成這種鬼樣子!
“忠君愛國?”
“取消清規?”
“這還是道教嗎!”
“這還是吾等的清修之地嗎!”
這些道教人士,自然是無法接受,那未來的道教,會變成這種樣子!
當然。
也是因為。
陳懷信的改革中。
還有着至關重要的一條――跟世家門閥有關系的道門劃清界限!
“這不妥妥的就是在說我們嗎!”
“這不妥妥的就是讓師兄與我們劃清界限嗎!”
“這……”
“怎麼能夠接受的!!!”
許多道教人士,看着道觀主的點頭允許,那罵聲更是激烈!
他們本來還想着,在未來借助師兄――也就是道觀主――的東風,讓自己等人能夠在新國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上人。
畢竟。
巨鹿道教做出的成就。
那就等于是承國全體道教所做出的成績!
他們也不要求什麼,就是單純的當一個權貴,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若非是他們這些道教,承國又怎麼可能培養得出道教主這樣的人!
“最關鍵是。”
“師兄居然同意了!”
“他居然要跟我們劃清界限!”
“他……他這是在攀炎附勢!”
“他這是想要斷了我承國道教的根基啊!”
這些道教人士,越說下去,就越覺得,那道觀主做得太過分了!
不僅不給他們打一打秋風。
而且還要跟他們割袍斷義!
想到這裡。
他們的眼神中多了幾分嫉恨!
“既然未來你會這樣做,那就别怪我們現在無情了!”
“等到仙人的推演結束後,吾等便立刻與他人合作!”
“巨鹿縣道教?”
“以後還在不在……恐怕還是未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