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不死,大明王朝不滅?
”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愣在了當場。
他們完全不明白李逍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
魏忠賢是什麼人,這不是很明确麼。
一個太監,但是嚣張跋扈、欺壓百姓、欺上瞞下、拉幫結派。
不但插手朝政事務,而且是獨斷專行。
就連熹宗皇帝朱由校的後宮都被他攪的天翻地覆。
魏忠賢和客氏兩人可是暗地裡弄死了不少朱由校的皇子。
就光是這一點,殺魏忠賢一百次都是不過份的。
魏忠賢明擺着就是一個殘害忠良、擅權亂政的奸佞小人。
是被朝臣和天下人所唾棄的奸臣,人人得而誅之。
這一點天下人都知道,并且也都認同。
甚至所有人都覺得大明朝廷的昏庸腐敗,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魏忠賢的存在。
就是因為魏忠賢在裡面擅權專政,用人唯親。
對國家大事胡亂指手畫腳,任用的都是一些沒有底線的阿谀奉承之輩,徹底的讓本就腐敗的大明官場陷入了一場動亂。
更是間接的導緻了民間百姓的困苦生活。
因為朝廷上面的不作為,魏忠賢的獨斷專行讓下面的地方官員胡作非為、魚肉百姓。
讓整個大明都陷入了水深水火熱之中。
這樣的一個奸臣、一個權臣,竟然還殺不得。
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說魏忠賢暫時殺不得也就罷了,因為魏忠賢在朝堂上确實能夠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但是說魏忠賢不死,大明王朝就不會滅亡這個就簡直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一個禍亂朝綱的大奸臣,一個飛揚跋扈的大太監,難道還能靠這樣一個人來拯救大明于水火?
如果沒有魏忠賢這樣的奸佞,說不定大明王朝就不會走到這一步,成為這個樣子。
魏忠賢早點死掉,大明就早點恢複正常、步入正軌。
可到了李逍嘴裡,居然變成了魏忠賢不死,大明王朝不滅。
難不成魏忠賢這個大奸臣還真的能夠拯救大明?
“簡直是笑話!
”
“魏忠賢這種奸佞,早一天鏟除才是對我大明朝廷、大明江山、大明百姓最好的
“魏忠賢死了才是我大明王朝大好事
“說他不死,我大明王朝不會滅亡,這不是純純的謬論麼!
”
短暫的驚愕之後,朱由檢一臉無語的看向了李逍,出聲說道。
朱由檢怎麼都不能理解李逍的這句話。
什麼叫做魏忠賢不死,大明王朝不滅。
在朱由檢看來,就是因為魏忠賢這樣的奸佞出現,大明王朝才會滅亡。
朱元璋和朱由檢的看法也差不多。
在朱元璋看來,任何一朝代都是因為朝廷和官員的腐敗才會導緻王朝的滅亡。
因為朝廷裡面有奸臣出現,欺上瞞下,将天下弄得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
久而久之,喪失了民心,王朝就會被推翻。
而魏忠賢這個太監就是亂權的宦官,就是導緻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朱由檢說的一點都沒錯。
魏忠賢隻有死了才是對大明王朝最好的。
而大明王朝的滅亡與魏忠賢死不死确實有關系,但是應該是魏忠賢死的越早大明就越不會滅亡。
而不是李逍說的魏忠賢不死,大明王朝不會滅亡。
“李逍,咱也聽不懂你的意思
“這魏忠賢不就是一個大奸臣麼,一個大禍害
“像這種人不應該是早點死才是最好的麼
“怎麼會說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呢
“魏忠賢于大明王朝沒有半點好處,隻會不停的腐蝕大明王朝的根基,讓大明王朝不得人心
朱元璋出聲說道。
他對于李逍的話也很不理解。
得虧說這個話的人是李逍,要是換做了别人說出這樣離經叛道的話來,朱元璋隻怕早就已經開始出言呵斥了。
聽到朱元璋和朱由檢兩人的話,李逍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的變化。
朱元璋和朱由檢兩人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他們都是大明皇室,都是做過大明皇帝的人。
他們所處的立場也是一樣的。
但是後世的人就不一樣了。
後世的人那是完完全全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的。
或者說,後世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才是真正的客觀,當然也不乏有一些主觀的成分,但還是相對客觀的。
比如李逍看待這個問題,就是完全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的。
所以,他的想法和看法與朱元璋、朱由檢是完全不同的。
“大哥,你們說的對
“魏忠賢确實是一個大奸臣,大明動蕩的局面與他也有一定的關系
“但是朱由檢誅殺魏忠賢的時機,确實不是一個好時機
“在那個局面,魏忠賢确實是殺不得的
“一旦殺了魏忠賢就壞了大事了
李逍話音剛落,就被朱由檢給打斷了。
“怎麼可能!
”
“魏忠賢此等奸人,我不殺,難道留着他來禍害我大明朝廷、魚肉我大明百姓?
”
“不管是什麼局面,魏忠賢就是個心腹大患,我為什麼不鏟除?
”
說完,朱由檢看向了李逍,眼中滿是質疑。
他現在已經有些懷疑李逍的身份和立場了。
雖然李逍說他是來自未來世界的人,但是為什麼卻一直說他殺錯了魏忠賢呢。
這個是他所不能理解的。
李逍更是說,後人将明朝滅亡的原因就是歸咎在他的頭上,說他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這也是朱由檢不能夠理解的。
他明明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不管是對魏忠賢的誅殺,還是對遼東戰事的盡力,還是對西北叛亂的平叛。
他都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了。
但是事情的發展還是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他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是朝廷無可用之人,而且大明國庫也是窮的叮當響,他根本就拿不出錢來。
再加上各地的天災導緻饑荒,大明才搖搖欲墜。
這一切,與他朱由檢并沒有多大的關系。
作為一個皇帝他勤勤勉勉,兢兢業業,已經幾乎是嘔心瀝血了。
而且在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之後,他更是直接自缢,與大明共存亡。
根本就沒有逃跑的意思,也沒有丢掉京城的百姓們。
在朱由檢自己看來,他不但保留了作為皇帝的威嚴,更是以身殉國。
不管怎麼說,他都不是一個亡國之君。
這一點,他自己尤為相信。
而後世之人站在客觀的角度,縱觀曆史全局的話也應該更加不會這樣評價他。
應該更是能夠理解他的苦衷、理解他作為一個皇帝的不幸、作為大明最後一個皇帝的身不由己、無能為力。
而不是就這樣将亡國之君的帽子扣到他的頭上來。
更不應該說他連魏忠賢都不能殺。
這一切簡直就是歪理。
“李逍,我現在都懷疑你到底是不是未來的人
“你與魏忠賢到底是什麼關系,為什麼一直都在為他說話
“我不信後世之人在了解了這段曆史之後,會說出魏忠賢不能殺這樣離譜的話來
“你到底是什麼人?
”
“你不停的往我身上抹黑是為了什麼?
”
朱由檢看向了李逍,發出了自己的質問。
李逍後面的所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對朱由檢不利的。
而朱由檢此刻也徹底的将他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他可不會就這樣在朱元璋的面前白白的遭受李逍的污蔑。
如果李逍能夠真的指出他治國上面的問題,那他也無話可說。
可是李逍卻一直說他不應該殺魏忠賢。
這就讓朱由檢十分的費解了。
魏忠賢這種奸佞之人都殺不得,那還有誰可以殺?
李逍說的話簡直就是在扯淡。
聽到朱由檢的話,一邊的李雄志趕緊出聲喝罵:“跟我逍哥說話你特麼的注意點
“我們現在連你是什麼人都不能确定
“你說你是大明最後一個皇帝你就是?
”
“既然你是大明最後一個皇帝,那我們逍哥說你是亡國之君就沒錯
李雄志作為李逍忠實的馬仔,當然會跳出來幫李逍說話了。
聽到李雄志的話,朱由檢眉頭一皺,正欲開口反駁。
可李雄志卻完全不給他機會:“你閉上你的嘴,老老實實聽我們逍哥說話就行了
“我們逍哥沒有說完之前,你别多嘴
“不然,老子”
說着,李雄志揚了揚手臂,示意不會對朱由檢客氣。
朱由檢見狀,識趣的閉上了嘴巴。
他求助的看向了朱元璋,似乎想要朱元璋站出來替他說幾句話。
但是朱元璋卻站在那裡沒有說話,顯然也是站在李逍這一邊的。
面對朱由檢的質疑。
李逍并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眼中滿是不屑。
朱由檢這個末代皇帝,後世之人自然是對他早就已經有評價了。
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雖然的賣那個朝廷的頹勢不能夠完全怪他,但那也與他有很大的關系。
誠然,他從熹宗朱由校手中接過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但是卻還沒有到大廈将傾的那一刻。
其實隻要操作的好,大明未必不是能夠續命幾十載。
但是朱由檢卻沒有能夠讓大明續命,而是直接讓大明就這樣完蛋了。
後人對于朱由檢的評價就是好大喜功、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最佳代表。
雖然他确實是想做一個好皇帝,而且是想将大明帝國從危險中拯救出來,但是能力确實是不行。
而且做出了很多關鍵性的緻命決定。
大明亡在了他的手上,可以說是一點都不冤。
朱由檢确實是倒黴,接過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但彼時的大明王朝也不算是十死無生的局面,頂多算是有些艱難罷了。
如果是大明的初期的幾位皇帝是努力的給後世子孫攢家底的話,那中期的幾位皇帝就完全是隻知道揮霍家财的纨绔子弟了。
而到了朱由檢這邊就比較慘了,那就是大明的家底已經被揮霍一空了。
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弄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還有大明王朝這個雄厚的固定産。
也不是一無所有,他還有皇帝的位置。
但是這一切他都沒有能夠把握住。
雖然困難是困難了一點,但是他也并沒有做出什麼力挽狂瀾之舉。
其實這個時候他,什麼都不用做。
也不需要想着要做什麼千古一度,什麼大明的救星之類的,隻需要做一個合格的皇帝就行了.
隻要努力的穩住這個局面,讓大明王朝内部的問題不繼續加重,讓已經岌岌可危的大明不繼續惡化就行了。
可是在内憂外患、天災人禍之下,朱由檢還是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
也正是這幾個錯誤的決定,徹底讓大明王朝崩塌了。
而這幾個錯誤的決定,朱由檢自己是意識不到的。
即便是到了大明王朝滅亡的那一刻,他也沒有意識到。
或者說他是已經意識到了,但卻并不願意承認。
亦或者是不敢承認。
總之,大明王朝的滅亡,朱由檢就是第一責任人。
這一點,朱由檢是不能夠推脫的。
至于魏忠賢該不該殺這個問題,朱由檢也算是做錯了。
因為魏忠賢死了之後,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在後面對于大明朝廷來說也是緻命的。
可是,朱由檢意識不到這一點。
“朱由檢,你别說了
“我知道我不管怎麼說,你都是不會承認這些問題的
“但是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我就是來自未來的後世之人
“我也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後世之人看你就是亡國之君
“并且,後世之人覺得你殺魏忠賢的時機确實不對
李逍沉聲說道。
面對朱由檢的質疑,他絲毫不在乎。
經過,前面李雄志的呵斥,還有朱元璋的不聞不問。
朱由檢也安靜了下來。
這一次,他并沒有出聲反駁和為自己辯解。
而是老老實實的聽了起來。
見朱由檢并沒有打斷自己,李逍便繼續說道:
“我從來都沒有說過魏忠賢不該殺,而是說你殺他的時機不對
“你别說你在那個時候身不由己,不得不殺魏忠賢
“你急哄哄的殺了魏忠賢,雖然在短期之内是攢夠了威望和民心,但是長期看來卻是個大問題
“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後續該怎麼制衡東林黨!
”
(本章完)